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刻经 国之瑰宝
2011-08-09杨志恒
杨志恒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在清漳河之北与河南林州市隔岸,又依太行山东麓与山西省平顺县为邻,为“鸡鸣三省酲”之地。此地是黄河中下游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区,离此仅40多公里的磁山文化遗址,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距今7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此辛勤劳作了。古都安阳、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都在附近,曹魏和高齐都曾在邺城建都,公元534年高欢迁都邺城,550年高洋废孝静帝,建立北齐,仍以邺城为都,以晋阳为别都,涉县恰是邺城和晋阳之间的必经之地。
据明县志载涉县得名于“清漳之流邑”,“山水四焉”,因以为名。涉县地处冀晋要冲,实为燕赵之名郡。汀渚萦回,岗密体势,地理位置极佳,尤非普通郡邑可比之。涉县境内的中皇山(当地也称凤凰山),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清漳河左岸,这里属太行山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的腹地,自古就是秦晋与齐鲁间的交通要道。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0多年前,汉文帝刘恒见中皇山如巨人盘坐,四周群峰相叠,逶迤两侧,遂以“中皇山”命名。并在山崖问勒建“神庙三楹”。中皇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山上现存的娲皇宫和北齐摩崖刻经,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古迹。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琉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作为中皇山的标志性建筑,娲皇宫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其主体建筑可与山西悬空寺媲美。娲皇宫得山水之佳,历经修建,风格宏伟奇特,其香火之盛绵延至今。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娲皇宫建筑右侧刻经文字,它们虽久经风霜,面目沧桑,但多数字却还依然清晰,如昨天所为,刀口凌厉,在阳光照射下,璀璨生辉。
涉县北齐刻经分别位于三座石窟(南窟被毁,尚存两窟)和四处露天崖壁上,共刻佛经六部,它们是:《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说教戒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和《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刻石1187行,137400余字,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历经1400多年,依然屹立在山壁和洞窟之中,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无怪有学者称其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北齐立国27年,共3代六帝。享国虽短,却在中华文化史上有许多亮点,如兴建晋阳宫,请文学家祖鸿勋作《晋祠记》,晋祠之名始于此。再如营建三台。天保七年(556),高洋大兴土木,征发工K30余万人,在邺城曹魏所建的三台基础上,重加营造,历经两年,改铜雀台为金凤台,改金兽台为圣应台,改冰井台为崇光台。更甚者如开凿西山大佛,北齐从天保二年(551)始雕凿西山大佛,到武平七年(576)历时25年才完成,大佛高达两百尺,这就是后来唐代高宗和武后惊叹不已的原因。
崇佛是北齐年问一个突出的现象。据《续高僧传》记载:“有齐宣帝,盛宏释典。”当时北齐境内寺院达4万所,僧尼两百余万,占北齐人口的十分之一。此外,北齐建立了统一的佛教管理机构——昭玄寺。这一系列举措使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位于邺城的天平寺是全国著名的佛经译场之一,许多著名译经大师都由洛阳迁至邺城。
刻经成为北齐时期十分突出的崇佛现象,从550年到580年(北齐灭亡后两年)年间,北齐刻经区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冀鲁豫三省份。按照刻经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主要包括河南安阳小南海石窟、河北邯郸南响堂摩崖及石窟和北响堂石窟、涉县中皇山摩崖以及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泰山经石峪、新泰徂徕山摩崖、汶上水牛山石刻、邹城的五山摩崖(峄山、尖山、铁山、葛山和岗山)等。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山东境内刻经主要是经名、偈语或题记,字体较大。中皇山刻经呈现为整部经文,或经文部品,字数最多,均超过南、北响堂石窟内外刻经的总和,亦超过泰山经石峪和邹县五山刻经及河南宝山北齐刻经字数的总和。另外,中皇山刻经摩崖工程非常认真,石面打磨光滑细腻,刻工精细严谨,当是北齐刻经中的大品、精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中皇山刻经引人注目在于13万多字的石刻文字中,几乎没有错讹和荒率生造之字,这不仅体现了书丹人对佛教的虔诚,更体现的是北齐文化教育的独到之处,中皇山刻经的书手品位之高是不难想象的。但从中皇山刻经的书体看,其刻经文字,主要是隶书、楷书或隶、楷相参的书体,并非一人所为。寻源中皇山刻经书体在北齐的采用,汉魏石经的影响不可低估。比较二者,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渊源和承续关系。
中皇山刻经虽非出自—人书写,可以肯定,其书体受到汉魏官方书体的直接影响。据史料记载,蔡邕所书《熹平石经》和魏正始年问的《三体石经》曾在北齐神武执政时,自洛阳徙于邺都。汉魏石经被运至邺都作为经典,敦述儒风。作为为朝廷推崇的文字范本的规范的字体及书体,必然对正统书风产生重要制约和影响,北齐豪俊得见真迹,临摹仿效,并奉命书丹刻经是完全有可能的。
涉县刻经,像是承载了千年历史积淀的老人,对着每一位关心他的人娓娓道来,“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那是佛陀之语,笔墨雍容问,积淀着人们对于天地神灵的虔诚,对艺术人生的真诚。这奉为震古烁今的“绝诣”,成为了我国书法史上一朵亮丽的奇葩。
责任编辑:王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