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共创”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探索——以“城市化”教学为例
2011-08-09厦门外国语学校361012
厦门外国语学校(361012) 林 华
高中新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倡对话教学,问题教学。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事先准备了相关的案例和设计了若干问题,课堂上“层层逼问”学生,学生只能从教师给的案例材料或教材中找到教师满意的答案进行回答。一堂课下来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活动时间多了,主动思考少了。教师一味地凭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逼问学生,但是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学生的疑问还是没有解决,这样的“对话”课堂显然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因此探索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在真正对话中师生共同收获的教学模式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达克沃斯的“临床访谈”法[1]是一种让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论。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去倾听学习者,并让我们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尝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这样的教学模式:
访谈——学生通过对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材料的阅读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自由对话尝试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对话中,教师倾听并分析学生的对话,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或思维缺陷,及时纠正,发现学生的创新知识或创新思维,及时鼓励。
共创——学生在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中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善思维过程,体现价值观和情感,教师在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中发现、诊断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水平,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共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创新课堂。
本文以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教学为例,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课前——愿景式教学设计
“访谈·共创”教学中强调课堂生成,师生课堂表现为“即兴创作”,但同样需要教学前的准备即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和师生的“即兴创作”是一对“预设”与“生成” 的关系。杜威认为:目的作为一个预见的结局,活动就有了方向。[2]通过预设在头脑中对“课堂实践”进行观察、权衡、设计,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设想多种可能性,从而使教学行为更为合理。所以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而生成将预设推向完满。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课堂生成呢?[3]“愿景”式教学设计倾向于“教学的不确定性”更有利于课堂的生成。“愿景”象征教师对教学的美好憧憬,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知识主体”进行先行探究,带着一种发现式的惊喜来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活动设计。这一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教材知识主体的研究和拓展。
1. 制订有利于课堂生成的学习目标
由于在课堂中可能会有很多“意外”,教师可以预设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境,准备更多资料,以便在课堂中随时准备着应对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创新。
如在设计“城市化”教学中,我的教学方案是分段让学生阅读“城市化”教材,而后让学生提出问题(不甚明白的概念、句子,对概念和句子的理解),通过对话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在备课中,我发现教材中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工业革命”“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词语,那么我必须对这些词有准确的理解,并准备一些有关巴西、印度、美国、英国、中国城市的资料和图片,还有生态城市的图片,学校所在地前后十年的景观图……
在教学前我必须了解一些外地到厦门求学的学生的情况,他们的父母从务农到打工,就是城市化的表现,他们更有话语权。课堂上我可以多鼓励这些同学动口,那么一定有很多“意外”生成。
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并将之细化成具体的利于“生成”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如“城市化”一节中,课程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么我将这个目标细化为:
● 从生活实践中,让学生说出城市化现象,用准确的学科语言描述城市化。
●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中,发现城市化的标志。
● 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中,讨论城市化的原因。
● 从身边的现象,讨论“城市化带来的变化”。
● 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中,比较三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
● 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中,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 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和“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图比较中,探究个性与共性,讨论过快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从身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绘制简图探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从城市化绿地系统的模式图中,讨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 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与共性”“发展地看待事物”的哲学思想。
这样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教师在课堂访谈中,诊断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2.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课前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教材的分析、课标的解读,可以制作容量大的多媒体课件。由于“访谈·共创”的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和随时出现的情境,学生关注学科知识的自主构建,所以课件的设计制作应有特色。教师可以按知识结构设计主页菜单,每一标题下设计相关的链接,凡是课本中有现成的文字说明解释的不出现,课件中只有图片、动画、知识纲要、补充的材料。课件制作中切忌将教材复制,切忌不加整理的将网上的资料随意堆放,总之课件应该是对教材的补充、总结、提升,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越是详尽的课件越会束缚课堂的生成。其实投影仪、板书、板画比多媒体课件更能应对课堂的“意外”。
如“城市化”一节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菜单式课件:
幻灯片1 主页菜单
幻灯片2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幻灯片3、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二、在课堂——访谈·共创
完成预设后,在实施“访谈·共创”课堂的过程中,就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了,教师才可进行诊断分析、引导,完成预设目标,在预设基础上与学生共创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
1. 形成氛围,使学生想“动”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将自己当成知识的权威,不要事先将问题的答案唯一化,而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有动口动手动脑的欲望。
如在讨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图2.18中你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何差异,至少说出两点,谁最先发现就说出来。”
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喊出了:“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教师说:“很好,反应很快,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纵坐标改一个词,我们这节课教过的,就更好了。”
“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曲线的斜率……,发展中国家曲线斜率……”
“很好,你可以从曲线的斜率看问题,你已经在地理课应用数学知识了,但是‘斜率’用于数学,我们最好用一个地理的名词更好。”
“城市化比重提高的快慢。”
“很好,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为城市化速度。我刚才听到有学生喊发达国家斜率大,也有喊发展中国家斜率大的,到底谁对呀,好像都对。但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意见呀?”
