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项目质量 催生优秀成果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力争按期保质完成基金资助项目
2011-07-23⊙
⊙
2011年9月初,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组成检查组,对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出版集团)所属部分单位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7个项目进行了实地抽查和计分考评。从检查情况来看,出版集团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情况良好。
2009年至2011年,出版集团共有11家下属单位的26个出版项目(不包括国家委托的3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截至2011年8月底,已有5个项目完成结项,2个项目正在办理结项,其余19个项目尚在实施之中。在出版集团例行年检的基础上,检查组对上述19个项目中的7个项目进行了实地抽查,并就制度建设、经费管理、项目实施等内容作了计分考评。其中,得分在80~90分之间的有《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一批)、《辞源修订本》、《中国设计全集》、《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书谱》等5个项目。此外,《全球华语大辞典》、《漫画中国历史》等两个项目得分为78分和76分。
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实施和管理工作中,出版集团着力完善质量跟踪保障体系,催生优秀出版成果,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工程全面启动,取得了良好业绩。
一是创新选题遴选方式,建立优秀选题孵化平台。出版集团及所属各出版单位注重选题遴选,将制定中长期重点出版规划、产品线建设以及召开年度选题论证会与申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有机结合,力求开发出更多的时代经典和传世之作。在一系列优秀选题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大辞典》、《20世纪新诗总序》,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交响曲)、中华书局的《中华民国史》等众多意义重大的成果脱颖而出。
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平台。为确保基金项目按期保质完成,出版集团业务部通过调控书号,全程跟踪项目建设情况,重视日常规范管理,派专人到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督查,制定专门的出版基金项目验收办法,对结项验收程序和财务管理制度予以明确和规范。中华书局高度重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建设,根据项目特点分别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范经费支出;在工作流程上,委派专人协调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在财务上,设专人管理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三是强化编校质量,建立质量跟踪保障平台。出版集团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制,严把编校质量关。按照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原则,要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所有书稿在三审三校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编辑加工次数和校对次数。荣宝斋的《中国书法全集》项目聘请资深校对专家承担全书校对工作。连环画出版社的《漫画中国历史》项目严格甄选内容,建立完善的质量跟踪保障体系。商务印书馆的《辞源》修订项目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海量语料中探求词语来源,努力做到《辞源》有源,并采取主编负责制、分集包干制、编辑部无缝链接制等措施,保证修订质量和进度。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出版集团加大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宣传力度,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儿童立体百科全书》、《1911》等纳入集团图书推广及推荐计划中,每个月都在有关书城和媒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还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等项目在国内外各种书展及各类媒体上大力宣传推广。通过这些措施,扩大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海内外读者群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了图书销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抽查中,检查组也发现出版集团部分出版单位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着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不够细化,个别项目在实施中进行了项目变更但未履行报批手续,已出版的部分项目成果未按规定使用国家出版基金标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检查组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就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履行项目变更手续等方面进行整改。出版集团和项目承担单位表示要积极整改,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争取高质、高效完成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