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构建

2011-08-05张慧琴雷菊霞于伶

现代情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服务理念社会服务可行性

张慧琴 雷菊霞 于伶

[摘要]本文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服务的理念,探讨分层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的构成与实施,并提出服务社会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可行性;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措施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7.031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7-0132-03

An Analysis on Social Servic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Zhang Huiqin Lei Juxia Yu Ling

(Libra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re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n university library餾 social service,which faced the public.It also discussed the social user 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service.Finally,i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rvice oriented measures.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social service;feasibility;service idea;construction measure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靠创新型人才,基础在于高素质的国民。终身教育可以持续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国民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素质和技能。图书馆不仅是满足国民信息需求的资源库,更是国民更新知识和技能、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具有教育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高校图书馆理应向社会开放,为有需求的国民提供服务。

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

1.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纵观图书馆发展史,图书馆一直与社会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古代的藏书楼已经发展为现今的图书馆系统。它拥有者和使用者,不再是皇家、特权阶层分子和达官显贵。少数人享有资源和服务早成为历史。国民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迫切,追求精神生活要求凸显。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最终发现,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2.0%,比2008年的69.7%增长了2.3个百分点,国民阅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1]。仅靠公共图书馆力量提供服务,就会有相当多的国民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与公共图书馆联手,满足国民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

中国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支撑。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作为社会一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向社会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国家建设。

1.2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对国民应尽的义务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印本文献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建筑、设备、人员等各种资源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供给,取之于民。国际图书馆学会联合会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学校图书馆是地区性和全国性公共图书馆以及信息网络机构的重要合作者。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地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处于发展建设的状态,不能充分保障社会公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需求。即使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也没有完全覆盖整个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有社区图书馆1 292个,覆盖率为49%[3]。因此,国民的终身教育及其对信息的需求通过公共文化体系不能得到满足。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普遍,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由来已久。某些大学图书馆兼具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市民同校内师生一样享有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自由进入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日本大学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向国民开放的已达97%。因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理应为国民服务。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为有需求的国民提供深度服务。

1.3 服务社会,物尽其用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可以充分发挥馆藏文献资源价值。这样,既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又可以解决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状。社会公众在这里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高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闲置在架多年的印本文献重新进入流通状态,其循环使用的流通年限将得到延长,文献使用价值增加。

2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

2.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的浪潮中得到优先发展。高校图书馆随之获得同步建设。历经多年,高校文献资源构建形成系统化、科学化。不仅馆藏印本资源丰富,其数字文献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日益丰富,内容覆盖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性强。这些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着强有力的文献保障;也吸引着社会公众中的学生、研究者。他们更看重高校馆藏特色资源,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些资源。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构建July,2011Vol.2.2 高校图书馆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设备优势

伴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及各种先进设备在多数高校图书馆普及应用。根据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已经把大部分高校联网。高校图书馆网可直接与国际互联网相连。高校图书文献资源保障与共享系统逐步完善。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有的高校图书馆与国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不同程度实现了信息资源跨国共享。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超过一般公共图书馆,具备服务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条件优势。

2.3 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的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聚集了大批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图书馆管理专业人才。硕士学历以上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其具有学科背景的人才在高校图书馆日益增多。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截至到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式职工141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40.15%[4]。在长期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多层次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人才构成中含有具备从业资质又兼具专业背景的科技查新人员、学科馆员、数字图书馆建设人员、数据库导航员、图书馆集成系统管理员、读者教育馆员及文献资源服务人员。不仅如此,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家、学者可以为文献资源的开发、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具备服务社会的人才优势。

3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理念

依据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应充分体现公正、平等的思想理念。横向联合,面向全体公众开放,提供公益性、平民化服务[5]。尽力满足每一位公众学习需求、信息需求及其精神需求。引领全民阅读,为公众提供免费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在服务的过程中,尊重个体,不分种族、性别平等对待,为弱势读者提供深度细节个性化服务。在这样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团体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地方建设。

4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策略与实施

4.1 策 略

随着社会发展,国民需求呈现多样化、动态化的特点。目前,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高校图书馆的馆情馆貌各不相同,均有自己的特点,其实施社会服务能力存在差异。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要全面实现社会服务是不现实的。因此,针对开展社会服务而言,高校图书馆要因地制宜,将满足大众化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放在首位,才能体现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实现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要求[6],从而惠及众多的社会公众。依据自身条件与优势,各馆与地方联合,对社会用户实行分层服务,从基础服务开始,逐步扩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最终达到全面开放服务。

