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重点蚕区蚕农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1-07-25胡兴明叶楚华

中国蚕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蚕农桑园养蚕

胡兴明 熊 超 叶楚华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

蚕桑产业在我国不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而且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即使是在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蚕桑产业一样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重要贡献。

湖北省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惯。历史上的荆州缎、天门绢、沔阳丝、远安垭丝、当阳溶丝久负盛名。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雨量、土壤都适宜栽桑养蚕,是全国蚕业区划确定的蚕桑生产适宜区。1995年全省蚕桑生产面积达到3.67万hm2,蚕茧产量2.00万t,创湖北省历史最高水平,当年产量居全国第8位。蚕桑产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国家商务部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湖北省先后有麻城、英山、罗田、南漳、郧县、郧西、夷陵7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东桑西移”支持基地。同时,湖北省蚕桑生产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省级和地方政府推动下,在蚕桑优质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带动下,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集中抓三大产区蚕茧基地的建设。即,以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为主的鄂东产区;以远安、点军等县(区)为主的鄂西南产区;以南漳、保康、郧县、郧西等县为主的鄂西北产区[1]。然而,湖北蚕桑产业在经历2006年的短暂繁荣后,2007、2008年又陷入停滞;有鉴于此,我们以湖北省重点蚕区的蚕农为调查对象,从成本收益等角度进行分析,为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完善“东桑西移”工程中部重要环节提出有益建议。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08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在湖北省重点蚕区进行的农户调查。调查方法是在湖北省英山、罗田、麻城、远安、南漳、夷陵6个重点蚕区的蚕桑生产村选取农户,采取调查员直接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发出问卷280份,回收261份,得到有效问卷252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户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数量、家庭经济收入类型)、农户2007年养蚕的成本收益情况、农户生产销售中的问题和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1.2 样本描述性分析

1.2.1 样本分布 调查的252份有效问卷中,南漳50份,占样本总数的19.8%;远安42份,占样本总数的16.7%;英山50份,占样本总数的19.8%;罗田47份,占样本总数的18.7%;麻城50份,占样本总数的19.8%;夷陵13份,占样本总数的5.2%[原计划6个县(市、区)各发放50份问卷,由于夷陵蚕区十分分散,调查期间又遇上恶劣天气,调查问卷有较大的缺失]。样本中的英山、罗田、麻城、远安、南漳、夷陵是湖北省蚕茧主产区,2007年6个县(市、区)桑园面积合计1.83万hm2,占全省桑园面积的76.4%,蚕茧产量 10424 t,占全省总产量的84.2%。6个样本县(市、区)能够代表湖北省蚕桑生产的普遍情况,对上述县(市、区)蚕农的调查分析也能反应湖北省蚕桑生产中的问题。

1.2.2 样本户特征 ①性别:被调查户户主中68.7%为男性,31.3%为女性。②年龄:样本户户主的平均年龄为50岁,样本分布区间为31~73岁,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年轻劳动力大多选择向其他行业流动。③受教育程度:样本户户主中33.2%为小学及以下文化,52.3%为初中,14.5%为高中及以上,1/2以上的户主接受了义务教育,反映了农村中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④家庭劳动力数量:样本户家庭平均人数为4人,样本区间分布为1~11人。⑤家庭经济收入类型:被调查的蚕农中61.9%的是纯务农户,37.3%的是以农为主的兼营户,0.8%的是以工商为主的农户。⑥桑园面积:样本户户均桑园面积为0.18 hm2,样本区间为0.03 ~2.00 hm2。

1.2.3 样本户蚕桑生产情况 ①养蚕结构:被调查的农户中春蚕饲养户数为239户,占94.8%;夏蚕饲养户数为127户,占50.4%;秋蚕饲养户数为222户,占88.1%。样本户全年共养蚕1337.5盒,其中春蚕574.75盒,占43.0%;夏蚕167.95盒,占12.6%;秋蚕594.80盒,占44.4%。虽然夏蚕的饲养户数占到总户数的1/2,但从饲养蚕种的数量来说仅有12.6%,无论是从养蚕结构,还是从各季的发种量来看,湖北省蚕茧生产主要以春、秋2季为主。②单位面积桑园生产:样本户平均每667 m2桑园饲养蚕种1.95盒,年产茧量为65.33 kg,桑园总收益为955.25元。③盒种生产:样本户每盒蚕种蚕茧产量平均为33.53 kg,单盒蚕种收益平均为490.31元。

2 湖北省蚕农养蚕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样本户成本收益分析

调查的样本是2007年度蚕农的成本收益情况,结合《2008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进行比较,样本户平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投入与收益都存在较大差距,以每667 m2桑园的投入产出为标准,样本农户的产茧量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产值也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表1);而2007年湖北省桑园面积2.4万hm2,蚕茧产量为12071 t,平均每 667 m2桑园产茧仅 37.90 kg,比样本户的饲养水平还要低。另外,根据《2008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数据,湖北省平均每667 m2桑园约需投工61个;由于样本户的统计是没有考虑到土地成本和桑园折旧,所以仅从直接的现金收入来计算,养蚕每工现金收益仅有10.92元,远低于全国28.09元的平均水平。湖北省蚕桑生产中单位桑园劳动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收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蚕区、尤其是与西部新蚕区相比,湖北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表1 2007年全国与样本户所在地区农户平均每667 m2桑园的养蚕成本收益情况

