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挣钱,段子里生活
2011-07-23⊙
⊙
《圈子·段子——京城富人那些事儿》
十三叔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10
定价:26.80元
2011年初,互联网上流传一个爆笑的帖子,集合了淘宝网上最无厘头的用户差评与店主回复,其中之一如是:
买家差评:我说实话是冲着价格来的,以为一分价钱一分货。是的,核桃外形都很好,而且比市场上的要干净,但是硬邦邦无开口,我把榔头都用上了,结果砸开里面那么小的仁儿。
店主回复:冤枉。这叫文玩核桃,是放在手里玩的,不是吃的……
该段子有杜撰之嫌,却道出了玩家和买家的区别。
众所周知,文玩核桃是老北京最常见的小玩意儿,虽属核桃,却是手拿把攥之玩物,竟有买家买来食用。而在北京的人,喜欢玩,且莫说核桃,能玩出名堂的东西不胜枚举。
有这么一位就很爱玩,也有一帮同样爱玩的朋友。他们有个圈子,养马玩车,搜古玩藏洋表,听起来俗,但对于断绝了贵族血脉的当代中国人而言,这已经是普通人望而莫及的生活。
他的私宅庞然一片——绝对意义上的一片,不是地产广告里夸夸其谈的那种。他圈子里的朋友,都是些有钱有势有话语权的家伙。这个说法显得势利,但事实如此。
此人叫王中军,国内首家上市电影公司的老板。
1999年的时候,王中军投资的第一部电影《鬼子来了》没挣着钱,因为内地院线没有公映。不过,幸运的是,这买卖,让他认识了董平,后者给王中军带来了继续投资电影的门路和圈子;接着,他认识了冯小刚,又一圈子的“主儿”,再往后一切就不必多说了。
王中军出生在部队大院,和王朔笔下那帮无所事事成天想入非非的坏孩子一样,贪玩,捣蛋,鬼点子多。早些年他的话音里断然有人们耳熟的北京口音,后来走出大院,去了美国,口音不见了。年过不惑,有些钱的他开始养马,说不清有无目的性,此举让他接触到同好养马的一些资本玩家。这些人熟络了,就给他的华谊公司投了一大笔钱。
尝到甜头的他就像自己投资的电影里贫嘴的葛优,把生意做成了一个热闹非凡、吃喝玩乐的“圈子”。饭桌上的“插科打诨”中,他与马云、江南春等一干人成为了好朋友。然后,正是这些人的牵线搭桥,明里暗里的帮助,王中军的电影公司居然上市了。
王中军的发迹是这些年北京商业圈一个典型的例子。
生意无边界,饭桌上谈天说地,也许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段子,彼此互生好感,结交为一个圈子,手中资源简单置换,就是一门生意。朋友越多,圈子越大,生意也愈发好做,钱也愈挣愈多。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让人眼红,却不可复制。
回顾数十年来的北京往事,深入骨髓的东西除了与生俱来的“官腔”,就属可供我们观瞻的日益多样化的有钱人的圈子,以及诞生在这些圈子里的或妙趣横生、或意味深长的段子。它们令人印象深刻,而一个明显的倾向是,金钱的味道越来越重。
往前数,其实北京各圈子追求的时髦换了一拨又一拨,金钱元素在时髦里日益觉醒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本地摇滚乐手崔健、英国老牌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牛仔裤、红领巾、海魂衫;倒腾小商品发家的无业青年、开口闭口股票基金的职业炒股人;
写字楼的高度攀比着往天上长,白领成了光鲜的职业;豪车白天隐身,夜里出现,光腿的大妞儿和光膀子的爷儿们相映成趣;
流氓的回忆录改编成商业电影,大受欢迎,京腔成为影视剧的主流;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天安门,望着彼此脸上的幸福光芒,感动得几乎流泪;
大腕不再特指演艺圈里的角儿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腕儿;北京台每天轮番播放国安足球队的家长里短,后来又有了北京金隅篮球队,说来说去还真说出了一个联赛冠军;
絮絮叨叨的北京爷儿们,让那些在北京待上个把月的外地人也忍不住产生奇异的语言共鸣,觉得这口顺畅流利不打磕巴的北京话特别给力;崭新的西单王府井,翻新的菜市口大栅栏、新兴的朝阳CBD,新潮的京郊别墅、仿古四合院;
……
一个个新的热点被一条条神奇的段子不断制造出来——房子越来越值钱,票子越来越多——各色人等齐聚一堂,并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时髦总在变,但圈子没变。
当然,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圈子,但圈子间的区别却是:富人往上走,穷人图一乐。
北京,繁华至极的金宝街,在劳斯莱斯、法拉利、布加迪,乃至亚洲最大的兰博基尼和阿斯顿·马丁展厅的“重重包围”下,一座古四合院内,有这么一个圈子的人,他们缴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会费,使之有资格时常能聚在一起吃产自日本仙台的全世界最好的鲍鱼,讨论如何“看花胶的浓淡辨别鱼的公母”和“虫草怎样炖才最有营养”……
离开四合院,这些人会把从这个圈子里得到的“养生”、“美食”或者生意上的信息,通过“段子”,又传递至属于各自的圈子。一张一合,一松一弛之间,穷富可期,高下可见。
以上一切,常人听起来有点无奈,却是现实。
事实上,京城的富豪们也会在意早上的油条豆浆,晚上的卤煮涮肉,娱乐圈的活色鲜香、商界名流趣闻和政界人事更替。人人都爱八卦,这是富豪与普通人所讲“段子”的共同处。
拿西直门桥来说,这座被人称为“生来只为入选吉尼斯傻事儿大全”的立交桥,不合理的通行设计方案让无数人心生怨恨,于是某段时期,皇城大小饭局,有了这么一个段子:
一个个新的热点被一条条神奇的段子不断制造出来——房子越来越值钱,票子越来越多——各色人等齐聚一堂,并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时髦总在变,但圈子没变。
风水学有云,西北方属阳,是天命流转之象,北京的西北近山怯水,更容易引气流逸。于是,历朝历代始终纠结于抑制气运西流这个课题。西直门外索家坟、中官坟,都是大坟场,旧王朝此举正是以阴宅之体遏抑阳气西逃;解放后,政府平掉京城北部所有坟圈子,引发争议,据说北展和印钞造币总厂就是以极禄之相镇压气运;两阳相遇,造成西北部阳气过盛,加重了气运西逃之势,因此西直门一带的商业始终不温不火。事实上,西直门的老坟地经过数百年积淀,已然形成阴势,无奈却一团死气,为了使之流转起来,达到抑制阳气之目的,遂决定将西直门桥故意设计成惹人烦恼的“多此一举式”和“上去下不来式”之形状,连带着西直门地铁站进站口也被无数铁栅栏围合而成迷宫状,更加重了人们的怨气。北京的立交桥很多很复杂。
如此一来,每天数以十万计的人车通行量,每个人都带着怨念,围绕着西直门流动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气旋,最终阴阳调和,镇留气运。
看起来不过是个关于交通的段子,但段子和圈子间总有神奇的联系——不管什么圈子,“穷”圈子、“富”圈子,都需要段子,虽然如后者,是用段子消遣,更靠圈子发财。
圈子聚起一拨拨同道人,讲“老少皆宜”的段子;段子又串起了一个个“人以群分”后的圈子。时间如水流,金钱却不似粪土,人活其中,这就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