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2011-07-29周国民刘俊南

中国药业 2011年20期
关键词:头孢预防性灌肠

周国民,刘俊南

(1.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100; 2.北京市房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北京 102400)

在外科领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一直是颇受关注[1]。笔者对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抽取肛肠外科2010年4月1日至7月3日手术患者出院归档病历177份,采用统一的“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表”逐项填写如下调查内容:科室、住院号,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名称、类别、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抗菌药物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使用情况以及药物种类、名称、给药方法、联合用药和用药疗程等,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的要求,制订本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评价标准,见表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77份手术病历中,患者男99例,女7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46.7岁;Ⅰ类切口手术9例(腹外疝),Ⅱ类切口手术141例,Ⅲ类切口27例;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24例(13.56%),其中Ⅰ类切口3 例(3/9,33.33%),Ⅱ类切口 18 例(18/141,12.77%),Ⅲ类切口3例(3/2,11.11%)。术前使用庆大霉素+甲硝唑片保留灌肠的Ⅱ类切口87例(87/141,61.71%),Ⅲ类切口21例(21/27,77.78%);使用头孢噻肟钠的Ⅰ类切口3例(33.33%),Ⅱ类切口21例(77.78%),Ⅲ类切口3例(11.11%);使用头孢替唑的Ⅰ类切口3例(31.11%),Ⅱ类切口9例96.38%);使用头孢替安的Ⅱ类切口6例(4.26%)。全部手术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24例感染患者做了病原菌培养,其中6例分别培养出大肠埃希菌、鸡肠球菌、假丝酵母菌;手术持续时间最多205 min,最少5 min,平均49 min;住院时间最长43 d,最短的5 d,平均16 d。

表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标准

2.2 抗菌药物分类与选用频次

177例手术患者全部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主要为静脉给药,后续联用或更换口服以及外用;共计使用抗菌药物6大类12种,平均每人使用2.5种,其中包括头孢菌素4种,青霉素类(口服)1种,硝咪唑类1种,氟喹诺酮类3种,氨基苷类2种,中草药制剂类1种;静脉注射有9种,灌肠用2种,口服4种,术前未使用卫生部推荐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具体见表2。

表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及使用率

2.3 抗菌药物分级应用情况

按照《规定》及《原则》,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7种,应用300人次;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4种,应用111人次;特殊使用抗菌药物2种,应用45人次(表2),患者病历上未注明用药指征,也未见“具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资格的专家重签字”。

2.4 抗菌药物联用与更换情况

177患者中,抗菌药物单用36例(20.34%);二联及以上联用141例(79.66%),其中联用2种36例,3种87例,4种12例,6种及以上6例;联合用药以甲硝唑片联合庆大霉素灌肠、同时联用头孢替唑或头孢替安为主,更换使用的有15例,且联合用药和更换抗菌药物多数未在病历上注明原因。

2.5 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分布

177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最长21 d,最短2.5 d,平均5.5 d。不同类型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见表3。

表3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分布[例(%)]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的选用

肛肠科的手术切口一般多为Ⅱ类、Ⅲ类切口甲级愈合,需要预防性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适宜的抗菌药物。按照规定,一般涉及结肠和直肠的手术,术前应考虑选用对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和肠杆菌科有效的抗菌药物,推荐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甲硝唑、头孢曲松,对以上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氨曲南等。从表2可以看出,对此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较差,有待今后加强管理和干预。选用抗菌药物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用药起点较高、价格较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历上未注明用药指征,也未见“具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资格的专家重签字”。不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将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并有可能因广谱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加剧细菌耐药问题。

3.2 术前用药问题

在术前30 min至2 h内或麻醉开始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在医嘱中写明。从表3可见,术前30 min至2 h内静脉用药执行较差,177例患者中只有45例(25.42%)在术前30 min内静脉滴注抗菌药物,108例(31.02%)患者术前(13至15 h)灌肠给药但未在术前30 mm至2 h内静脉。手术的前天下午灌肠能否替代术前静脉用药,值得探讨。肛门手术前不必清洁灌肠,不作术前灌肠也不会导致术后创面感染率增高、并发症增加,而灌肠者有时反而会因肠腔内存留尚未排清的粪渣而影响操作,还会导致排便规律紊乱[2]。腹部手术前灌肠对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故可省略灌肠措施,以减轻患者灌肠时的不舒适感,节省医疗费用[3]。

3.3 预防用药时间

按照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手术时间较短(<2 h)时术前用药1次,手术时间较长(>3 h)或失血量大(>1500 mL)时可于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接受Ⅱ类手术者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接受Ⅲ类手术者,预防用药时间酌情延长。从表3可见,术后用药在3 d内的较多(占53.19%),用药超过7 d的还是少数;术后用药的时间平均5.5 d,比卫生部规定的时间延长,比我院骨科平均用药7 d[4]、心胸外科平均用药8.5 d[5]要好些。建议今后应认真执行卫生部及医院的规定,循序渐进,使预防用药时间符合规定。

[1]夏 蕾,王丽霞.我院肛肠科混合痣切除术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8):578 -579.

[2]宋剑萍.对肛门病手术前灌肠作用的分析[J].甘肃中医,2001(2):19-21.

[3]王晓红,霍建丽,吴 庆.腹部手术前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7):22-25.

[4]胡 勇.144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合理用药,2010,3(12):34 -35.

[5]唐 莹,曾永兰 .心胸外科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保健,2010,18(21):59-60.

猜你喜欢

头孢预防性灌肠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