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刍议
2011-07-24童玉英
童玉英
中国是农业文明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与自然抗争,以农业耕种为生。由于耕地的有限以及人们所掌握农耕技术和工具的低水平,人们只能靠更多的体力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这种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对随之形成的农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劳动中,人们对土地、乡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这种感情为核心的农村、农业文化,我们不妨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如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城市化,我国也正处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文化对我国农村、农业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在农村与城市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走向开放的转型期,乡土文化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更显著地被人们认识到。乡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发生着变化,它也因受到各种其它文化的冲击被赋予新的内容。但传统乡土文化对当前农业的影响是依然存在的,而且这种影响也延伸到与农业有密切联系的乡镇企业上。
一、乡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乡镇企业是解放后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其前身是农村副业、手工业和社队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曲折发展后,从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1984年起,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01.8%(郭纪元,鲍怀谦等,1994)。再以湖北省为例,1978年全省乡镇企业有10.21万家,此后逐年增加,1994年乡镇企业数量达到119.13万家(《湖北统计年鉴》2003)。促进乡镇企业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曲折继而蓬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改革开放后全民的思想大解放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又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我们在分析了众多推动因素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乡土文化在乡镇企业早期迅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放前拥有土地是农民梦寐以求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作了主人,获得了土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然而人口的迅速增长,可用耕地的减少,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另一方面不断显露出来的工农业效益差别也逐步改变着农民对土地的观念。尤其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产生了强烈的致富欲望,渴望过更好的生活,更好地体现主人翁地位。这种致富欲望是促进农民投资办厂、走进工厂的强大动力。
乡镇企业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与农业有紧密联系。乡镇企业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为主。大多数乡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其生产对劳动者体力有较高要求,许多企业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勤奋肯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镇企业的合格成员,他们在工厂里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为乡镇企业的创立发展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大多位于农村地区,而农民在从事乡镇企业生产的同时,大多不愿放弃土地,他们始终认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基本生活的保障。这些特殊的现实,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同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它不必为职工提供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福利,与职工只有简单的劳动合作关系,使得乡镇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生产,没有过多的额外负担。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将进厂生产视为提高收入的一种附加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基本来源,这一点是乡镇企业不同于其它企业的一个明显特点。
二、乡土文化对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乡镇企业是我国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创举,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历了一个发展高峰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的加剧,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少乡镇企业出现了亏损甚至倒闭,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或举步维艰。以湖北省为例,199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一度达到35.6%,但其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到1999年跌至24.7%,两年下降近11个百分点。1996年到2002年,乡镇企业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即变化不明显,且总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梅建明,2004)。如何实现乡镇企业的二次腾飞一时成为各级政府及企业家们探索的现实问题。学术界对乡镇企业发展受挫原因及出路等问题多从乡镇企业内部体制、市场经济的冲击等角度展开分析,我们认为乡土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阻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重生产轻流通、重经验轻创新的经营方式阻碍了乡镇企业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要求人们在土地上投入大量体力、劳力,人们从事生产大多凭老一辈传下的经验,在自然灾害少的年份,只要有生产就有收获。这种将生产放在第一位的农耕方式在乡镇企业中体现为重生产轻流通、重经验轻创新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生产更多的耐用产品,而很少关注产品的质量、包装和档次。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长期的商品短缺和卖方市场掩盖了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就不受计划经济约束,主要依赖市场生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因受计划经济限制无法与乡镇企业平等竞争,给了乡镇企业在市场调节领域里大显身手的机会。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乡镇企业参与的是与国企、外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共同竞争,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其质量问题暴露出来,致使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能迅速走出封闭的闭门造车式生产,及时转变传统观念适应市场变化的乡镇企业大多经受了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在市场上站稳脚根,而那些迅速倒闭的企业多是由于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导致失败。
(二)重短期效益的小农思想制约了乡镇企业布局的调整和长远目标的制定实现
乡镇企业的雏形是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在形成之初就表现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布局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投资少,可就近利用资源劳力等优势,发展初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实践证明,这些规模小、布局散的模式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企业规模难以上档次,企业竞争力难以提高,而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实力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之一。一些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首先看到这一点,逐步通过企业合并兼并等方式调整布局、扩大规模,发展成为能与大企业抗衡的乡镇企业标兵。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传统保守思想阻碍着布局调整的实现,大多数企业的布局与各地方行政建制相联系,一些地方领导只重视小企业短期效益而不愿采取措施调整布局。
由农民自发投资开办的小企业被农民视为自家财产的重要标志,他们不愿自己的财产与他人共享,更不愿企业改为他姓,对几家企业合并后如何实现管理和财产分配,人们抱有顾虑,甚至有些个体厂家宁愿工厂亏损倒闭也不愿被兼并。这种小农经济保守思想进一步加大了小企业合并和扩大规模的难度。
(三)讲信誉轻契约、重血缘轻才能的传统待人方式束缚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社会的乡村人长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中,彼此交往频繁深入,互动多建立在彼此信赖、互惠互利的人情基础上,物质交往往往与人情联系在一起,人们极少有契约观念。一些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也未摆脱这种影响,仅凭口头承诺、人情关系或不严密的契约与外界发生经济交往,很少考察对信誉、经济实力和相关的法律规定,结果常因对方失信、随意违约、拖欠货款造成巨大损失,又无法维护自身法律权利。这种不规范的经济行为极易造成企业运转困难、市场失衡甚至倒闭。
现代企业中,人才的使用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大企业不惜重金招纳有识之士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乡镇企业的有些领导仍将职工与自己的关系放在第一位,结果领导的亲朋好友占据企业重要岗位却人浮于事,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难以被选用甚至受到排挤,这种用人方式不但阻碍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更使企业发展失去活力和动力。
乡镇企业是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二元结构的夹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与农村、农民、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农村乡土文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给广大农村注入了活力,给古老的农村带来了现代文明,促进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变化、发展。如果能充分利用双向积极的影响,抑制减少其消极作用,将有助于推动乡镇企业的二次腾飞,也会促进乡土文化向现代化文明迈进。
[1]郭纪元,鲍怀谦等.乡镇企业现代化基点与主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0.
[2]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梅建明.湖北省乡镇企业发展概况、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