“老师,要分时间段,发达国家是先快后慢,发展中国家是先慢后快。”
适度的放任,教师不计较学生对错与否,这些都能使学生“有话想说”。通过对话,学生明确了如何读图说图,自主建构知识。
在探究中,学生和学生之间更像辩论者,个体在思维碰撞中完成知识的发现,正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才激起对话的延续。
在访谈中,教师只有“看到”学生的思考,听见学生的话语,才可以在访谈中进行思维诊断,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2. 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动”
要进行“访谈”,教师必须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的情景和问题,让学生能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让学生看学校所在地“海沧未来海岸”六年前的视频“山地、农田、海、泥土地、树林、牛”,与现在的视频“未来海岸、学校、工厂、海沧大道、银行、商店”,然后分组让学生讨论城市化后对地理环境(土壤、地形、大气、生物、水循环)的影响,而且要求最好能用简图表示,并且在第二课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并让其他同学分析点评。以下就是学生的作品。
3. 合理引导,使学生会“动”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话,面对的是50几种思想,教师必须机智地、实事求是地应对,及时的疏导,使课堂教学不偏离预设的方向。
例如,在讨论城市化带来的交通问题时,有一新疆学生说:“特克斯是八卦城,就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交通堵塞问题,应该学学我们的特克斯。”
这时候教师不要不懂装懂,也不应该装着没听见,否则会使学生以后不想“动”。
于是,我惊讶地说:“我不知道特克斯,你能来说说吗?”
“特克斯的道路是按易经中的八卦图布局的,该市不设红绿灯,但没有发生交通拥堵的现象。我只知道这些。”
“真的吗?”“这么神奇!”(下面学生炸开了锅)
“谢谢你,关于特克斯,课后你查找一下相关资料,下节课你来向同学们具体介绍好吗?给你3分钟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他一起研究。”“好的。”
教师适时的指导、引导,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例如,学生在对比图时,发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城市化的特点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一样时,提出了质疑“巴西的城市化水平目前比美国还高,但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比美国高呀,但教材认为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这是不是互相矛盾。”
“能发现这个问题真好,巴西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那么一定会带来很多问题。大量的乡村人口到城市,城市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如果不能,那么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称为过快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你能说说有哪些问题吗?”
三、在课后——研究反思
1. 反思课堂的“意外”和教学行为
课后,教师应该继续研究课堂中“意外”行为,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法当堂解决的,应进行进一步研究,如“八卦城特克斯的交通线的规划与易经文化”,更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访谈,教师对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如在“城市化”教学中,学生遇到直线坐标系“世界城市化进程”往往用“斜率”等数学知识来解释问题,这说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如何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地理的学习中,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关注。
教师可根据课堂出现的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再设计。高一年一位地理教师都要同时带教4-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构成是不同的,学情也有差异,因此每一位地理教师有3-5次的教学反思,可以进行3-5次的教学再设计。
2. 反思课堂的效果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个别问卷、知识要点的测试评价来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实施“访谈·共创”教学模式后,正值“厦门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结束,我们用该试卷中的第一题组对实施该教学模式的6个班的学生和没有实施该模式的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没有实施测试的班级得分率只有66%,有实施该模式的班级得分率在89%以上,而且越后面教授的班级,得分率越高。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课后反思深度是相关的。
附: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1—2题。
(1)1978—2007年,该省( )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2)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
A.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在测试后,我们对不能正确选择的学生们进行课后访谈,让他们讲讲当时做题的思路,发现这些学生错误的原因在于不能正确理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化动力”以及对坐标图的误读上。其实这些地理概念出现在“城市化”课文或初中政治学中,但大多学生理解模糊,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过程才可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决问题,将学生的错误的思路及时诊断,及时纠正。
3. 反思教学的局限性
影响“访谈·共创”教学模式实施的几个问题:
(1)教师个人的知识素养:教师个人的知识素养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个人知识素养不高的教师往往会将时刻关注自己下一步要说什么,该怎么办。教师应该将课堂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放在课堂随时出现的情境和时机,在适当的时间,作出适当的教学行为。
(2)班级学生数量和教师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学生数量超过50人就可能影响教学秩序,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则课堂会变成“闹市”。
(3)时间的限制:一堂课只有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显然不大现实,所以教师只能倾听最具有代表性的声音。课后应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课后访谈,发现他们的真实想法。
总而言之,“访谈·共创”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也是教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学习地理技能,学习地理思想;教师研究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认知过程,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应用知识,每一堂课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新的场所。
[1] 张华. 教学即研究—达克沃斯教学思想探论. 全球数育展望, 2006(12).
[2] [3]刘薇. 教学机智论.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