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反应:全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来自《温州都市报》快速反应部的现场报道与思考

2011-07-25卢俊敏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
关键词:都市报温州事故

□ 缪 磊 卢俊敏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也考验、考核着媒体和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报道,也伴随着自身的总结、反思……

“7·23”事故发生后,在各方积极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温州媒体和外地媒体,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记者赶赴现场报道。电视媒体用连线直播第一时间开始实时远程报道,平面媒体纷纷借助网络平台报网互动,新兴媒体利用微博、播客等载体展开现场播报。新闻大战伴随着特大事故的救援、抢修和善后等工作展开。

当地媒体全面“快反”

7月23日晚上8时50分,《温州都市报》新闻热线接到第一个动车出事故的报料电话,接到值班记者汇报后,《温州都市报》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预案,指派正在巡街的夜间值班记者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指派5位记者赶往事发地。通知其余记者到报社集中,提前赶赴市区各大医院,准备伤员的救治采访,同时,派人采访120急救中心、市中心血站,了解伤员抢救整体情况。

晚上9时5分,《温州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面对惊心动魄的施救场面,许多较早赶到的当地媒体记者也纷纷放下采访器材,投入了早期的救援工作。

稍后时间里,随着救援队伍的陆续赶到,温州当地所有媒体记者全部出现在事故现场,部分中央及省城驻温记者也开始在现场出现,并开始通过各种载体向外传播事故新闻。

《温州都市报》下属网站温都论坛在8点57分即发出第一条帖子,随后立即启动报网互动,和前方记者开始了网络直播;温州的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也启动了直播。在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面前,温州当地媒体借助地域优势,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记录和报道了事故第一现场。

同时,温都论坛在当晚9时40分专门开出专栏报道事故进展,同步启用了官方微博,实现了全媒体播报。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官方微博的事故新闻访问量屡创记录,转发量达10多万次。

地方媒体成中央媒体权威信息源

在事故现场,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现场材料的地方媒体成为各大中央媒体的权威信息来源,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瞬间实现无缝对接。温州当地媒体在现场的记者成了中央媒体在新闻现场的被采访者和播报者。

新华社温州支社最早从《温州都市报》了解到动车出事故的消息。支社社长张和平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州都市报》提供的信息为新华社对“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的全球首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央视记者和直播车没有到达现场的时间里,央视编导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正在现场采访的《温州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做了现场连线报道后,又委托本报记者通过手机短信给央视上传了现场图片和视频,取得较好传播效果。当晚事故现场,多位温州当地记者接到中央媒体的连线电话,帮助中央媒体实现了第一时间现场报道。直到24日凌晨3点央视记者抵达现场。

外地媒体的跨区域合作

在《温州都市报》新闻热线值班室电脑上,记录着满满一页近40家来自各地媒体约稿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地址,这些多是事发当晚各地的约稿电话。为了参与重大事故报道,外地一些地方媒体采取了跨区域合作方式,赢得了宝贵报道时机。

纸媒要求相对简单,温州媒体的做法是直接供稿或在无法满足供稿的要求下,提供合适采访对象让他们自己组织采访。电视媒体和广播等往往需要第一现场视频、图片或声音等。这也让本身采访和编辑工作极其紧张的温州当地媒体非常为难,不得不安排专人负责外媒的合作工作,同时,也由于上述原因,一些外媒的要求没法得到满足。

在跨区域合作中,外地各大门户网站合作相对比较方便,他们采取网络转载手段,实现了滚动播出。温都论坛上传的图文报道被许多外地门户网站直接链接。

□ 最早到达现场的《温州都市报》记者在事故救援中。(作者供图)

新兴媒体作用不可替代

最早发出“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信息的是微博。事故发生后,马上有事发动车上的乘客通过微博发出信息。事故处理中,微博成了最快捷的传播工具,也成了媒体的重要线索来源。

23日20时47分网友“羊圈圈羊”在事故发生后最早发出求救微博。网友“billkds” “最新求助呼吁:献血……”的发出,在整个温州城引发了1700多人连夜排队献血,许多网友和市民纷纷走向温州市中心血站……

广大门户网站借助微博对事故展开滚动报道,网络互动、图文并茂,甚至启动了网络视频直播等手段,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方便。新媒体的参与对事故处理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为广大读者对事情进展的了解以及民意的释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动车事故的媒体传播遗憾

突发事件因其突然性、紧急性甚至灾难性,往往成为媒体第一时间争相报道的焦点。若媒体不能全面客观地将事件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披露,极易导致谣言产生和社会紊乱。在事故报道中,广大媒体记者表现出十足的采访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但因各种原因,也造成了整个传播中的些许缺憾。

荧屏上未能最早把事故图像带给广大观众,不能不说是遗憾。有的媒体较好完成了传统的图文传播,但在互联网和微博等新传播手段上,未能受到网民的热捧,在网络舆情引导上稍欠火候。

对于外地地方媒体来说,在跨区域合作时,当地媒体受自身发稿时间、编辑思想等左右,往往不能抽出太多时间专门为他们提供符合其特质的稿件,对一些他们需要的题材,当地媒体又无法进行深度挖掘,造成了题材的浪费。

尤其是新兴媒体,在事故报道中,因缺乏严格的稿件审查和管理,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通过微博等在网络满天飞,许多未经证实甚至空穴来风的信息到处传播,甚至传播了错误的信息,混淆了网民的正确判断,干扰了政府的事故处理。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大媒体从业者的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采访中,各媒体间记者的摩擦偶有发生,尤其在温家宝总理召开记者发布会现场,个别记者还为一个好点的位置发生口角。在发布会进行中,有记者为争取提问机会不断打断正在进行的翻译的讲话等等。

猜你喜欢

都市报温州事故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学中文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难忘九二温州行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