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洋葱葱地种蝇的为害特点与防治
2011-08-09单成海
单成海
位于四川省攀西地区的西昌市是中国洋葱之乡,国家级蔬菜基地,本地区气候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洋葱生长发育,现已有4 000 hm2左右的洋葱基地。近几年来连年重茬种植,致使洋葱葱地种蝇发生越来越严重,发生洋葱葱地种蝇的地块一般减产10%~30%,已成为限制洋葱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葱地种蝇(Delia antqua Meigen)属双翅目花蝇科,俗名葱(蒜)蛆、葱蝇或根蛆。西昌学院课题组从2007年开始对西昌市洋葱葱地种蝇的为害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总结出洋葱葱地种蝇的防治方法。
1 为害特点和习性
西昌市葱地种蝇主要为害洋葱、大葱、大蒜和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其中,以洋葱受害最为严重。初孵幼虫蛀入洋葱的鳞茎蛀食为害,导致其根茎腐烂,使地上部分叶片枯黄、萎蔫,轻者生长不良,影响分蘖,重则造成植株大面积的枯萎或死亡。
葱地种蝇在西昌市1年发生3~4代,以蛹在5~10 cm深的土层或粪堆中越冬。越冬蛹历期59~110天,露地越冬死亡率较高,次春羽化率20%左右,3月底成虫盛发,4月初成虫开始羽化并交尾产卵,成虫寿命8~15天,卵成堆产在洋葱叶、鳞茎及其周围1 cm深的表土中,卵期3~5天,孵化的幼虫很快钻入鳞茎内为害,4月中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历期15~18天,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株周围的土中化蛹,蛹历期14~21天,5月底6月初第1代成虫初现,6月上中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主要为害洋葱鳞茎,大部分幼虫在土壤中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夏,越夏蛹历期27~56天,9月下旬至11月初为第3代幼虫为害盛期,11月上中旬化蛹,以蛹越冬,其中第1代和第3代历期约2个月,而第2代历期不足1个月。
2 影响洋葱葱地种蝇发生的因素
2.1 耕层温湿度
洋葱葱地种蝇幼虫的发生消长与5 cm耕层的地温、湿度关系密切。地温在15~30℃时其发育正常,超过30℃进入越夏期。5 cm深处耕层土壤含水量在30%以下时,虫口密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高于30%时,虫口密度又有下降的趋势。
洋葱葱地种蝇幼虫的成虫羽化率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以土壤含水量5%~20%为宜,过高则羽化率显著降低。成虫以晴天中午前后活动最盛。
2.2 趋性
成虫对植物的花,特别是对胡萝卜、茴香等伞形花科植物的花趋性强。对未腐熟的粪肥,发酵的饼肥,腐烂的葱、蒜、韭菜等趋性也很强。裸露在地面的未腐熟农家肥可诱集成虫产卵,卵多散产,有时也成堆或成列聚产于蔬菜周围的土块表面或假茎部,或产在新翻耕的潮湿土表或土缝里。
2.3 重茬
2007-2011年西昌市洋葱老种植区的洋葱葱地种蝇平均虫情指数为21.3,新种植区则为1.7,新种植区虫害发生程度较轻。
2.4 其他因素
施用未腐熟粪肥和发酵饼肥的洋葱地块虫害发生重。
3 洋葱葱地种蝇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洋葱播种和移栽大田前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将肥料撒匀后,立即耕翻。用腐熟的饼肥作基肥,不仅可以提高肥效,而且可以防止根蛆的发生。幼苗期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在30%以上,既能有效抑制虫口密度,又能满足幼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尽量避免与葱、蒜、韭类蔬菜重茬,可与水稻、豆类实行2~3年轮作。深翻土壤30~50 cm,利用高温杀灭虫卵,以减少越冬洋葱葱地种蝇的基数,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2 物理防治
在各代成蝇盛发期,每667 m2挂黄色诱杀板20块或粘蝇纸30张,10~15天换1次,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3.3 药剂防治
成虫发生期可交替喷洒2.5%溴氰菊酯、20%菊·马乳油3 000倍液,20%氟·杀乳油、10%溴·马乳油2 000倍液,22%比本胜(吡虫·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5%锐劲特(氟虫腈)乳油1 500倍液防治。防治幼虫需要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液灌根,沿每丛洋葱根部浇灌,隔7~10天淋1次,共2~3次。
在云南蔬菜产区褐腐病为结球莴苣的主要病害,能引起整个叶球的腐烂,多在结球莴苣结球中后期发生。病原菌属土壤习居菌,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土壤瘠薄地较土壤肥沃地发病重;氮肥用量大,发病重。结球莴苣褐腐病是土传病害,防治难度大,任何单一防治措施都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在防治上应主要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多种措施相互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