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瘦素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1-07-27朱兰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6期
关键词:瘦素发病率乳腺癌

朱兰玉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河源 517000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其发病率目前正逐年增高[1],严重影响了我国妇女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达与部分中部地区,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区,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的发病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Ishikawa等[3]研究表明,瘦素作为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人体生殖、脂肪代谢、神经内分泌及造血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乳腺癌发生时瘦素在体内聚积,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对机体造成影响。本研究为了解血清瘦素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乳腺癌与血清瘦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就诊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81岁,平均46.5岁,所有5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40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髓样癌1例,黏液腺癌1例,小叶原位癌2例。TNM分期:根据国际抗癌协会建议以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对乳腺癌进行分期,其中,Ⅰ期20例,Ⅱ期14例,Ⅲ期16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妇产体检健康的正常女性作对照组,共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48.2岁。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在入院后未接受治疗前早上8点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40℃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试剂盒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提供。样品稀释:用校准品稀释液将样品根据要求稀释100倍;标准品稀释:用标准品稀释液根据要求将标准品成倍数稀释至浓度为500、250、125 ng/ml梯度浓度;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孔中每孔加入 100 μl样品稀释液和 100 μl标准液,37℃孵育2 h,然后在自动洗板机上用洗液洗板4次,拍干,加入200 μl瘦素酶联抗体溶液于各孔中,37℃下孵育1 h;重复操作,进行显色反应,于30 min内在450 nm波长下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然后自动换算成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情况

观察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情况(,μg/L)

表1 两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情况(,μg/L)

组别 例数 血清瘦素水平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05019.25±8.656.25±4.256.963<0.05

2.2 观察组不同分期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情况

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μg/L)

表2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μg/L)

分期 例数 血清瘦素水平Ⅰ期Ⅱ期Ⅲ期F值P值20141616.23±4.2520.56±6.2226.36±2.651.3632>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肿瘤病理资料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8%,而且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己超过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4]。

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和生存率。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当影像学检查还没有阳性结果时,一些生化指标已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生化指标检测可以成为早期发现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乳腺癌的相关标志物单项用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十分有限,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限制了这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5-6]。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瘦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肥胖基因(oh基因)的表达产物,也称肥胖抑素。瘦素是人体内控制食量的一种激素,因为它的存在,人在摄入食物时才会有饱的感觉。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的必需物质,当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体内瘦素含量降低时,人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引起肥胖。肥胖对青春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肥胖女孩可能出现青春期提前,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提前出现。但在其成年之后,反而容易出现排卵障碍,卵子发育不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低下,结果导致不孕,也容易出现乳腺疾病[7]。在瘦素的功能上,其可以通过中枢和外周神经的作用,降低食欲,抑制摄食,增加能量的消耗以及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8]。同时当前有很多研究认为,瘦素在人体生殖、脂肪代谢、神经内分泌及造血系统中有重要作用,瘦素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9]。大量研究发现,乳腺癌发生时血瘦素水平与患者身体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但与瘦体含量无关[10]。但也有研究认为,乳腺癌患者的能量消耗增加,而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能通过引起或加重负氮平衡,促进乳腺癌的发病[1]。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瘦素水平[(19.25±8.6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25±4.25)μg/L],与以往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不过笔者对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其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乳腺癌作为一个发病率高且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在乳腺癌的发病中可能存在重要作用,从而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杨才明,夏淑君.HER-2/neu基因蛋白、BRCAl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5,12(1):43.

[2]Boyd NF,Rommens JM,Voqt K,et al.Mammographic breast density as all intermediate phenotype for breast cancer[J].Lancet Oncol,2005,6(10):798-808.

[3]Ishikawa M,Kitayama J,Nagawa H,et al.Enhanced expression of leptin and leptin receptor(OB-R)in human breast cancer[J].Clinic Cancer Res,2004,10:4325-4231.

[4]O'Neff JS,Burow ME,Green AE,et al.Effects of estrogen on leptin gene promoter activation in MCF-7 breast cancer and JEG-3 choricarcinoma cells:selective regulation via estrogen receptors alphaand beta[J].Mol Cell Endocrinol,2009,176(1-2):67-75.

[5]Borugian MJ,Sheps SB,Kim SC,et al.Waist tohip ratio and breast cancer mortality[J].Am J Epidemiol,2003,158(10):963-968.

[6]沈伟娟,凌立君.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69-71.

[7]Anne SG,Ursin MB,Veierod M,et al.Serum levels of leptin and mammographic density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a cross-sectional study breast cancer research[J].Diabetes Rev,2006,8(2):603.

[8]Hirschhe R,Kopple JD.Insulill like growth factorⅠand renal function[J].Diabetes Rev,2008,3(2):177.

[9]毕晔,边莉,黄椠,等.我国乳腺癌热点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3(16):1205-1211.

[10]张思维,陈万青,孔灵芝,等.中国部分市县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年度报告[J].中国肿瘤,2007,16(7):494-507.

猜你喜欢

瘦素发病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