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48例分析
2011-08-04朱晋龙
朱晋龙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肾内科,江苏 淮安 223001)
高血压性肾病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高血压性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发病早期,肾脏病变尚处于可逆阶段,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难以逆转,因此,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2007至2009年应用肾康注射液诊疗高血压性肾病,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高血压性肾病患者4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高血压性肾病诊断标准:①有确切和持续高血压病史;②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病程在10年以上;③伴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左心室肥厚、眼底血管病变等;④伴肾小管间质损害,如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蛋白尿及少量红细胞,血清肌酐升高;⑤肾脏B超检查,肾脏缩小或两肾大小不一,表面呈颗粒状凹凸不平;⑥排除原发性肾脏病伴有高血压的病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33~64岁;病程10~16年;治疗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4.5~60岁;病程10~17.5年。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程、文化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生化各种检测指标以及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UAER、Scr、TGF-β1变化对比(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UAER、Scr、TGF-β1变化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UAER (μg/min) 178.32±34.53 46.48±9.68*# 175.18±49.18 81.36±12.73*Scr (μmol/ L) 195.89±6.85 128.67±5.23 197.12±7.12 189.64±6.26 TGF-β1(ng/l) 63.39±8.68 48.25±6.66*# 62.56±7.89 57.42±5.88治疗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优质低蛋白饮食,适量运动及健康教育,及使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肾康注射液(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1001)6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8 d为1个疗程,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检测UAER、Scr、TGF-β1。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Scr、TGF-β1的含量均无差异,通过一个疗程(28d)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Scr、TGF-β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UAER、TGF-β1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的 Scr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UAER、含量明显下降(P<0.01),患者的Scr、TGF-β1的含量也有所降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UAER、TGF-β1的含量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 论
高血压性肾病是高血压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是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微循环障碍及高凝状态致肾小球改变[1]。本病属中医学眩晕、水肿等范畴,病变在肾,常累及肝、肾、肺等脏腑,病变初期,以阴虚阳亢为主,日久阴阳两虚,所以临床上多表现阴虚阳亢之证,如头晕目眩,或者视物模糊,腰酸、乏力,自汗,舌质暗红,脉细弦等症状。西医对高血压性肾病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调脂、给予运动疗法及健康教育,以及优质低蛋白饮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已经取得了很好疗效,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患者肾功能状况,营养状况和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制约。近来的实验研究表明[2],中草药治疗高血压性肾病不但能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肾康注射液由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等中药组成,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的功效,安全性好,有良好的保护肾功能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全身血流变学的作用,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能够延缓高血压性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并且能够改善肾小球缺血、缺氧、高凝状态。
TGF-β1是肾纤维化最重要的细胞因子。是ECM沉积、肾纤维化进展的重要调节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F-β1是诱导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重要因子。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也证实,TGF-β1可使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表达α-SMA,且呈剂量依赖性。加入TGF-β1抗体可完全阻断此作用,提示TGF-β1在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肾康注射液。经体内实验和体外培养研究发现[2-4],本方中丹参、大黄、黄芪可明显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可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Lk -PK1分泌Ⅳ型胶原的含量,是该方延缓高血压性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肾康注射液中黄芪及大黄起到调节体内TXA2/PGI2的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抗蛋白质非酯糖基化,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反应等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续高血压性肾病的进展[5]。本组资料表明,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也显著增高,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后,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显著。综上所述,表明肾康注射液可以改善高血压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有关。
肾康注射液中黄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6],能够扩张肾脏血管,皮肤血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黄芪多糖具有改善肾血流灌注、抗缺氧、抗自由基、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抑制TXA2产生和血小板聚集并促进其解聚,阻断TXA2对入球小动脉收缩,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脏损害,减少尿蛋白,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上升幅度。
本研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UAER、TGF-β1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的 Scr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临床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正是切中病机病理,且经济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肾病患者,有关有效剂量及疗程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肾康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显著,不失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有益选择,当然,肾康注射液有效剂量及其对肾功指标的积极作用有待更深入研究推广。
[1]叶任高.肾脏病诊断学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16-562.
[2]叶任高,李彦春,孙铎.大黄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2):107-108.
[3]韩玲,陈可翼.肾康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6(4):325.
[4]陈向荣,陆京佰,石汉平,等.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9(2):188.
[5]赵宗江,李宏,张新雪,等.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0(12):9.
[6]王振刚.黄芪的免疫学药理研究[M].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