2.2 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选择了家庭人数、桑园面积、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类型5项可能影响农户生产规模和成本收益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表2),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2.2.1 家庭人数 家庭人数对于养蚕规模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劳动力充足的家庭也并没有大规模地增加饲养数量;现金成本中,家庭人数为4~6人的农户的现金成本高于家庭人数为1~3人的农户,但家庭人数更多的农户却出现现金成本投入的减少;而单产结果与现金投入表现出不同的结果,现金投入最多的4~6人的蚕农家庭单产最低,单产最高的是家庭人数为7~11的农户。从总体来看,家庭人数的变化与饲养规模、现金成本、单产以及现金收益间并未表现出一致性,对现金成本的影响也不明显,但对单盒蚕种的产量影响较大,家庭劳动力越丰富单产越高,进而总收益也越高。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在农村中养蚕还仍然只是一项增加收入的副业,并不会因为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就扩大饲养规模,这也反映了湖北省蚕茧生产仍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单产的变化也反映了蚕桑产业也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在对于产茧量至关重要的4~5龄蚕期,虽然逐步推广了条桑育等省力化新技术,但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此时若有充足的劳动力则对蚕茧单产的提高有明显影响。

表2 影响因素与蚕农生产规模和户均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

2.2.2 桑园面积 桑园面积对蚕桑生产的规模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桑园面积越大则蚕桑生产规模越大,生产中的投入与收益也越大,桑园面积在1001~1999 m2(以下简称中等规模)的桑园,比桑园面积小于1000 m2(以下简称小规模)的桑园,在单产、总产量、现金收益上有明显提高,反映出一定的规模经济。在桑园面积大于2000 m2(以下简称大规模)生产时,虽然单产并没有明显下降,但由于桑园等其他投入的增加显示出规模效益递减。中等规模桑园与小规模桑园比较,在饲养数量上增长60.3%,但现金收益反而增长75.2%,大规模桑园与中等规模桑园比较,饲养规模增长了119.5%,但现金收益仅增加了93.2%,显示出中等规模的桑园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2.2.3 年龄 表2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养蚕规模上、投入上,还是在单产和总收益上,青年和壮年的数据都较为接近,但老年人养蚕规模缩小,投入也减少,在单产和收益上也明显减少,这显示了养蚕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明显的,老年人会因为年老体衰而减少养蚕的数量,在桑园的投入上也更为保守,对饲养过程中的管理相对也较差。

2.2.4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对各项指标的影响都不具稳定的相关性,统计数据显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在饲养规模、生产投入以及总产量和收益上都是最大的,与只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相比,在规模、投入、单产和收益上都有明显的增长,在这一阶段上显示了受教育水平对于农户的增产、增收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农户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相比,仅在单产上略高,这也反映了在蚕桑生产中的教育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

2.2.5 家庭收入类型 是否以农为主,与农户生产规模、单产以及收益都显示出了明显的负相关。纯农户在规模、单产、收益中的指标都是最大的,这可能与纯农户其它经济收入来源少,有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到蚕桑生产中有关。在投入方面,以工商为主的农户,在规模和投入上都明显减少;这反映了以工商为主的农户,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类型的转变,在农业生产投入上的意愿也明显减弱,蚕桑生产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也降低,投入的人力、财力都有所减少;以农为主的农户比纯农户投入的更多,这反映了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蚕桑生产中。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蚕桑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为主

从调查样本户的平均水平来看,户均桑园0.18 hm2、饲养5.3盒蚕种、蚕茧总产量177.96 kg、蚕桑收益2602.30元,这些都反映了湖北省蚕桑生产仍然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化、分散性的特征。蚕桑生产由于需要配套鲜茧及时收烘等后续设施,发展宜相对集中,且实践也证明,生产布局越集中,生产越稳定。就湖北省的蚕桑生产而言,“东桑西移”工程支持的7个县(市、区)都有发展蚕桑生产的历史和基础,应当抓住国家、省政府支持建设优质蚕桑板块的契机,选择适当的乡镇区域着重发展蚕桑产业,加大收烘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蚕桑专业化基地。

3.2 蚕桑生产后续发展受土地、劳动力限制

样本户平均0.18 hm2桑园,户主平均年龄49岁,最大年龄73岁,没有30岁以下的蚕农,这些都反映了在蚕桑生产中土地分散、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土地是发展蚕桑的基础,它对蚕桑发展的制约是根本性的,要实现规模化、效益化的经营,就要突破土地的制约,应当鼓励蚕区桑园的土地流转,提高桑园使用效率,实现规模化经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在农业上日渐明显,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是影响蚕桑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研究和推广新的省力化养蚕技术和新的采桑、除沙机械,减轻劳动力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效率,为实现更大规模的养蚕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3.3 蚕桑产业化发展滞后

样本户每667 m2桑园665.84元的收益反映了湖北省蚕桑生产的效益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蚕农自身养蚕水平不高而影响最终产量和收益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龙头企业对蚕桑生产的支撑和带动。应当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蚕茧、丝绸加工企业为龙头,推广“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二次分配,努力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新的经营模式对提高蚕农的饲养积极性、提高饲养技术水平、提高蚕茧的质量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蚕农的效益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虽然蚕桑产业效益低,与其他种植业、养殖业相比较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但蚕桑产业的优势在于:桑树适应性广、在高海拔地区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仍能种植,蚕桑生产劳动时间密集、季节性强,它与粮棉生产时间分开,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这些优势使得蚕桑产业在边远山区,土地、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能够生存发展,只要因势利导、合理规划,蚕桑产业一样能带领农民致富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李祖发.叶建美.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的再认识[J].北方蚕业,2008,29(3):1 -4.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2008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李祖发.湖北省蚕桑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7,28(4):67 -70.

[4]胡兴明,吴恢.湖北蚕业科研成就与展望[J].中国蚕业,2005,26(4):15-17.

猜你喜欢

蚕农桑园养蚕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养蚕不易
养蚕记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躲雨
养蚕记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