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沙家浜
2011-07-28周刚伍
◎ 文/图 周刚伍
从上海走沪宁高速只一个小时车程便到了江苏常熟市的沙家浜镇。沿着一条店铺鳞栉约两公里的引道,便可直接进入沙家浜风景区。
沙家浜镇原名横泾镇,这里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清末民国初年才形成一个集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仅有一条百米长的小街,鹅卵石路面,傍水修建,东西各有一座木桥。因为这里地处偏僻,不通大道,1939年新四军路过,在这里留下一所后方医院和36名伤病员,由此便演绎出了由沪剧《芦荡火种》到京剧《沙家浜》的大戏。
沙家浜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上演后名声大振,现在成为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
《沙家浜》中主要角色的姓名是虚构的,但隐藏在这些姓名背后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剧中的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是由原太仓县县委书记郭曦晨,常熟县县委书记李建模,“江抗”东路司令部司令夏光三人中各取一字排列组合而成的。
阿庆嫂也是如此,在当年新四军活动区域的常熟县一带就有好几位“沉着机智有胆量,竟敢在敌人面前耍花枪”的阿庆嫂式的人物,例如涵芬阁茶馆的陈二妹、古里白泥翁村开陆家茶馆的陆二嫂、家住鲍家坝村常交往于胡传魁船队为新四军购物的干桂宝。沙奶奶更是无数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革命群众的一个缩影。
至于胡传魁,真有其人,只是名字叫胡肇汉,是混迹在沙家浜一带的土匪。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橱窗展出有大量的珍贵图片,还收藏有当年新四军及伤病员、地下交通站等使用过的斗笠、草鞋、枪械、小舟、大刀长矛等实物。史料丰富而又翔实,展示了新四军东进苏南常熟一带以后,军民奋勇抗敌所进行的那段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军民鱼水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仅有一条百米长的小街,鹅卵石路面,傍水修建,东西各有一座木桥。
探幽循迹芦苇荡
走出革命历史纪念馆,出口的右前方便是南国水乡的沙家浜风景区。阳澄湖畔,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岸边停泊有快艇,但多数人还是选择乘坐小木舟,大概都想领略一下当年乘木船隐蔽芦苇荡的那种感觉。
十人、八人一船,依次离开码头向芦苇荡划去,大家的心情是悠然的。橹声嘎嘎,游船拐进一条水巷,又划入另一条水道,一个劲地在向芦苇深处进发。随着水面水腥味的加重,再往里走,水道越来越窄,芦苇也越来越茂密。前面的一叶小舟刚还在视线中,一转弯就没入芦苇丛中了。隔一道芦苇墙,能听见临近水巷的划桨声甚至船上的说话声,就是看不见人影。
在一条水道分岔口,船慢了下来,船公指着几十米外一处茂密的芦苇丛告诉游客:这一带便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交通船前来接头的地方。凭着口哨的联络,里面的人就会划船出来接收交通员送去的粮食和医药。根据当时的条件,交通站只能给伤病员留下一二只小船,主要用于运送物资和转移人员。船上能容纳的人很有限,而多数人只能选择地势高出水面的地方搭棚铺铺,轮换睡觉休息了。敌寇前来扫荡期间,伤病员们东躲西藏,转移中只好露宿芦苇丛中……
枪声已经远去,硝烟早已散尽。在这块曾经危机四伏的水面上,如今春光明媚,随处可见悠闲划桨的游船和欢笑嬉戏的游客。
听戏品茶皆“春来”
到沙家浜,大凡游客都要去寻访春来茶馆。因为《沙家浜》全剧中的一场重头戏“智斗”的确是精彩绝伦,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戏中的阿庆嫂察言观色,面对草头王胡传魁和阴险狡狯的刁参谋长,她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不仅滴水不漏的保守了机密,而且设计投石湖中“引诱敌人来打枪”。于是“枪声报警芦苇荡”,新四军伤病员得以安全转移。观众由此记住了阿庆嫂,春来茶馆也因此名扬四方。
沿窗而坐,要了一碟瓜子,点了一壶当地特产的虞山绿茶,一行围坐三方,一边歇脚品茶,一边观赏楼对面戏台上的演出……
到大名鼎鼎的“春来茶馆”去喝壶茶是每个游客的目标。其实沙家浜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春来茶馆”。据考证,小镇上原只有“东来茶馆”、“春海茶馆”。附近乡村有担当“江抗”队伍交通站的“陆家茶馆”和“涵芬阁茶馆”。现在的“春来茶馆”是改建后的第三代茶馆,这样的茶馆在景区内尚有多处。
每天下午1点30分红石村戏台有京剧《沙家浜》的专场演出。紧靠戏台的红石村春来茶馆是一座二层木楼的仿古建筑,大门上方匾额上“春来茶馆“四个烫金大字,是当年新四军“江抗”东路司令部司令夏光所题。茶馆门堂大开,服务员都是当地水乡女子,一般高的身材,衣着蓝印花布短衫,束着围裙,手持抹布,满脸的笑容,地道的阿庆嫂打扮。上得二楼,堂内亦是清一色的八仙桌和老式条凳。沿窗而坐,要了一碟瓜子,点了一壶当地特产的虞山绿茶,一行围坐三方,一边歇脚品茶,一边观赏楼对面戏台上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