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三(4-氨基苯基)苯的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

2011-07-25张爱清周忠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年3期
关键词:水合肼酰亚胺聚酰亚胺

宋 佳,张爱清,周忠强

(中南民族大学 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s)具有高支化和酰亚胺结构[1,2],使得其具有两者的综合性能,即不仅具有超支化聚合物的良好溶解性能和低熔融粘度等特征,而且还具有聚酰亚胺的优良耐热性和介电性质等优点,加工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5]。

作者合成了三胺单体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B),采用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两种方法将其与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缩合,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酰亚胺。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确认,并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TAPB和HBPIs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Hyperbranched polyamic acidHyperbranched polyimide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N,N-二甲基甲酰胺(DMF),80%水合肼,乙醇,甲苯,钯炭催化剂,三氟甲磺酸(CF3SO3H),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四氢呋喃(THF),三氯甲烷,均为市售分析纯;4-硝基苯乙酮(化学纯),使用前用乙醇重结晶;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纯度≥99%),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经醋酸酐重结晶后在65℃真空干燥48 h后使用;1-甲基-2-吡咯烷酮(NMP,分析纯),经氢化钙回流6 h,蒸馏;乙酸酐,加几粒金属钠放置几天,蒸馏;吡啶(分析纯),加氢氧化钾回流24 h,蒸馏。

Nexus 470型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AVANCEIII400型HZ全数字化核磁共振谱仪,X-5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控温)。

1.2 1,3,5-三(4-硝基苯基)苯的合成

在带有水分离器的反应器中加入50 g 4-硝基苯乙酮、200 mL甲苯、1 mLCF3SO3H,冷凝回流状态下在130℃持续搅拌48 h(在缩合反应中形成的水被除去),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用煮沸的DMF洗涤3次以上,直到固体变为灰黄色,得到产物25 g,产率50%,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产物不溶于DMSO、THF、NMP、DMF、DMAC、甲苯、苯、氯仿、丙酮、乙醇等溶剂。

1.3 1,3,5-三(4-氨基苯基)苯的制备

将25 g 1,3,5-三(4-硝基苯基)苯 加入到含2.0 g(10%)Pd/C的250 mL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回流,然后滴加50 mL 80%水合肼[6],再回流10 h,趁热过滤,得黄色滤液,用无水乙醇煮沸滤饼,热滤。此过程重复几次,将滤液静置冷却,析出淡黄色晶体5 g,产率20%,熔点263℃。元素分析C24H21N3实验值(理论值,%)为:C 82.04(82.02),H 6.01(6.02),N 11.94(11.96),初步确定产物为TAPB。

1.4 化学亚胺化合成超支化聚酰亚胺

在1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15 mL NMP和0.644 g BTDA单体,在室温、磁力搅拌和高纯氮气保护下采用注射器缓慢加入(2 h之内加完)含有0.351 g TAPB的15 mLNMP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6 h。加入1.58 g吡啶和6.20 g乙酸酐,同样条件下反应24 h,产生橙黄色粘稠状物质,将产物沉析到甲醇中,过滤,甲醇清洗数次,得橙黄色固体,80℃真空干燥48 h。

1.5 热亚胺化合成超支化聚酰亚胺

在1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15 mL NMP和0.644 g BTDA单体,在室温、磁力搅拌和高纯氮气保护下采用注射器缓慢加入(2 h之内加完)含有0.351 g TAPB的15 mL NMP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6 h。将产物沉析到甲醇中,过滤,甲醇清洗数次,所得固体干燥后溶于NMP溶液中,然后涂于玻璃板上,在氮气保护下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分别在80℃、150℃、200℃、250℃、300℃放置1 h[7]。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图2)

图2 1,3,5-三(4-氨基苯基)苯(a)和超支化聚酰亚胺(b)的红外光谱图

由图2可知,1,3,5-三(4-氨基苯基)苯在3351.9~3432.9 cm-1、1618.3 cm-1处分别出现了氨基的N-H伸缩振动峰和N-H弯曲振动峰,而没有出现1347.9 cm-1和1511.9 cm-1处的硝基的特征峰,3027.9 cm-1处是苯环ν(=C-H)的吸收峰,1447.9 cm-1和1509.9 cm-1处是苯环ν(C=C)的吸收峰,表明1,3,5-三(4-硝基苯基)苯中的三个硝基全部被还原为氨基。

超支化聚酰亚胺在1778 cm-1处呈现出酰亚胺C=O的对称伸缩振动峰,为确定亚胺化程度的常用峰;1722 cm-1是酰亚胺C=O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1373 cm-1处是酰亚胺C-N的伸缩振动峰。表明有酰亚胺聚合物生成。

2.2 1HNMR表征(图3)

