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新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气道可逆程度观察
2011-07-27吴颖万敏张巧李莹曾兰王长征马千里
吴颖 万敏 张巧 李莹 曾兰 王长征 马千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1]。然而公众仍缺乏对COPD的认知,因此了解导致新诊断COPD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和气道可逆情况,以期能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教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本研究对导致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新诊断COPD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和气道可逆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及方法
一、研究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并根据文献[3]标准新诊断为COPD的患者159例。其中男性146例(91.82%,146/159),女性13例(8.18%,13/159),中位年龄64岁,中位吸烟指数30包/年,目前仍在吸烟的患者146例(91.82%,146/159),从不吸烟的患者13例(8.18%,13/159)。
二、研究方法
详细采集导致每位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合并症状和伴随症状。
肺功能检查:按照ATS/ERS(2005年)标准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4]。采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400 μg作为扩张支气管药,检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等参数。
三、统计分析
各症状所占比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各连续型数据均值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 果
一、新诊断COPD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
导致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气短或呼吸困难 (131/159,82.39%)、慢性咳嗽或咳痰(16/159,10.06%)、喘息和胸闷(8/159,5.03%)、下肢水肿(4/159,2.52%)(P=0.000)。
这些患者COPD相关症状分布情况,89.94%合并慢性咳嗽或咳痰(143/159)、82.39%存在气短或呼吸困难 (131/159),61.01%合并喘息和胸闷(97/159)、2.52%合并下肢水肿(4/159),即合并“慢性咳嗽或咳痰”患者的比例较合并“气短或呼吸困难”患者的比例稍高,且无显著差异(P=0.073)。
二、新诊断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级
159例新诊断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级以中度和重度患者为主,占86.79%(138/159,P=0.000),其中分级为中度67例(42.14%),重度71例(44.65%);而分级为极重度的患者占13.21%(21/159);同时分级为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734),见表1。
三、新诊断COPD患者气道可逆情况分析
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其气道可逆性相似,分别为0.13±0.16 L和0.10±0.11 L,而与极重度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9)。而其FEV1改变的百分率也有相似的结果(P=0.003),表1。
讨 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然而,我国COPD防治工作起步尚晚,社区门诊等基层医疗机构多未开展与COPD相关的防治工作,了解门诊新诊断COPD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对于临床医生进一步开展患者教育和临床诊疗都有重要价值。
表1 新诊断COPD患者各严重程度分级、导致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气道可逆情况Table 1 The cardinal symptom and the degree of airway reversible leaded to treatment and the severity in newly diagnosed COPD patients
导致患者门诊就诊的首要原因仍然是“气短或呼吸困难”。尽管89.94%的患者合并“慢性咳嗽或咳痰”,但是仅10.06%的患者以该原因前来就诊。这一方面提示,当前COPD患者就诊的主要驱动力是症状,一但症状难以忍受,强烈影响生活质量时才会考虑就诊。另一方面也提示,尽管“慢性咳嗽或咳痰”是COPD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状,但是该症状可能因为未得到医师的足够重视,因此未能及时行肺功能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继而引起患者对该症状的轻视。由此,在不断加强对公众、高危人群的COPD疾病认知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医师,特别是非呼吸专科医师对COPD的重视,对肺功能检查重要性的认识都十分必要。
新诊断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级以中度和重度为主,无分级为轻度的患者。考虑轻度COPD患者几乎没有症状,结合前述患者就诊以症状为向导的特点,轻度COPD患者主动就诊的机率较小,大多在查体或术前评估时才发现。
尽管COPD的肺功能改变是以不完全气道可逆为特征,但是多数患者存在部分气道可逆,评估其气道可逆情况,对于间接了解气道炎症情况和评估患者对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都有一定的意义。分析这159例患者气道可逆情况提示,中度和重度患者气道可逆性较极重度患者好,可能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更好的治疗反应,进一步比较中度和重度患者间气道可逆程度的区别,无论是改变的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均无显著差异。由于气道可逆的存在通常与气道炎症的存在相关,中度和重度患者在气道可逆程度上的相似,是否提示其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证实。但至少提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患者的治疗干预。现行的COPD治疗指南中将中度和重度患者在治疗上进行区分的建议,亦尚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1 Buist AS,Anzueto A,Calverley P,et al.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532-555.
2 沈 宁,姚婉贞,朱 红,等.北京市延庆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知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206-208.SHEN Ning,YAO Wan-zhen,ZHU Hong,et al.Patient’s perspectiv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J].Chin J Tuber Respir Dis,2008,31(3):206-20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Chinese Society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of COPD.Guidelines for COPD(2007 revised edition)[J].Chin J Tuber Respir Dis,2007,30(1):8-17.
4 Pellegrino R,Viegi G,Brusasco V,et al.Interpretative strategies for lung function tests[J].Eur Respir J.2005,26(5):948-968.
5 Tan WC,Seale P,Ip M,et al.Trends in COPD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s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Asia-Pacific[J].Respirology,2009,14(1):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