APP下载

超声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1-08-13宋倩杨旭康春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

宋倩 杨旭 康春松

脑血管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国内死亡调查中居首位,其中70%以上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颅外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了解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改变特征,对临床的诊治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对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以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内外段病变特征及临床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02例,男78例,女24例,年龄47~84岁,平均(64.3±9.1)岁。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1]。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11例,腔隙性脑梗死48例,动脉硬化血栓性脑梗死10例,脑栓塞23例,复发性脑梗死54例,进展性卒中15例,完全性卒中1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3例,其他36例。有糖尿病史44例,高血压病史83例,高血脂病史44例。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血管病。②脑干、小脑梗死。③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④昏迷患者。对照组选取同年龄组健康的人群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51~78岁,平均(66.4±6.7)岁,均无糖尿病、高血压及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无脑血管病发病史。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7.5 MHz线式探头,受检者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偏向检查的对侧。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从颈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动脉入颅显示不清为止。取样部位:颈总动脉,离分叉处1~2 cm处。观测以下指标:①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②斑块定义:二维超声测得局部IMT值≥1.20 mm,或比临近部位厚0.50 mm,或≥临近部位IMT值的1.5倍。③斑块积分法(PS):斑块积分用Crouse计算法,将每侧各孤立硬化斑块的最大厚度(cm)相加,得到该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两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之和为该患者的斑块总积分,PS在0.11~0.50为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0.51~1.0为中度颈动脉粥样硬化,>1.1为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④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在最大斑块的位置,直径狭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D-d)/D 100%,其中D和d为原有管腔直径和残余管腔直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 ~79%),重度狭窄(80% ~99%),闭塞。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 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率(构成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相关因素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血压、心脏病史、血糖水平、HDL、LDL、T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改变(表1) 两组总IMT、斑块总积分、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迂曲、闭塞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各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程度改变(表2).

表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程度比较

表2 各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斑块发生率高,狭窄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外段颈动脉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2-4],因此,对颈动脉颅外段病因、病理机制及与临床相关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颇多,Bruneck研究机构对1000例年龄在40~80岁的普通人群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多变量分析下,高血压、LDL-D增高和HDL-C降低、铁蛋白、吸烟、甲状腺功能低下、微量蛋白尿和白细胞计数增高可作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预测因素。而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低抗凝血酶、血小板计数增高、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斑块数目、斑块的类型方面均无差异(P>0.05),但均比正常对照组严重(P<0.01)。本结果与国内邹氏报道一致[5]。本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斑块发生率达71.6%(73/102),正常对照组斑块发生率45%(14/31),邹氏对145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发现,斑块发生率达63.4%(94/145),健康组斑块发生率10.5%(11/105)。患者组的斑块发生率与国内报道相近,但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较邹氏报道高,可能与本研究对照组病例数较少,年龄偏大有关。

Palak J等[6]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达68%,白人、黑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颅外颈动脉>50%狭窄患病率分别为33%、1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丽颅外颈动脉>50%狭窄的患病率为21/102(20.6%),低于白人的患病率。

综上所述,各种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较严重,斑块及狭窄发生率高(>70%以上),进行颈动脉颅外段超声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41(29):379.

[2]Hedera P,Bujdakova J,Traubner P,et al.Stroke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f collateral flow in carotid occlusive disease.Scta Neurol Scand,1998,98(3):182-186.

[3]李晓红,朱世明,宋志民,等.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循环力学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5):269-271.

[4]Sillesen H,Neilsen T.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plaque hemorrahage in carotid artery disease.J Neuroimaging,1998,8(1):15-19.

[5]邹艳秋,戈晓华,吴逊.脑梗死病人与健康人颅外段颈动脉、椎动脉B型超声图像及血流测定对比观察,中国神经精神杂志,1991,7(2):171-173.

[6]Palak J,Shemanski LO,Leary D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cident stroke and the severity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Circulmion,1994,90(11):1399-140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