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不同阻断方案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观察

2011-07-16孙丽娟孙淑媛李素文朱宝申武栩瑾

河北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孕产妇

孙丽娟 孙淑媛 李素文 朱宝申 武栩瑾

目前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年龄越小,感染后成为慢性携带者的几率越高。目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行母婴阻断,已大大提高了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但宫内感染仍是目前阻断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对我院2008至2010年母亲双阳,且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在1×104~1×108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岁。主要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均阳性的母亲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表包括新生儿基本状况、出生情况、母亲产前乙肝标志物检测情况、母亲孕期是否注射HBIG使用针次、注射时间等。产后即刻抽取新生儿股静脉血采集血清标本。

1.2 血清学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复检母亲HBsAg和HBeAg,检测新生儿乙肝五项和HBV-DNA。仪器采用罗氏公司Light Cycler定量PCR仪。试剂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和结果判定,有效期内使用。

1.3 母婴阻断方案 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及知情自愿原则,采取乙肝母婴阻断方案:母亲怀孕28周起,于孕28、32、36、39周分别注射2支HBIG(200 U/支)。对照组孕期不注射HBIG,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组,新生儿产后HBsAg阳性9例,未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组新生儿产后HBsAg阳性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孕期是否注射HBIG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 n=50,例(%)

3 讨论

HBV感染仍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母婴传播是我国形成慢性HBV感染的重要原因[1]。在使用乙肝疫苗以前,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可能性约为85% ~90%[2],邓新清等[3]发现,随着母亲 HBsAg、HBeAg 滴度和母亲HBV-DNA浓度的增高,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也增高,其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目前已经证实产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或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能阻断大多数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使新生儿出生便可获得即刻免疫,又可随后获得主动免疫,产生抗 HBs持续保护[4]。但这种保护必须在HBV病毒进入新生儿肝细胞前,宫内感染的阻断仍非常困难,HBsAg是HBV感染标志,HBeAg是机体病毒感染状态敏感而可靠的指标。HBeAg阳性,多提示HBV复制活跃,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孕期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行母婴阻断仍存在很大争议,经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及严格筛选后对比发现,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母婴阻断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亦不能减少宫内感染几率,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孕产妇可选择单纯产后阻断的方法。但由于我们所选择的样本数量有限,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有待我们继续观察。

1 杨越波,李小毛,侯红瑛,等.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991.

2 闫永平,徐德忠,王文亮,等.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传播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392-393.

3 邓新清,徐志一,欧阳佩英,等.母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滴度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232.

4 丁莹莹.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效果比较.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80-381.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孕产妇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