4.2 对社会用户实施分层服务

4.2.1 平民群体服务内容与实施

平民群体泛指处于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基层的普通民众。这个群体在社会公众中数量最多,主要有在校学生、公务员、职员、各行各业的基层劳动者。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条件,向社会适度开放阅览室,公开用户教育课程与讲座;或与地方政府或公共图书馆合作,在社区建立百姓书屋、搭建数字书屋平台。通过这些举措,为平民提供印本文献外借、阅览、复印、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的服务,为年轻人提供学习、娱乐的空间,从而满足他们求学及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学习和休闲需求。

4.2.2 弱势群体服务内容与实施

弱势群体不仅是普通民众,还特指因经济贫困和生理弱势等原因不能利用或在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正常服务上存在困难及障碍的一切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儿童、失业人员、贫困农民工、少数民族、离退休人员、残疾人、病人等。针对这个群体需求,图书馆应提供个性化、细节性的特殊服务。根据需求,通过预约服务方式,提供一对一的全程陪伴服务,为他们畅通使用图书馆资源、自主获取需求,消除各种障碍,提供各种便利。目前,图书馆服务本校读者的人员处于紧缺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要实现一对一的全程陪伴服务,面临着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图书馆可以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图书馆有组织、有计划征募义工、学生馆员,以此解决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上岗培训和考核,合格者上岗为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一对一的优质服务。

4.2.3 高端用户群体服务内容与实施

高端用户群体由高层次人才组成。他们是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民众。这个群体中有决策者、科技人才、产业领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者、高层次卫生人才、教育家、人文与社科领域的名家大师、高技能人才、高级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针对高端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图书馆可采取纵深建设与横向联合的方式。纵深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与开发,对现有馆藏进行深度挖掘与加工,进行二、三次文献开发。依据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专项信息数据库;借助于网络,通过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科技查新等途径,提供量身定制的学科信息咨询、专项文献信息产品和定题信息推送服务。横向联合,跨越各种限制,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等相关单位,建立共享体系,为高端用户群体提供个体化的深度服务。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面向重庆市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提供GDISS信息共享服务、CALIS/CASHL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校友服务、科技查新,服务效果显著并在当地扩大了影响。

5 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服务的自身建设

5.1 改变观念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服务始终围绕着“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展开。这种观念在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和馆员中根深蒂固。从图书馆宏观建设规划,具体到制度、政策的制定等,涉及社会服务的内容非常少。馆藏资源的使用和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师生。见诸于报端、向社会开放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只有那么几所,相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数量,是很少的。因此,高校图书馆人要转变观念,去除本位思想。从决策者到普通员工要树立社会化服务理念,强化为社会用户服务的意识。服务理念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人才能从社会公众需求出发,开展社会服务。

5.2 加强宣传

不少公众认为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不太了解图书馆的其它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宣传要走出大学围墙,采取与公共图书馆联合的方式,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屏幕、官方网站上播放高校图书馆宣传制品。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走进社区宣传,让驻地居民了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服务内容和借阅流程等。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设立开放日,开展一日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公众感受高校图书馆,促使公众利用,从而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5.3 建立协调机制

迄今,国内没有一部兼具全国性、综合性的图书馆法用以指导和保障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涉及高校信息咨询服务的政策法规相对匮乏。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如何促进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化服务和读者违规行为管理等方面,缺少可供操作的细节规定。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内部部门,在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点和问题。在签约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中,一旦与社会用户发生纠纷,不能通过约定方式解决,就会出现诉讼问题。其非法人身份而无法应诉或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7]。在保障图书馆财产、安全等方面,高校图书馆无法有效约束社会读者;面对社会用户借书故意不还,侵权复制等违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无权处罚,无法充分行使管辖权。面向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配套的协调机制。这个机制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社会化服务,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授权支持,革除服务与管理障碍,化解校内用户与社会用户需求的冲突,解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和问题。

总之,实现社会服务规模化,是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高校图书馆人在保障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服务方式和内容,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韩晓东.“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呈增长态势[N].中华读书报,2010-04-23,(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 30.htm,2010-07-29.

[3]截至去年底北京社区图书馆覆盖率达49%[N].图书馆报,2010-05-14,(A03).

[4]图书馆概况[OL].http:∥www.lib.bnu.edu.cn/tsgxx/hyfwtsgztsggk1.htm,2010-08-31.

[5]黄玲,何天云.论平民教育思想与高校图书馆平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9):60-63.

[6]沈光亮.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发展[J].图书馆建设,2010,(10):73-77.

[7]高洁,任建英.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社会化之难点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12):67-6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猜你喜欢

服务理念社会服务可行性
转型中的公共图书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
从资源共享看图书馆的公共服务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