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2011-08-06陈焕英汤军宏
陈焕英 邓 微 米 宁 汤军宏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肇庆 526021)
慢性湿疹是一种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瘙痒剧烈,易复发。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50例慢性湿疹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临床诊断符合慢性湿疹[1]。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2岁,平均38.5岁,病程7个月~12年,平均3.25年;对照Ⅰ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39.2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3.46年;对照Ⅱ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19~66岁,平均38.8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3.52年。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病例排除标准:并发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皮肤病患者;1周内曾外用或内服过其他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者;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反应或属禁忌证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及不能定期随诊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北京秦武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一天3次,同时皮损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一天2次;对照Ⅰ组单纯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照Ⅱ组单纯给予0.05%卤米松乳膏,方法均同治疗组。三组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者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等指标分别于初诊当日及第4周进行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程度,皮损按无、轻、中、重四级计方法,分别计0、1、2、3分,均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记录。各项观察指标的分值相加为疾病总积分。用药后以疗效作为评定依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皮损基本消退,瘙痒完全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为皮损明显改善,瘙痒明显减轻,疗效指数为60%~89%;有效:为皮损有所改善,瘙痒减轻,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为皮损和瘙痒改善不明显,疗效指数为<20%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安全性评价
三组均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监测血压、血钾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均按医嘱治疗,未出现中途退出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Ⅰ组和Ⅱ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和9.16,P均<0.05),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剧烈瘙痒,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比较棘手,需长期用药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苷,其化学结构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和类激素样作用[2],而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3]其治疗湿疹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0.05%卤米松乳膏是一种强效含卤基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其化学结构框架中导入2个氟原子和1个氯原子,极大地增强了其抗炎活性,具有快速而显著的抗炎、抗过敏、抗增生及止痒作用[4]。
本研究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较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或单用卤米松乳膏疗效更佳,表明复方甘草酸苷与卤米松乳膏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6.
[2] Baltina LA.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route to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J].Curr Med Chem,2003,10(2):155-171.
[3] 刘艳,杨蓉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5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0):640.
[4] Yawalkar SJ,Macarol V,Montanari C.An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with halometasone cream[J].J Int med kes,1983,11(Suppl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