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说事、对话:体会民族团结报道——从“八桂大合唱”系列报道说起
2011-07-25刘家万
□ 刘家万
怎么让民族团结报道真正成为民族和谐与民族团结的凝固剂、催化剂?《南宁日报》曾组织特别报道“八桂大合唱”,15个整版,遍及3个民族乡和12个民族自治县,创新性地采用了多种报道方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体会。
贴近实际,先“聊天”后采访
“聊天”意味着平等,也意味着亲切。是意想不到也是意料之中,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报道组就遇到了一道“难题”——带队的副总编这样记载:一到龙胜,已是肌肠辘辘。民族事务局的老石等人热情招呼吃饭,不见饭,“土茅台”(当地人称当地的米酒、红薯酒、玉米酒为土茅台)却上来了。我怕影响采访,示意不喝。老石的双手始终举着那碗酒。他见我按兵不动,你看我,我看你,轻轻地说:这是我们的习惯。我的心里格登一下,毅然双手捧起面前的土茅台一饮而下。老石笑了。他自言自语:在民族地区工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对他好,他对你也好。我顿悟,一口气来了三碗。越喝越掏心里话,酒足饭饱,老石大手一挥,走,去现场。于是有一篇特写《今夜,我们一起醉瑶山》……
在民族地区,只有“交了心”,“聊上天”,人们才能打开心扉,也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内容。聊天才能说话,说实话,一点一滴的事实汇成大实话。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在莽莽群山修通水泥路,两万群众走上致富路;龙胜各族自治县用民族团结成就了“世外桃源”;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侗乡经济插上腾飞翅膀。这些事实有力说明了广西自治区成立以来各族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贴近群众,用眼睛“说事”
用眼睛“说事”,这里讲的是采访者。到现场去听、看,通过目击、现场去印证事实。让读者通过现场发生的人和事的生动描述,去感知新闻事实,作出判断。如《邂逅那片桃花红》《那片震憾世界的掌声》《长寿乡的“年轻”事》等,特别报道中每天都有一篇现场见闻,是用记者眼睛去说话。
面对面,聆听群众的切身感受,心与心真诚交流,从而产生共鸣。记者用群众的话去表述,不说大话,不说“万能”话,是特别报道的“特别”之点。如《电话声外读民生》《打同年办实事》《六旬侗族老人感受侗乡生活大变化》等等,都是用眼睛去说话,不去粉饰,使之更具原“生态”,味道跃如纸上。一切新闻报道,都要着力写人。而所谓写人,必须着力捕捉其内在的东西——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唯其如此,才能把人写“活”,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因此,到现场,面对面,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
贴近生活,和群众“对话”
和群众平等对话,发自内心,说的是真话。真话,是报道成功的根本原因。《四老太齐赞瑶乡》《瑶乡榔声兆丰年》歌词虽朴素无华,但唱得瑶山醉,唱得日月星辰不再打瞌睡。“家家自来水,户户通了电。沼气来煮饭,屯路通门前。”瑶族同胞以此来描绘美好的新生活。
广西是个多民族的自治区,各兄弟民族相濡以沫、唇齿相依。报道中处处体现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精神。《从“三鱼共首”到团结花开》就是一个写照。龙胜的风雨桥石板上“三鱼共首”图喻意“壮、瑶、汉三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后,龙胜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相互支援的事例更多,过去的“火不合水,苗不合客”“好人不走茅山窝,好汉不娶苗侗婆”渐渐成为“水乳交融,苗汉相通”。各民族之间通婚的情况愈来愈多,“一家有两三个民族”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