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经济应用数学与会计专业教学结合的探讨
2011-07-22范洪军
范洪军 刘 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模式的重要改革,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载体是课程,而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整个改革成功的关键。对于经济数学课程如何围绕会计专业课教学开展体现“学用结合”的改革,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开展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开辟一种全新的适合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职经济数学教育的现状
经济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尽管数学教育工作者对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作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但教学内容及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对数学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自己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即把数学课看成是纯粹的基础课,孤立地学习。就曾经不只一次地有学生问学数学有什么用。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也不知道数学课与本专业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分离较严重,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十分紧迫。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
(一)搞好专业课背景下的经济应用数学教学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数学课教学更好的为会计专业课服务,经济数学课教师应该与会计专业课教师加强联系,更多的知道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中的问题,加强参与学院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稳妥地推进符合“学用结合”要求的经济数学课程建设。通过外出学习调研和各种教研活动达到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了解专业课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专业课中的教学案例,实行情景教学教案,将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按照航海类专业要求搞好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达到“学用结合”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二)实行班内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班级分层具体可以把本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使得全班同学都能掌握教材的基本计算和简单应用,第二个层次是针对中游的学生掌握稍难一些的逻辑性强的知识,知道公式的来龙去脉并灵活运用,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少数的极有潜力基础很好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诱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掌握更加难的知识,并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层次反映在知识层面上就是初步理解、深刻理解和透彻理解。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设计的教学要结合不同基础学生的认知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既解决了学习数学困难的局面,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创新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模式
根据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模块的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组和优化后教学内容可以分成基础模块、专业结合模块、应用提高模块三个模块。
1.基础模块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以保证满足会计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它是经济数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对所有学生都是必修课,教师必须精讲,使学生彻底弄懂。通过这些最基本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专业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想,一方面满足后继课程对数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结合模块内容的设定可以由会计专业课老师和数学教师共同研讨确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模块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专业性,所有内容都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这一模块的授课方式可以相对灵活,可以采用讨论式或双向式教学,亦可由某一专业技术问题的数学应用展开。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融的切入点,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应用提高模块内容的设定是为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来确定的,主要适当介绍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对目前最新的数学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积极开展经济应用数学实践教学,开设Mathematica,Matlab等数学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重组和优化,在教学内容上,三者结合使得高等数学向专业基础和实践渗透;在教学实践上,三者结合实现专业情形的经济数学模拟。在教学改革上,三者结合一方面使经济数学课程以新的面貌出现;另一方面,三者结合不仅使经济数学能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经济数学课程本身也充满了实践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现有的经济数学的内容体系是传统而完整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没有改变,老师课堂讲述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推证公式、讲解例题。因此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枯燥,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学习被老师牵着走,课堂上昏昏欲睡,作业模拟和模仿例题,学生背公式和猜题,马马虎虎的学习,得过且过,完全丧失了经济数学课程学习的乐趣和意义。究其原因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思想过分重视演绎法,重视对基本原理的推论和推广,而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多样化,强调自我和独立性,喜欢个性化。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状态,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同时课堂教学的例题应该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实际问题。抓从数学的角度逐渐地将会计的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分析结果去解释相应的专业现象与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经济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体会到经济数学不仅是基础理论,更是解决工程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数学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校园网平台进行网上辅导、答疑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较多,题目灵活多变,为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经济数学学习的效果,我们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园网平台经济数学课程网站,在校园网上进行经济数学网上辅导、答疑和自测。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测,通过自测查补自己知识的弱点,明确自己应加强和注意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3.大力推行考试方法改革。推行小课题、大作业、小论文考核制度,改变一考、一卷定成绩的局面。同时积极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推广,让学生通过建模竞赛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五)编写富有会计职业特色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
1.吸取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经验,选取由浅入深的理论体系,使课程易教易学。
2.结合高职生的特点,注重概念的自然引入和理论方法的应用,注意化解理论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本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及定理,尽量弱化理论推导和证明。在形式和文字等方面要符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需要。要针对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的特点,突出表现形式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做到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广泛列举在会计管理方面的应用实例。数学概念尽可能从应用实例引出,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概念和会计专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应用能力。要配备贴近现实生活和专业方面的生动活泼的习题。
三、结论
要做好上述工作,要求我们数学课老师能和会计专业课老师密切配合,还要得到学校教务部门及其它部门的支持。此外,还要求我们要自身学习一定的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花费一定的时间,投入一定的精力。但通过这些工作,不仅使我们搞好了教学,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认为根据专业特色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大纲,转变经济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措施和专业软件相结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手段,是提高应用型高职学生高等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经,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在高等数学教学的首位。总之,作为一种尝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数学改革,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使之成为适合高职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