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闻阐释世界——读《马克思是怎样采写新闻与评论的》

2011-07-25马学清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
关键词:恩格斯报刊资本主义

□ 马学清

“现代旧制度的灭亡是悲剧性的。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喜剧。我们要争取这历史结局。”马克思1844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如是说。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说明繁荣和衰退的轮回是资本主义无法逃避的宿命,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衰落。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告诉人们,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受到读者青睐,国内外很多人又开始学习马克思。

由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前所长徐人仲历经八年撰写的《马克思是怎样采写新闻与评论的》(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1月版)带读者重温了马克思的伟大思想。

马克思一生中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共产党的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他撰写了许多新闻和评论。这是时代先进思想的必然反映,是活生生的富有战斗力的英雄凯歌的忠实记录。从24岁开始到他逝世前三年,即他62岁时,在38年中,马克思主编或参加编辑以及指导或为之写过稿子的报刊共有120多种。他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个伟大的纲领,1848年2月印刷后在德国流亡者的民主派机关报《德意志伦敦报》副刊上从3月到7月连载,以划破夜空的“新闻”而震撼了世界。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恩格斯在报上连续发表了9篇书评(有2篇被拒绝刊登,但也有另4家转载,共有11家报刊刊登),以新闻的形式为这一巨著广为报道。这样的例子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新闻活动中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的,或者说,在进行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展新闻活动的。他们的思想离不开报刊活动,是在新闻报道中呼唤、奋进,发出耀眼光芒。

马克思的“新闻世界”充满了各种风险和神奇,创造了大量独特见解和丰富内涵,洋溢着思辨而又深刻的风格……

今天研究马克思的“新闻世界”,就是展现他的无限深厚的思想境界,观察他怎样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为伟大”的各种“具体细节”,学习他在看来平常之中,甚至是许多人无法忍受的贫困中显示出的巨大、有永恒价值的境界。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也就是说,当时的新闻,过后很快就成为明日黄花了,没有看头了。我们承认这一点。可是当我们翻开马克思的著作,则能够看到,其中绝大多数新闻和评论,仍有今天感到的那样 “新鲜”,因为,它包含了“规律”,或“规律的一部分”,而“规律”不会过时。所以马克思的“新闻世界”,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仍然有着巨大价值。

徐人仲《马克思是怎样采写新闻和评论的》让广大新闻工作者看到了马克思的“新闻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了马克思是怎样做好“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特别是在当时罕见的艰巨复杂的情况下。他既有普通人的人之常情,又有着人类最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全部特点。他那种所向披靡的纵观世界的开阔眼界和意境,对社会生活和事件进行细微解剖的能力,正是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

马克思预言:人类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要理解这一观点,就要了解马克思生活战斗的一生,就要了解他是怎样分析和阐释世界的,同时也了解他的新闻活动。《马克思是怎样采写新闻和评论的》让我们从新闻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又从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来学习新闻。

猜你喜欢

恩格斯报刊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百强报刊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