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吗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1-08-07曹晓芳
曹晓芳
(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常熟,215500)
作者应用地佐辛代替吗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手术范围包括子宫肌瘤剜出术、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ASAⅠ~Ⅱ级,年龄25~60岁,体重45~70 kg。入选者无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疾患,无阿片类药物过敏史,无长期服用镇痛药和镇静药史。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PCEA。吗啡组(M组)选用0.004%吗啡+0.15%罗哌卡因+0.01%地塞米松混合成100mL;地佐辛组(D组)选用0.0075%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代替M组配方中的0.004%吗啡。
患者术前用药为阿托品注射液0.5 m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1 g,术前30 min肌注。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接监护仪,对所有患者选择行L1~2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5 cm,2%利多卡因4 mL为试验剂量,观察5 min排除导管误置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内,再分次注入0.75%耐乐品10~15 mL,阻滞平面满意后进行手术,手术顺利。2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硬膜外推注负荷量:D组为地佐辛2.5 mg,M组为吗啡1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术毕将硬膜外导管与 PCA泵连接,以 LCP模式行PCEA镇痛,设定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患者离开手术室即开启PCA泵,镇痛48 h。
术后4、12、24、48 h进行随访,进行患者的双盲疼痛评分、舒适评分及镇静评分。疼痛采用视觉模拟(VAS)具体评分为:0为无痛,10为剧痛。评价:VAS<3为镇痛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镇痛差,>7分为镇痛无效。舒适度评分(BCS)标准:0级为持续疼痛,1级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2级为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及转动体位时轻微疼痛,3级为深呼吸也无痛,4级为咳嗽时也无痛。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法: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能被唤醒,5分为呼吸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呼唤不醒。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及呼吸抑制,因所有患者均留置导尿管,所以无尿潴留发生。
2 结 果
2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输液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2组镇痛效果满意,各观察时间点的VAS、BCS、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术后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地佐辛组明显少于吗啡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2组患者 VAS、BCS、Ramsay评分比较
3 讨 论
术后患者出现的伤口疼痛以及情绪变化,可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的分解代谢,对机体的康复及伤口的愈合不利,PCEA是现代疼痛治疗较理想的方法,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伍用,有协同和相加作用,有益于术后患者的早期活动,以减少单个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
应[1]。
吗啡作为一种阿片类药物常与罗哌卡因复合用于硬膜外镇痛,但其伴随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吗啡主要作用于μ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反复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受器可引起恶心呕吐[2]。受雌激素和内分泌的影响,妇科女性患者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据研究表明女性是PCEA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3]。因此如何减少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副作用的发生率,是广大麻醉医师一直关注的问题。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应用于临床实践较短,本研究比较地佐辛与吗啡在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表明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与吗啡相比,镇痛效果相当,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发生率低于吗啡,更适合于妇科女性患者的术后镇痛。
[1] 杨 瑞,秦 秦,张 昕,等.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78.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
[3] Chen Y J,Chang K Y,Tsou M Y,et al.Risk factors of vomiting among females on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J].J Chin Med Assoc,2009,7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