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尚希庄水库大坝设计
2011-07-26徐进
徐 进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由分水闸起向东,经偏关、平鲁、朔州、山阴、怀仁至大同市附近赵家小村水库止,线路全长161.115 km。北干线近期工程按年输水量2.96亿m3的规模建设,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考虑年调节和引黄各个供水区事故备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北干沿线选择了大梁、耿庄、尚希庄和赵家小村四座调节水库,总调节库容为3 158万m3。其中尚希庄水库调节库容1 005万m3,总库容1 055万m3。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水库进水口、出水口、山阴供水口(泄水口)以及泄水明渠等。
2 大坝设计
尚希庄水库大坝呈环型布置,为半挖半填型平原围封水库,坝轴线总长3 992.6m,坝型为碾压均质土坝。水库最高蓄水位1 114.50 m,死水位1 103.05 m,坝顶高程1 116.00 m,宽度6.0 m,最大坝高17 m,上游坝坡 1∶2.5,下游坝坡 1∶2.0。
2.1 坝顶高程
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其数值按最高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尚希庄水库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根据表1成果,考虑1.20 m高的浆砌石防浪墙,坝顶高程1 116.00 m,防浪墙顶高程1 117.20 m。
2.2 大坝构造
坝顶长3 992.6 m,宽度因无特殊要求,定为6 m,坝面铺设150 mm厚的预制C30F200混凝土块,下垫300 mm厚的碎石垫层。大坝上游坝肩设顶宽0.5 m、高1.2 m浆砌石防浪墙,墙顶高程1 117.20 m,防浪墙伸入坝体1.8 m,表面用20 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坝面横向坡度2%,坡向下游,大坝下游坝肩沿大坝轴线方向设浆砌石纵向排水沟。
2.3 坝坡防护
大坝上游坝坡比为1∶2.5,采用150 mm厚预制六边形C30F200混凝土防护,下设土工布反滤层,反滤层下铺设300 mm厚细砂垫层,垫层下为防渗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为二布一膜,其中膜厚0.5 mm,土工布采用长丝针刺土工布,复合土工膜单位面积质量0.9 kg/m2;下游碾压断面坝坡 1∶2.0。
2.4 大坝渗流分析
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结合本调蓄水库的运行特点,大坝渗流按以下两种工况计算:
工况一:上游最高蓄水位1 114.50 m,下游最低水位1 100.00 m。
工况二:库水位由最高蓄水位1 114.50 m降落至1 100.00 m,骤降速度平均为1.96 m/d。
计算三种断面:最大坝高(17 m)断面3+620.4坝后有压重、最大坝高(17 m)断面3+620.4坝后无压重、坝后无压重的最大坝高(12.3 m)断面。
2.4.1 渗流计算参数
坝基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及粉土质砂层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为流土,允许水力比降J允许=0.45。坝基卵石混合土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为管涌,允许水力比降J允许=0.20。
2.4.2 计算假设
计算假设上游防渗复合土工膜全部失效,由坝体防渗考虑;若相邻两地基土层渗透系数相差10倍,可视为不透水层。
2.4.3 计算方法
渗流计算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理正岩土计算程序5.0版》
2.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计算得尚希庄水库每天渗漏量约62 285 m3。
渗流分析:若大坝不设防渗体,每天的渗漏量为62 285 m3,作为远距离输水供水工程,如此大的渗漏量是非常不经济的,因此,对整个尚希庄水库大坝枢纽来讲,防渗尤为重要。
渗透稳定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坝体满足渗透稳定,坝基渗透比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建议大坝坡脚设置排水体,防止渗流出逸处发生渗透变形。
2.5 坝体及坝坡稳定分析
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结合本调蓄水库的运行特点,尚希庄水库大坝抗滑稳定计算应考虑以下三种工况(计算假设上游防渗复合土工膜全部失效):
工况一:水库位于最高蓄水位1 114.50 m时,核算大坝上、下游坝坡的稳定;
工况二:水库水位降落时核算上游坝坡的稳定;
工况三:水库最高蓄水位(1 114.500 m)遭遇Ⅶ度地震时的上、下游坝坡的稳定。
2.5.1 计算参数
尚希庄水库坝型为碾压均质土坝,坝顶宽6.0 m,最大坝高17 m,大坝上游边坡1∶2.5,下游碾压断面边坡1∶2.0。坝顶高程1116.00m,最高蓄水位1 114.50m,死水位1 103.05 m。
尚希庄水库大坝为2级建筑物,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正常运用条件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35;水库水位非常骤降时最小安全系数为1.25,与地震组合的非常运用条件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15。设计地震烈度Ⅶ度。
2.5.2 计算方法
抗滑稳定计算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稳定计算分析软件》(理正岩土5.0版),计算方法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
2.5.3 计算结果
计算选三种断面:最大坝高(17 m)坝后有压重和坝后无压重、坝后无压重的最大坝高(12.3 m)断面。
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见表2。由计算结果可知,各种计算工况,坝体均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表2 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表
2.5.4 坝坡土工膜防渗体的稳定
因筑坝土料渗透系数较大,上游坝坡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上铺设300 mm厚细砂垫层,砂垫层上铺设一层土工布反滤,土工布上铺设150 mm厚预制六边形C30混凝土防护块,大坝上游坝坡1∶2.5。
土工膜稳定性验算,仅针对防护层、上垫层与土工膜之间的抗滑稳定,验算最不利工况为水库水位骤降。计算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计算结果得:K=1.45>1.20,满足抗滑稳定要求。为了增强复合土工膜防渗体的稳定性,在铺设时,坝坡设置呈台阶形。
2.6 沉降计算
土坝应进行沉降分析,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计算坝体和坝基的沉降量,计算方法为分层总和法。
坝体土选用干密度1.74g/cm3的低液限黏土和干密度1.74g/cm3的低液限粉土两种土料来计算;坝基选取较高坝段桩号2+920.4~3+020.4、地基土无湿陷性,和较高坝段桩号3+220.4~3+320.4、地基土具自重Ⅱ级(中等)湿陷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建议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消除不均匀沉陷;坝体考虑竣工后的沉降量,施工预留沉降超高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