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帕罗西汀治疗以躯体化表现就诊的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1-07-30王慧芳宋雪利刘力学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144
张 旭,高 伟,王慧芳,隋 伟,陈 颖,宋雪利,刘力学(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144)
焦虑/抑郁是临床常见的心理疾病,焦虑/抑郁患者除了本身的核心症状如情感低落、兴趣缺失等之外,还常表现为躯体症状。我国抑郁/焦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躯体不适,而非情绪症状[1]。此类患者如没有早期识别,容易造成临床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延误病情。笔者于神经内科遇到多例以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就诊的患者,其中真正有器质性病变的不足20%,而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达60%以上,提示神经内科医师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以提高抑郁/焦虑的诊治率。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科对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66例以躯体化表现就诊的焦虑/抑郁患者随机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以躯体化表现为主诉的焦虑/抑郁患者6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抑郁症、焦虑症诊断标准[2],同时具有:(1)有躯体不适的临床表现;(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不低于14分,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表(HAMD-17)评分不低于17分;(3)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其他器质性原因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精神病性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3)最近4周内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4)有严重的自杀倾向者;(5)实验室检查异常或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将66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2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 33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HAMD-17、HAMA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患者每日晨时、中午各口服1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组患者每日晨时顿服20 mg·d-1,2组均连续服药4周,治疗后1和4周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1周及治疗4周后采用HAMA、HAMD-17对患者进行测评,治疗4周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HAMD-17、HAMA减分率≥75%为痊愈;50%≤减分率<75%为显著进步;25%≤减分率<50%为进步;减分率<25%为无效。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随访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1.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及HAMD-17评分的比较
治疗1周后随访,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HAMA及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HAMA及HAMD-17评分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与帕罗西汀组比较HAMA及HAMD-17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随访,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与帕罗西汀组间HAMA及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与帕罗西汀组间HAMA及HAMD-17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4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3例无效患者均为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病程均>2年,后期转往精神科就诊,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过程中,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嗜唾现象,2例口干,2例便秘。帕罗西汀组3例轻度嗜睡,2例体重增加,2例头晕。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均无严重不良反应,2组总体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2组HAMA、HAMD-17评分的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HAMA、HAMD-17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治疗前、后2组HAMA、HAMD-17评分的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HAMA、HAMD-17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帕罗西汀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note:vs.paroxetine group,*P < 0.05; vs. before treatment,#P<0.01
组别 时间 HAMA评分 HAMD-17评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n=33)帕罗西汀组(n=33)治疗前 21.9±3.4 25.1±3.6治疗第1周末 14.2±2.7*# 16.3±2.9*#治疗第4周末 8.6±2.3# 14.6±3.0#治疗前 22.1±3.3 24.8±4.1治疗第1周末 20.9±2.9 22.3±3.5治疗第4周末 8.9±2.5# 15.1±3.3#
表2 治疗4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of 4 weeks[cases(%)]
3 讨论
焦虑/抑郁患者在内科门诊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国外某门诊调查显示,当患者有精神方面的某一症状(如焦虑、紧张)时,基层医生的诊断正确率为98%;而当患者的主诉是躯体方面时,48%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因此应该重视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诊断[3]。可能因为目前国内对此病的普及不够,许多焦虑/抑郁患者和医生并没有意识到此病的存在,是导致病程迁延以及治疗抵抗的主要因素。焦虑抑郁发作时间越长,残余症状越多,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复燃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程迁延是非常必要的[4]。
焦虑/抑郁的发生与神经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的浓度减少有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小剂量三氟噻吨和小剂量美利曲辛(四甲蒽丙胺)的复合剂,主要调节神经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再摄取,使其浓度升高,从而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的症状。另美利曲辛可对抗三氟噻吨所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而后者又可使前者的抗胆碱作用减弱,不良反应小于2药单用[5]。所以该药的2种成分即有疗效上的协同效应,又有不良反应的拮抗效应,因此起效快,疗效肯定[6]。帕罗西汀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其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7]。其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小,对心血管及肝肾功能影响小,镇静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服用方便。
神经内科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如果不能及时诊治或者误诊,不良的效果又加重了本身的焦虑/抑郁,造成患者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甚至是自杀等现象发生。长期的焦虑/抑郁严重影响了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6]。因此提高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对抑郁/焦虑尤其是以躯体化障碍为表现的认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通过对上述66例患者分析发现,主诉最多为头晕、头痛(65.2%),其次为失眠、多梦、早醒(23.2%)、肢体无力、感觉异常(5.8%)、胸闷、心悸、疼痛等。此外,76.9%的患者为在多家医院反复就诊患者,其发病多与情绪及应激等事件相关,焦虑患者多为工作学习等压力大者,抑郁患者多为生活圈子狭小,与目前无精神寄托等相关,性格内向者多见。因此对以躯体化表现就诊的患者,笔者询问在最近1个月是否经常感觉悲伤、压抑和无望,是否对事物毫无兴趣等,并可行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所有HADS评分≥8分再进行HAMD-17及HAMA测评。对有严重抑郁、自杀倾向的患者建议到精神科就诊,从而减少漏诊、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中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帕罗西汀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和94%,患者躯体症状缓解,睡眠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消退,提示2组药物对以躯体化表现就诊的焦虑/抑郁患者均有效,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而均是安全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起效更加迅速,价格也相对低廉,而帕罗西汀具有服药次数少、依从性相对高的特点。
[1]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1.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8.
[3]李舜伟.重视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1):91.
[4]杨 栋,谌益华,张宏耕.影响新型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相关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1):680.
[5]付永勇.黛力新合并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3):394.
[6]鲁乃浩,弋香萍.黛力新在焦虑/抑郁治疗中的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3):166.
[7]Morishita S,Arita S.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ilnacipran,fluvoxamine and paroxetine for inhibited and agitated depression[J].Eur Psychiatry,2004,19(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