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图谱视域中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07-16山东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261061
●王 凡(山东潍坊学院 图书馆,山东 潍坊 261061)
1 引言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宁夏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图书馆学学术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30多年的努力和积淀,成就了该刊在国内同行中的重要地位。学术期刊通过不断追踪理论前沿和满足实践需要,实现展示成果、培育新人、传播思想、引领文化的功能。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定期对刊物全面回顾,不仅仅是情报学实践的需要,对于刊物的自省和前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该刊十分重视刊发对自身载文状况进行计量的研究报告,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这在同行期刊中是一个范例。从已发表的10余篇计量文章看,绝大多数还是从载文、基金、引文等指标进行研究,并通过统计图表来表达刊物的一些特点,[1-3]这仍属于传统文献计量学的范式。其缺陷是无法直观地了解刊物内在知识结构的变化,缺乏从“关系”视角显示对象间的相互联系。本文则主要利用国际科学计量学的最新研究手段之一——科学知识图谱,来展示和解读该刊的知识特征。
2 数据来源
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 与国际规范接轨,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界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数据库,在图书情报学和科研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极高的声望。该刊是 1998—2007和 2010—2011年CSSCI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学科的来源期刊。由于2010数据没有入库,因此本文对1998—2007年CSSCI收录的该刊文献全部下载,并保存为文本格式。这些文本集即是本文所要处理和分析的对象。
3 研究方法
将传统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利用华人文献计量学家美国德雷克塞大学陈朝美博士开发的在线开放软件CiteSpaceⅡ,[4]绘制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和引文知识图谱,并基于软件的开发原理对图谱加以简要解读。这里,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显示知识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关系。CiteSpaceⅡ是基于JAVA平台的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可视化技术。
4 结果与分析
4.1 作者知识图谱
对所有2452位作者发文进行统计发现,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共有31位,1976位作者仅发表了1篇文章。其中宁夏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欣毅、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的张琪玉、宁夏图书馆该刊副主编张京生发文量名列前三。此外,孙方礼、施振宏、刘春年、梁春阳、武旭、董玲、王岗、侯汉青等也是本刊的多产学者。图谱1是利用CiteSpaceⅡ软件,调整阈值绘制出作者知识图谱。图中上面横条代表时间,时间由远至近,颜色逐渐从冷色变为暖色。节点越大代表发文量越多,节点颜色的变化代表不同年份发文量的变化,节点间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较大的节点,这些大的节点都是该刊的多产作者。这些大的节点恰如镶嵌在满天繁星中几颗耀眼的“明星”,对引领和支撑本刊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的今天,科研的复杂性逐渐增大,因此,科研合作变得越来紧迫。到2007年,该刊合著率已达到35.63%,合作度达到1.51,[1]总的看来合作规模还不够大,但是合作意识在增强。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合作团队,如张欣毅-丁力、孙方礼-侯丽君等、郭家义-宋玲等、李习文-徐军等,这些合作队伍基本呈线型和多边形合作类型,缺少核心效应明显的星型合作模式。
图1 作者知识图谱
4.2 共词知识图谱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主题思想最简练的概括。在一种期刊中,关键词词频的高低大体反映了所关注的重点和问题的热度。通过对有实际检索意义的关键词中的实词或词组的词频排列,可以显示出刊物的报道热点。在4345个关键词中,诸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学、知识管理、图书馆服务、信息资源等都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共现关系分析,可以进一步明晰若干热点研究领域。图2是绘制出的共词知识图谱。图中节点越大表明出现次数越多,外圈带有紫色光环的节点是中介中心性较大的节点,代表研究转向的突变点。从图中形成的3个聚类可以看出,该刊10年间主要的载文集中在3个方面。聚类1代表按技术类型划分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相关问题,聚类2代表了按功能类型划分的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相关问题,聚类3代表了图书馆相关业务。在这个共词网络中,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事业等节点是几个关键节点,控制着网络知识的流动,也就是说服务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始终是链接各类问题的“桥”。
4.3 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图2 共词知识图谱
