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与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2011-08-08侯光明黄淑田陈佳娟
侯光明 黄淑田 陈佳娟 樊 媛
(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山西 太原 030001)
QT离散度(QTd)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可间接反应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的变化程度,近年来成为预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已证实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延长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危险性。研究报道:稳心颗粒与通心络胶囊均可缩短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目前研究尚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管腔狭窄≥50%,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通心络胶囊治疗组:稳心颗粒组46例,其中心绞痛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45~72岁,平均(57.3±6.7)岁;通心络胶囊组42例,其中心绞痛3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59.8±7.8)岁。所有病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排除电解质紊乱、束支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充血性心衰、预激综合征、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和左室扩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即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或低分子肝素钙)、扩管(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ACEI类药物、调脂药(辛伐他汀),均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心率波动于60~65次/分之间,稳心颗粒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袋,每日3次,通心络胶囊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共治疗4周。两组在造影前1d(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进行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1.2.2 QTd的测量
心电图应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纸速50mm/s,选择QRS起点,J和T波终末清楚的导联,每一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每份心电图测量的导联数不少于8个,T波不明显或难以确定的导联可以放弃。T波终点判定标准:T波降支与TP等电位线的交点,有U波时,取T波与U波交界最低点。QTd为同一患者同一份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减去最短的QT间期,由于QT间期受心率影响较大,为消除其影响,按Bazetts公式可获得校正的QT离散度(QTcd)。
QTd=Qtmax-Qtmin
QTcd=Qtcmax-Qtcmin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QTd与QTcd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同时间点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QTd与QTcd比较(χ— ±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 论
心电图中QTd和QTcd是指不同导联间Q-T间期差异的程度,它代表心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不稳定性,如果这种不均匀性持续增加易形成多性折返,导致心肌传导性和自律性异常,促发各种心律失常[1],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的指标。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肌缺血所致局部低温,传导延迟,神经体液作用及局部细胞外低钙,心肌复极异常,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初起与结束均延迟,复极化过程延缓,心室不应期离散度增加Q-Td值增大,引起激动的折返而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缺血程度越严重,QTd和QTcd延长越明显,危险性越大[2]。故任何缩短冠心病患者QTd和QTcd的药物都有可能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冠心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胸痹日久,情志失调,或年迈体虚,气阴两虚无力行血,气血瘀滞,则心脉痹阻,而为“胸痹”、“心痛”,治疗以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为主。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s)
注:两组间治疗前后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两指标比较,均P<0.05
组别 n ALT(U/L) Scr(µ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稳心颗粒组 46 27.2±8.7 27.0±3.2 78.1±10.6 83.5±10.0通心络胶囊组 42 26.9±8.8 27.6±3.1 77.5±11.2 82.1±9.2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比较(±s)
注:两组间治疗前后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两指标比较,均P<0.05
组别 n PLT(×1012/L) APTT(S) 纤维蛋白原(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稳心颗粒组 46204.3±94.8 193.4±91.0 26.6±8.3 24.8±7.4 325.2±93.6 322.6±94.0 319.6±88.7通信络胶囊组 42197.5±89.7 178.2±86.3 27.0±9.2 24.4±6.3 331.5±99.4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三七、黄精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儿茶酚胺的兴奋性的作用,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甘松还具有膜抑制和延长动作电位作用,阻断折返激动,其膜抑制作用能打断折返激动,故能显著降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3]。通心络胶囊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人参、全蝎、蜈蚣、土鳖虫、水蛭、蝉蜕、赤芍、冰片等药物组成。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可扩张血管、降低血流阻力,有抗黏、抗凝、抗聚及溶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能修复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消除血栓,使血液运行通畅。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经稳心颗粒及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改善了心肌缺血,QTd和QTcd均显著缩短,这与其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有关,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且未对肝肾、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然而两药治疗后比较,显示出一致性,考虑二者缩短QTd和QTcd的作用可能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冠心病患者口服稳心颗粒与通心络胶囊,可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从而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二者作用可能相似。
[1]叶飞,白杰,张丰富,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的离散度的变化[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0,16(5):231-232.
[2]方全,吴宁.QT离散度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315-317.
[3]张志诚,张俐勤,陈国英,等.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9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