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青光眼药Tafluprost

2011-08-06范鸣

药学进展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默克房水本品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疾,目前尚无法治愈,但可通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甚至致盲。高眼压被认为是青光眼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也是可经临床干预而缓解的少数症状之一,因此对青光眼的治疗通常都是从降低眼压着手,以防视神经损伤并维持视力。研究发现,局部使用前列腺素(PG)及其类似物可促进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降低眼压。其中,乌诺前列酮异丙酯、拉坦前列素、比马前列素和曲伏前列素均已作为抗青光眼药物上市,且拉坦前列素被用作一线治疗药,但这些药物均会导致局部副作用,如结膜充血、眼部刺激和头痛,而由日本Santen制药公司合成的新型PG衍生物tafluprost(AFP-168)的主要降眼压作用机制也是促进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即经虹膜根部)排出。临床研究显示,本品具强效降眼压作用,且局部副作用较轻微。

本品化学结构式:

药理作用 研究显示,羧酸型tafluprost(AFP-172)对 PGF 受体的亲和力(Ki=0.4 nmol·L-1)是羧酸型拉坦前列素的10倍,对大鼠离体虹膜括约肌收缩的 EC50为 0.5 nmol·L-1,且0.001% ~0.01%tafluprost滴眼液可较拉坦前列素更有效地诱导麻醉大鼠缩瞳。体内实验显示,与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相比,0.0025%本品滴眼液用于眼压正常和高眼压猴子时所致眼压降低的峰值更大(3.1和11.8 vs 2.1 和9.5 mmHg,1 mmHg=133.322 Pa),且降眼压作用持续时间更长,达峰值时间相当(约8 h);而在眼压正常猴中,0.0005%本品虽与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降眼压效果相似,但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药动学与代谢 研究者分别给食蟹猴使用单剂量[3H]-tafluprost滴眼液(剂量为每只眼1或10 μg),以考察本品的眼组织分布及其代谢特性。结果显示,本品可迅速被眼组织吸收,继而进入血液循环;给药后5 min,球结膜和睑结膜处的放射性浓度达最大值,血浆中放射性浓度达峰值,随后稳步下降;15 min时,角膜处的放射性浓度达峰值;房水和其他眼组织中的主要代谢物是 AFP-172、1,2-dinor-AFP-172 和1,2,3,4-tetranor-AFP-172,其中 AFP-172是眼组织中含量最高且唯一具药理活性的代谢物;睫状体、角膜和虹膜中可测到少量本品原型。

临床研究 在两项Ⅰ期临床试验中,49名非日本籍和27名日本籍健康志愿者分别随机使用0.0025%和0.005%本品滴眼液、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或安慰剂,每日1次,每只眼1滴,持续7 d。结果,在非日籍男性受试者中,0.005%本品滴眼液组的眼压较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和安慰剂组更低;在日籍男性受试者中,0.005%本品滴眼液能显著降低眼压,而0.0025%本品和0.005%拉坦前列素却未能达到此疗效;本品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也无受试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

按照2009年4月与Santen公司达成的合作协议,默克公司获得tafluprost在美洲、非洲、中东、印度、澳大利亚和西欧的商业开发权,而Santen公司则保留了本品在东欧、北欧和亚太大多数地区和国家的上市权。默克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643名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在随机接受本品(qd)和噻吗洛尔(bid)滴眼液治疗12周后,本品组和噻吗洛尔组受试者眼压分别降至17.4~18.6和17.9~18.5 mmHg;降眼压作用均起效于第2周,并一直持续至12周末;两组受试者在9个时间点(第2、6和12周的当天各3个时间点)的眼压平均降低值差异均小于预期的非劣效性限值(1.5 mmHg),其中本品组在4个时间点的眼压平均降低值大于噻吗洛尔组(95%可信区间上限小于零);本品组和噻吗洛尔组白天眼压降低25%或以上的受试者比例在第2周时分别为56.7%和50.5%,6周时为58.7%和52.6%,12周时为59.7%和55.4%;且本品耐受性良好。

默克公司推出的tafluprost滴眼液为不含防腐剂产品,目前已在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商品名 Safluta获准上市,且美国FDA也已于2011年3月接受了默克公司递交的本品新药申请(NDA),并正按标准程序审评。

猜你喜欢

默克房水本品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纸醉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氧化应激指标在白内障患者体液中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
Analysis of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in the 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of patie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
兔眼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C放置部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