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7-30徐西林张晓峰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徐西林,杨 珺,张晓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近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我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21~60岁,平均42.5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44岁。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

1.3 排除标准 对吲哚美辛肠溶片过敏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有胃溃疡病史患者;有精神病、癫痫病史患者;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晚期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未按疗程治疗影响疗效判定患者,X线显示伴侵蚀的骨皮质下的囊肿。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对患者进行痛风健康知识教育,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制动。控制嘌呤摄入量,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鲜、豆类、浓肉汤及菌藻类等。降低体质量,限制热量,限制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且以植物蛋白为主。多供给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多饮水,禁用酒和辛辣调味品。

2.2 治疗组 主穴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筑宾、支沟、内庭、陷谷、三阴交。肘关节肿痛者加曲池、合谷;腕关节肿痛者加合谷、阳池、外关;膝关节肿痛者加血海、膝眼、阳陵泉;踝关节肿痛者加昆仑、解溪等;第1足跖趾关节肿痛者加太冲。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长度适宜毫针对局部病变处(阿是穴)行围刺法。其余主穴、配穴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长度适宜毫针直刺,采用小幅度的捻转提插泻法,留针30 min并隔10 min加强手法1次,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2.3 对照组 吲哚美辛肠溶片75 mg,每日2次饭后口服,10天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具体情况,疗效评价标准如下: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变化。

3.3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针灸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见表1。且无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痛风是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也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之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只有当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时才成为痛风。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由于目前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递增。

而对于痛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现行治疗的措施是及时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症状,并降低血尿酸,以防止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造成的继发性损害。目前,虽然口服秋水仙碱加NSAID能有效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但因存在严重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2~3]。而针灸治疗痛风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轻微,在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时,关节局部存在红、肿、热、痛,同时伴有咽干、口苦、尿赤、便干,舌质红,苔腻,脉弦滑或脉滑数,辨证属中医“湿热痹”范畴[4],《金匮翼》论述:“脏腑经络,现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顽痹翕然而闷也”。其病机为痰湿、瘀热痹阻关节。故治则当以清热、利湿、通络为主。

围刺又称围剿刺法,是多针向病变中心刺入,似围剿敌寇之状的针刺方法,有较强的疏通经络、清热利湿、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5],方中受累关节局部围刺刺激量大、针感强,能够很好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和缓解痛疼。内庭为荥穴,“荥主身热”;陷谷为输穴,“输主体重节痛”[6];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脾之合穴阴陵泉,三穴相配能健脾、化湿、通络[7];筑宾补肾清浊,支沟通利三焦[8]。加之局部取穴:曲池清热祛风通络;合谷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有宣通气血之功;太冲疏泄清热。更加强了清热利湿与祛痹通络之功。

经临床观察,针灸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和关节功能,减清发病关节数量,其治疗疾病的总体疗效优于消炎痛,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并且可以改善全身的症状,显示了中医针灸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总之,以针刺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急性期有消肿止痛作用,无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何培根,摘录.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标准[J].临床内科杂志,1995,3(12):13-14

[2]寿涛.吲哚美辛使用情况调查及严重副作用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2):109 -110

[3]马剑颖.痛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2,23(6):40-41

[4]何戎华.痛风现代诊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5-196

[5]陆寿康.针刺手法百家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70-271

[6]盛玉武,文绍敦.中药加针灸治疗痛风17例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141

[7]张淑英.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9

[8]宣丽华,陈文照.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J].四川中医,2002,20(3):75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的治疗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