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效果分析
2011-08-08周琼
周 琼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东莞 523320)
全国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对相关靶器官的损害,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降压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单一用药可能会因为增加用药剂量带来较多不良反应,所以联合用药控制原发性高血压被日益重视。本文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诊断标准。患者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测定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同时排除因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63.4±4.7)岁;高血压分级,其中1级高血压17例,2级高血压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为(64.1±3.8)岁;高血压分级,其中1级高血压18例,2级高血压患者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天1次,同时给予贝那普利每次5mg口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测定。服药期间生活方式不发生改变,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血压测定方法
患者休息15min平静后,采用标准台式水银汞柱血压计,测定3次,每次间隔2min,测定右上臂肱动脉处血压,取3次血压测定的平均值为本次血压测定结果。每周测量3次。
1.4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并且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或者舒张压下降>20mmHg,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显效;舒张压下降没有达到10mmHg,但降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为10~20mmHg,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有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水肿、头痛等不良反应,但没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人们对高血压的控制率,知晓率和治疗率水平较低。因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疾病增加,引起肾功能损害,也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因此,尽早有效的控制血压有助于降低相关靶器官损害而引起的并发症,降低心脑血管危险时间的发生率[1,2]。
在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中,单独应用某种降压药能够使50%以上患者的患者血压控制的令人满意。但是还有部分患者的单独用药血压控制的不甚满意。所以联合用药控制血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在联合用药方案中,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降压是较好的治疗方案[3,4]。本文中硝苯地平控释片属于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能够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使外周血管扩张,起到血压降低作用,应用控释片可以有效的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较长,可以避免短效制剂带来的血压波动及反射性心率加快等缺点。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还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也使血管阻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同时还可以逆转心血管重构。
在本文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控制血压优于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1]于会春.浅析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见致病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01-202.
[2]任建杰,冉怀东.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2-13.
[3]王茜,王胜,孙亚晶.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9):1058-1059.
[4]刘磊,陈楠,陈贺.依那普利、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