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2 031例抗菌药物致老年人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1-08-06崔丽徐厚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南京市10001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市1000

中国药房 2011年34期
关键词:监测中心喹诺酮抗菌

崔丽,徐厚明(1.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南京市10001;.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市1000)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消耗量最大的一类药物。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肝肾功能减退、合并用药品种较多以及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使得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不仅高,而且是导致老年患者严重ADR发生的首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江苏省ADR监测中心呈报系统中2 031例老年人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统计,旨在分析老年人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江苏省ADR监测中心呈报系统中经评估认定的2 031例老年人(年龄≥60岁)抗菌药物致ADR报告。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分别对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情况、涉及药品种类以及ADR主要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江苏省ADR监测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月呈报系统中录入5 035例老年人ADR报告,其中抗菌药物致ADR报告2 031例,占40.34%。根据我国卫生部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按“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对2 031例ADR报告进行评价,结果“肯定”55例,“很可能”1 813例,“可能”139 例,“可能无关”21例,“待评价”1例,“无法评价”2例。ADR患者好转1 440例,治愈591例。

2.2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 031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 156例,女性875例,男、女性ADR发生例数比为1.32∶1,男性略大于女性。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the gender and age ofADR patients

2.3 ADR与给药途径关系

2 031例老年患者中,静脉滴注致ADR1 740例(85.67%),口服给药279例(13.74%),其他12例(0.59%)。

2.4 ADR患者合并用药的情况

2 031例老年患者中,单独用药者464例(22.85%),合并使用2~4种药物者1 532例(75.43%),合并使用4种以上药物者35例(1.72%),合并用药与单独用药的比例为3.38∶1。

2.5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分布

2 031例ADR报告涉及抗菌药物13大类,87个品种。具体分类情况见表2。

2.6 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编写的《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中ADR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2.7 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涉及药品

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涉及药品见表4。

3 讨论

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导致ADR例数最多,有1 740例(85.67%)。其原因:(1)静脉滴注起效快、老年患者依从性好,临床采用静脉给药十分普遍。(2)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血药浓度高,对机体的刺激较强,而老年患者大多体弱多病,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ADR。另外,注射剂的滴注速度、杂质、辅料等均可能成为ADR的诱发因素[2]。例如,口服氨苄西林后的皮疹发生率为7.3%,其注射液的发生率却高达20%以上[3]。因此,抗菌药物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或当病情允许时,采用序贯疗法转换为口服给药。

2 031例老年患者中,合并用药引发ADR占77.15%,远高于单独用药。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容易引发或加重ADR[4]。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合并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的ADR发生率为7%~20%[5],并且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随用药种类的增加而上升。所以抗菌药物的使用要考虑老年患者的综合因素,避免无指征联合用药和减少合并用药的种类,以降低合并用药的风险。

从表2可知,抗菌药物致ADR发生例数最多的是喹诺酮类,858例(42.25%),其次是头孢菌素类,487例(23.98%)。喹诺酮类药物致ADR涉及13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487例(56.76%)。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以第3代头孢菌素致ADR例数居多,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最多,137例(28.13%)。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6]。其原因与这两大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频率过高和不合理用药有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对重要脏器的毒性作用、诱导细菌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临床应高度重视老年人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表2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分布Tab 2 Category distribution of drugs involved inADR cases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Tab 3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inADR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表4 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及涉及药品Tab 4 Clinical symptoms of severeADR and related drugs

从表3可知,喹诺酮类药物致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60例(63.16%),远多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国内也有相关报道[7,8],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考虑到老年人中枢神经功能退化,对药物易感,容易发生头晕、失眠,甚至导致精神异常、诱发癫痫等严重ADR,临床使用时应谨慎。

抗菌药物引发严重ADR71例,其中以静脉给药导致过敏性休克最多,34例(47.89%)。由于老年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减弱,一旦发生休克,难以抢救,临床应给予高度关注。对于不易观察到的严重ADR,如肝肾功能、血液系统损害等,临床也应引起重视,避免使用对肝、肾重要脏器有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如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并在有血药浓度监测的条件下使用。

[1] 金 丹,杨 乐,杨月明,等.2006年全国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2(7):112.

[2] 郑 策,梅 丹,王 兰,等.关注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9):644.

[3] 王怀良,陈凤荣.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7.

[4] 王淑萍.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引发或加重的不良反应[J].中外医疗,2008,27(26):136.

[5] Passarelli MG,Jacob-Filho W,Figueras A.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an elderly hospitalised population[J].Drugs&Aging,2005,22(9):767.

[6] 齐晓涟,王育琴,王 蕊.我院284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2,13(11):680.

[7] 秦忠智,马衣拉,康巴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9 711.

[8] 范 铭.喹诺酮类药致老年人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8):1 704.

猜你喜欢

监测中心喹诺酮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砥砺奋进的五年
学习考察,这十个城市是首选
责任源于使命——访辽宁省环保厅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副主任林殿科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