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

2011-08-02李晓丽李芝峰廖荣宏吴开雄戴树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40216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汀对心室阿托

李晓丽 李芝峰 廖荣宏 吴开雄 戴树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40216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慢性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HF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CHF的治疗是临床的难题之一,过去常采用的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方法,虽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老年人的预后〔1〕。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肌纤维、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2〕。本文旨在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104例,均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建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肿瘤、各种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62~88〔平均(69.5±7.2)〕岁,心功能Ⅰ级12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8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1~87〔平均(68.7±7.0)〕岁,心功能Ⅰ级14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给予毛花苷C(西地兰)或地高辛、呋塞米、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每晚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心功能指标:观察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2)临床疗效:按NYHA的分级标准,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不足1级或心力衰竭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及LVEF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n=52)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n=52)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LVEDd(mm) LVESd(mm) LVEF(%)对照组治疗前62.56±6.81 47.21±5.49 36.46±4.92治疗后 55.41±5.621) 42.38±4.851) 41.79±5.521)观察组治疗前 62.61±6.87 47.27±5.53 36.32±4.82治疗后 47.92±4.781)2) 38.16±4.011)2) 49.86±6.111)2)

3 讨论

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初始心肌损伤,在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参与下,造成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低下〔4〕。以前认为CHF是一种血流动力学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发现,在初始心肌损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促进心室重构,加重了心功能的恶化;而心室重塑、心功能损害又进一步激活炎性因子,形成恶性循环〔5〕。

近年来,他汀类降脂药在CHF防治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已充分证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6〕。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组织选择性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阻断或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使组织细胞内和血浆的胆固醇降低,促进肝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合成加快、活性增强,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通过降低血脂,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和脂质浸润,阻断与心肌肥厚相关的不同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减少氧自由基,阻止胚胎基因再表达所致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7〕。阿托伐他汀除了降血脂的作用外,还可以阻止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抗氧化作用,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白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沉积、黏附和聚集,同时抑制巨噬细胞合成组织因子,改善凝血倾向〔8〕。人们发现其还有防止CHF发生和进展的多效作用。同时,阿托伐他汀还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肌肥厚;而心肌肥厚是CHF发生的重要启动因素,也是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CHF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明显升高;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LVEDd、LVESd、LVEF水平改变更为明显,提示加用他汀类药物对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效果更好。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F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邱宇安,陈火国,黄绍烈,等.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0;25(17):1490-2.

2 苏学东.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23):51-2.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4 余信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75-7.

5 姜喜民,景孟环.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59-60.

6 潘瑞芳.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0):1158-9.

7 黄亚辉,张桂霞,张朝雷,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4):376-9.

8 徐 峰,杜志林,胡显明,等.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537-8.

9 杜玉斌.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CRP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44.

猜你喜欢

汀对心室阿托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不同剂量他汀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 TGF-β1表达的影响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