作者共被引(ACA) 是美国文献计量学家麦肯恩等人首次提出的一种颇具影响的文献分析工具。透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可以识别某一领域中较有影响的学者及其他们所代表的前沿领域。利用作者共被引思想,通过软件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知识图谱。节点越大,代表作者被引次数越多。吴慰慈、张欣毅、黄宗忠、吴建中、张晓林、孟广均、程亚男、邱均平、王世伟、蒋永福、范并思等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知名学者的被引次数名列前茅,这说明该刊作者十分重视吸收这些名家的研究成果,以夯实研究基础和提升自己的研究质量。从外圈为紫色的节点看,孟广均、程焕文、范并思、马费成、蒋永福等人是这个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是该刊引文的关键文献源。
图3 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4.4 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期刊是学术交流和成果发表的重要载体,是文献计量学研究主要对象之一。在该刊引用的期刊中,该刊自引次数排名第二。《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等期刊都是国内较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在引用期刊排名前8位的期刊中,除了《图书情报工作》属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两栖期刊外,都属于图书馆学期刊。这充分反应了该刊的图书馆学期刊属性。选择最小生成树算法,运行CiteSpaceⅡ,绘制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4),可以了解该刊的引文环境以及与其他期刊之间知识流动的关系。图4大体形成了三个聚类,聚类1主要是图书馆学期刊,聚类2为情报学期刊聚类,聚类3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混和聚类,聚类4为其他学科(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等)期刊聚类。显然聚类1是该刊的主要引文源。同时,该刊也注意吸收邻近学科的知识。
4.5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图4 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图5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与共词分析相比,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另一条梳理该刊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的路径。透过文献共被引分析识别该刊载文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图 5)展示了该刊载文和引文的知识结构。图5大致呈现了两个主要聚类,聚类1可看作是知识基础(冷色调),聚类2是研究前沿(暖色调)。聚类1主要是有以下文献所构成。孟广均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1999),吴建中的《21世纪图书馆新论》(1998),周庆山的《文献传播学》(1997),张欣毅的《现代文献论纲要》(1994),张福学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徐引篪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1999) 等。这些图书馆学和文献学著述探讨了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学科体系以及发展趋势,框定了文献学的理论框架和传播模式。在该刊载文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为该刊前沿知识输送新的知识流。聚类2主要是由暖色节点和链接组成的聚类,代表了该刊近10年的研究前沿。在这个聚类中,代表性文献有吴慰慈的《图书馆学概论》(2002),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2003),王重民的《中国目录学史论丛》(1984) 等。在整个图谱中,承接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关键节点是孟广均先生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一书。该文献在CSSCI(1198—2009) 中被引用超过160次,而在Google学术搜索中,被引近70次(2010年12月20日检索),这证明该文献在本刊乃至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5 小结与讨论
通过上文分析,本文认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以一份以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研究为特色的重要学术期刊。形成了一批以张欣毅等学者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科研合作意识有所增强,但缺少围绕核心作者的星型合作模式。图书馆事业和服务是研究热点中的关键节点。孟广均、程焕文等人是控制知识流动的关键节点。图书馆学期刊是该刊的最重要期刊源。形成了鲜明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孟广均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成为两个聚类间关键节点。
本文由于使用了最小生成树算法,忽略了一些阈值较小的节点,因此一定程度影响了对该刊知识网络特性的全面认识。此外,下载数据的不规范,也会对生成的结果产生一定偏颇。但是,具有“快照”式特点的知识图谱,毕竟对于快速了解该刊的载文和引文特色以及内部知识结构提供了简明的“图像”。希望对作者、编者、读者有所启发。
[1] 孙育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2008年载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分析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8互32.
[2] 胡唐明.基于CSSCI(1998—2005) 对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 (2):30互32.
[3] 吴卫华.2003年—2008年《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载文被引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11):28互30.
[4] 刘则渊,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