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分析
2011-08-13王松彪
王松彪
先天性肌性斜肌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由胸锁乳突肌的先天性单侧痉挛所导致的颈部偏斜,患儿外观表现为头部倾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以触摸到肿块的存在,当患儿颈部转向健侧时肿块突出,勉强转动还会引起患儿疼痛哭闹,若病期较长,将影响患侧的颜面发育,导致颜面部不对称[1]。若耽误早期治疗可能会加重发育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还将给他们带来沉重精神负担。本调查对26例先天性肌性斜肌患者采用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病患来自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8个月;右侧16例,左侧10例;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实用小儿外科学》[2],其中有包块21例,无包块5例;患儿于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颈部肿物,边界清楚无肿痛,质硬,或者胸锁乳突肌表现为条索样增粗;患儿面部健侧较为饱满而患侧发育则欠佳;头部倾向于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患儿的颈部活动受限,向患侧旋转、向健侧侧腕存在困难;X线片排除骨性斜颈。
1.2 方法 小儿取仰卧位,以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的原则进行按摩,同时配合功能训练。1次/d,约20~30 min/次,以1个月为1疗程,进行3个疗效。
1.2.1 中医按摩 捧住小儿面部,将肩部垫高,使面部转向患侧;拇指指腹置于胸锁乳突肌的肿块部位,交替上下方向、旋转方向轻揉,按摩过程中手指不离开按压部位的皮肤,采取轻柔手法使皮下组织、筋膜滑动,每次揉60~80次;用拇指与食指沿着胸锁乳突肌由上至下轻轻提拿5~8次,并用拇指指腹按摩3~5 min;患儿头部伸出治疗床,治疗师双手轻轻捧住患儿面部,医师助手将拇指放置患儿双侧腋窝下,以四指按住肩峰,治疗师将患儿头部往健侧侧驱直到耳廓触及肩部,医师助手向相反方向施力,重复进行5~8次,每次保持1 min左右;面部变形者轻揉颜面部,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面部畸形。
1.2.2 功能训练 治疗师扶助小儿作健侧侧屈颈部、患侧旋转颈部各8~10次;患儿头部正中位,轻轻作被动前屈、后仰、低头、仰头、左右旋转头颈运动各8~10次;大于3个月的患儿作双侧肩关节被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活动各8~10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判断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以斜颈畸形得到纠正,患儿颈部活动正常为治愈,以斜颈有所改善,而颜面仍不对称为好转。患儿胸锁乳突肌挛缩程度由治疗师进行测量,挛缩长度等于健侧长度减去患侧长度。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评测胸锁乳突肌挛缩程度及颈部活动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挛缩程度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26例患儿治愈19例、好转7例,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月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挛缩长度变化情况(±s,cm)
表1 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挛缩长度变化情况(±s,cm)
测量项目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健侧长度1.707±0.742 1.280±0.613 0.288±0.454 7.100±1.128 7.311±0.914 8.277±0.851患侧长度 5.394±1.097 6.106±0.940 7.987±0.745挛缩长度
3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病因、病理学仍然存在争议,也是目前各种文献所讨论的热点之一,长期以来认为是分娩时患儿的胸锁乳突肌受损,导致肌肉内血肿形成、纤维化、挛缩,尽管临床存在多种的病因学主张,但是从组织学检查结果来看,基本病理学改变是肌内膜的胶原沉积及成纤维细胞转移到单个肌细胞周围,共同导致间质纤维化、肌肉萎缩[4]。
CMT的治疗主要包括单纯临床观察、使用矫形支具、家庭康复锻炼、手法牵引、各种手术治疗等。中医学认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属于“筋缩”的范畴,主要是由颈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筋脉痹阻所引起。CMT一般很少可以自然恢复,所以,及时发现并早期治疗,是最大程度减少日后畸形的防治方法。中医学中的推拿、按摩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抹法、揉法、捏拿、推法等,可以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软坚散结的效果。而功能训练能够降低牵引阻力,提高患儿的颈部活动能力。本调查结果显示,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是有效治疗先天性肌性斜肌的保守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杨见辉,陈竹,龚琴,等.手法牵引与按摩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肌.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148.
[2]张金哲,潘少川,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下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84.
[3]孙传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04-405.
[4]王大武,张德文.先天性肌性斜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1):1634-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