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治疗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2011-08-07吴玉泉赵治友解放军第117医院干部病房杭州310013
周 春 吴玉泉 禹 翔 郑 赟 赵治友解放军第117医院干部病房 杭州 310013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引发如血管、肾脏、关节等病变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病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老年人常常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因此需寻求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控制老年患者血尿酸水平。2008年6月—2010年7月笔者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治疗的同时,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配合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就诊的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男 61例,女 19例,年龄 60~80岁,平均(69.5±2.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45例,冠心病42例,2型糖尿病27例,肥胖症37例,脂肪肝20例。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经齐同性检验,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清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血清尿酸>420μmol/L(正常范围208~420μmol/L)。排除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排除服用氯沙坦片(科素亚)及利尿剂等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干预,予低嘌呤、低脂肪、低糖饮食。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商品名:立加利仙)50mg,1天1次,早餐后服用,连续服用30天。观察组给予苯溴马隆片25mg,1天1次,连续服用30天;同时选用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太溪、丰隆等穴位,予穴位敷贴治疗贴外敷,每24h更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
3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血清尿酸值≤350μmol/L,或血清尿酸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35%;有效:治疗后血清尿酸值<420μmol/L,但>350μmol/L,或血清尿酸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20%,但<35%;无效:治疗后血清尿酸值仍≥420μmol/L,或血清尿酸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20%。
3.2 实验完成率 对照组中2例患者用药3天后出现恶心、腹胀、腹泻等情况,查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患者于用药14天后出现乏力、腹痛,查肝功能提示ALT 320U/L、AST 270U/L,考虑药物性肝损害,予以停药并护肝治疗后好转,退出实验。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脱屑明显,予停用敷贴后好转,退出实验。实验总完成数为78例,占97.5%。
3.3 临床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2.1%,观察组总有效率9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 两组尿酸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尿酸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比较(±s) μ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比较(±s) μ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 *P <0.05,**P <0.01;与对照组相比△P <0.01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538.6±38.9 345.6±25.9*观察组 39 568.2±32.5 312.6±22.9**△
4 讨论
高尿酸血症作为诸多代谢紊乱因素之一,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共同存在。治疗目的是迅速纠正高尿酸血症,保护肾功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因痛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药物治疗常受限制。临床常用的立加利仙片主要成分为苯溴马隆,为促尿酸排泄药,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但长期服用有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过敏等副作用,对中至重度肾功能损害以及肾结石的患者禁用,故老年人用量宜少。
痛风属中医“痹症”范筹,选用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利湿,太溪补肾降火,合用使湿浊之邪从小便而出,曲池、丰隆清热化痰,相辅相成。穴位敷帖具有行气活血、化湿除痰、泻热解毒、疏通经络、调节机体代谢功能等作用[3]。
我们使用的穴位敷帖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发挥作用。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调节嘌呤代谢,达到调节血清尿酸的作用[4-5]。本观察组以小剂量立加利仙片加穴位敷帖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穴位敷帖对机体嘌呤代谢具有良性调整作用,每天立加利仙用量25mg,肾脏处理尿酸能力明显增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1]杨亚兵,刘梅林.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治特点[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4):15-17.
[2]陈以平.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5):249-251.
[3]周贤华.针刺配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18-19.
[4]邹燃,张红星,张唐法,等.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17.
[5]谢菊英,王灵,李启秀,等.电针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