图3 1,3,5-三(4-氨基苯基)苯(a)和超支化聚酰亚胺(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由图3可知,1,3,5-三(4-氨基苯基)苯:苯环上的Hb、Hc和Hd的共振峰分别为δb=6.76 ppm、δc=5.28 ppm、δd=7.57 ppm,氨基Ha的特征峰为δa=3.46 ppm,δ=2.56 ppm处为溶剂DMSO的共振峰。

超支化聚酰亚胺:δ8.24 ppm、δ8.14 ppm、δ8.12 ppm、δ7.86 ppm、δ7.66 ppm,为苯环上的=CH—。

2.3 1,3,5-三(4-氨基苯基)苯的13CNMR表征(图4)

图4 1,3,5-三(4-氨基苯基)苯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由图4可知,C1、C2、C3、C4、C5、C6的特征峰分别为δ1=148.8 ppm、δ2=114.7 ppm、δ3=127.9 ppm、δ4=128.2 ppm、δ5=142.1 ppm,δ6=120.9 ppm。δ=39.98 ppm处为溶剂DMSO的特征峰。

2.4 超支化聚酰亚胺的溶解性

25℃下,对所得聚合物进行溶解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超支化聚酰亚胺的溶解性

由表1可知,所得HBPIs不仅能够很好地溶于强极性溶剂如NMP、DMF、DMAC和DMSO等,而且在THF、丙酮等极性较小的溶剂中也能部分溶解,仅仅不溶于乙醇和三氯甲烷,说明其溶解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因而其加工性能大幅提高[8,9]。

2.5 合成体系的选择

在合成硝基化合物体系的选择上,先后采用了SiCl4/EtOH催化体系、SOCl2/EtOH催化体系、三氟甲基磺酸/甲苯体系。结果发现,SiCl4/EtOH催化体系有副反应发生,产率低;SOCl2/EtOH催化体系与SiCl4/EtOH催化体系相似;三氟甲基磺酸/甲苯体系产率可达50%,且容易提纯。因此,最终选择三氟甲基磺酸/甲苯体系。

2.6 还原体系的选择

在还原体系的选择上,先后采用了Pd/C和HCOONH4体系、FeCl3·6H2O和活性炭体系、Pd/C和水合肼体系。结果发现,Pd/C和HCOONH4体系产物为黄色液体,无晶体析出;FeCl3·6H2O和活性炭体系产率低;考虑到水合肼价格逐渐下降以及环保因素[5,6],且水合肼还原硝基化合物具有设备投资小、反应条件温和、还原收率高、不产生废气废渣等特点,最终选择Pd/C和水合肼还原体系,产率为20%。

2.7 还原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表2)

表2 还原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还原反应时间过短,反应进行不完全。还原反应时间过长,易引起副反应的发生。由表2可知,适宜的还原反应时间为10 h。

3 结论

合成了三胺单体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B),将其与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缩合并经亚胺化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酰亚胺。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得以确认。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溶解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因而可加工性大幅提高[7~9],使其作为耐高温聚合物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崔永丽,张仲华,江利,等.聚酰亚胺的性能及应用[J].塑料科技,2005,(3):50-53.

[2]Yang Z Y.Synthesis of new fluorinated polyimides[J].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2001,111(2):247-251.

[3]丁孟贤.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3-119.

[4]Zhang Daohong,Jia Demin.Synthesis of novel low-viscosity liquid epoxidized aromatic hyperbranched polymers[J].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6,42(3):711-714.

[5]Kim H S, Kim Y H, Ahn S K, 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 soluble and oxygen permeable new polyimides bearing a noncoplanar twisted biphenyl unit containing tert-butylphenyl or trimethylsilyl phenyl groups[J].Macromolecules,2003,36(7):2327-2332.

[6]张竹霞,吕荣文,张珂珂,等.水合肼还原芳硝基物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1,18(4):239-242.

[7]龙帅,张爱清,刘汉范,等.铂纳米簇/聚酰亚胺杂化膜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催化苯部分加氢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2009,30(4):276-278.

[8]张道洪,贾德民.超支化环氧树脂增强增韧双酚A型环氧树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34(9):90-94.

[9]李敏,张佐光,仲伟虹,等.聚酰亚胺树脂研究与应用进展[J].复合材料学报,2000,17(4):48-53.

猜你喜欢

水合肼酰亚胺聚酰亚胺
潍坊亚星拟建水合肼项目
聚酰亚胺纤维研究进展及应用
水合肼生产废水及其处理现状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
电解法氯碱生产联产酮连氮法水合肼生产工艺探讨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性能研究
酮连氮法和尿素法水合肼生产技术比较
双马来酰亚胺对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改性研究
EG/DMMP阻燃聚氨酯-酰亚胺泡沫塑料的研究
纳米材料改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