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界定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2011-07-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2期
关键词:界定产权经营者

周 良

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界定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周 良

一、引言

“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家视企业为生产函数,市场关系由供求曲线表达,并假设企业的各项交易活动是不稀缺的,即交易费用为零。但自从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产生以来,对这一假设作了典范性的突破,认为“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较的,因而可以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轨道。”从而把人们研究企业的视角从企业外部引入企业内部。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货币计量、综合性、真实性等为特征对社会资源的流动、分配和配置方向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说,会计学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就是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和计量的过程。因此在该前提下,将会计信息相关的问题纳入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无疑将是一种有意的尝试。

法律上对产权有一个简短的定义:“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力。”这里产权等同于所有权。而经济学中的产权定义外延要宽得多,著名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认为产权“就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损或受益的权利”。因而企业的任何一个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产权关系人。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会计信息供需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侧重于通过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界定,来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市场上由于供需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下降。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同样存在一个会计信息市场,报表主体与分析主体分别就是会计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由于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复杂的目的与动机,因此常常出现信息供需的不一致,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报表主体作为编制方是会计信息的供给方,由于他们了解报表信息生成的过程,掌握着会计信息背后的经济实质,在会计信息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之获利。而分析主体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不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无法从报表上辨别会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因而在该市场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长期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将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若要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必须披露与决策相关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企业各分析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分析主体可以简单分为外部分析主体和内部分析主体。其中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及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组织属于外部分析主体;企业的经营者属于内部分析主体。各分析主体之间由于利益目标的不同,导致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作为内部分析主体的经营者与其他分析主体相比有着其独特之处,即经营者直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经营负直接责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营者扮演着“双重身份”的角色,既是信息的需求方,又是信息的供给方。一方面,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给外部主体,而另一方面,他也要利用报表信息为其实现管理企业的目的而服务。因此,经营者这种“天然的”信息优势地位决定了他所披露的信息只会满足其本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许多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的信息,经理阶层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会选择少量披露或甚至不披露,从而损害社会利益。

从外部分析主体来看,不同的利益目标决定其对信息的需求差异。从理论上讲,政府部门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因为他们担负着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职能,他们能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但有时由于代表政府行使职能的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以及对这种行为监管的不力,如出于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的特殊目的,若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其目的不利,则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信息。

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他们所关心的是债权是否能如期收回并保证一定的收益,因此他们也应要求根据真实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目前我国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是否所有银行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呢?不尽为然。这里涉及到银行自身的利益。有时银行和信贷部门的人员出于自身业绩考核的需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好处,就算他们知道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但由于决策层的压力,作为实际的操作人员他们也无能为力。

再从投资者的角度,主要是股东来说。应该说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是最需要真实的信息,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为清晰,利益相关性最大。但就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情况而言,投资与投机并存,且后者所占的比重较大,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甚多,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很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广大股民来讲并不是很重要,他们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使股价上涨,这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但有时不同的分析主体之间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可能相互串通,合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如经营者可能与某些以短期炒作、赚取差价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走到一起,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一起制造股价的大幅波动,最终坑害广大中小股民。可见,某些分析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界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1.从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财务报表来看

作为揭示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本身就是企业各产权主体平等利益的综合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及各财务分析主体均要求公平支配收益的权利,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错误配置。

首先就资产负债表,实质上是反映企业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会计报表。从资产方看,它反映了产权所存在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产权内容的物权、债权等的分布。从权益方来看,则反映了产权的内在构成,即产权内容所归配利润的数量。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把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就是资产的安全保障问题,只有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决定了投资者必须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才能进行决策。而对债权人来说,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的债权的安全度做出评价。而报表中所体现的政府即国家利益则表现在: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从而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其次是损益表。与债权人不同,所有者关注的侧重点是从企业分得多少利润或股利,以及利润是怎样公平合理地在各投资方进行分配的。这些都是损益表提供的信息来源。此外,对债权人来说,对获利能力的了解也是判断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最后是现金流量表。随着人们对现金流动信息的日益重视,“现金流量表”也与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一道向企业产权主体传递着有关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它旨在向各企业产权主体提供报告期内的理财过程及资金变化情况,但主要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经理人员只要富有管理才能,往往不需要拥有多少财产照样可以行使经营管理权,并从中获得收益及支配权。该报表提供的信息就是他们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以上可以分析看出,作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之一的报表披露无一不反映了企业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而任何产权主体又需要不同的报表信息。正是由于财务报表与企业产权主体之间存在这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得对各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界定显得格外重要,这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制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2.财务分析主体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产权理论中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合同,其基本权利被分割给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利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未按市场的需求提供。

只有产权的明确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活动。因为产权的明晰为分析主体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该条件下,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所有者的效用。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从而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最大效用。

另一方面,若财务分析主体的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给别人带来收益的人必须由收益人充分给予报酬,而损害别人利益的人则必须给受损害者以充分赔偿。按照这一标准,若权利得到充分界定,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体就必须承担他行为的全部影响。在此情况下,人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体就不得不在造假所取得的收益与承担责任所付出的成本之间进行经济权衡。若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则经济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显然不会去制造虚假信息,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四、财务分析主体产权界定的初步探讨

(一)经营者的产权界定。经营管理者凭借自己拥有的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及企业家才能,占有着企业的物质产权。经营者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以及对物质产权的直接使用,对企业的财富创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经营者除了拥有合约权利外,还占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所有者出于对代理人的激励,还使得经营者占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二)企业的投资者凭借资金实力即资本占有着企业的价值产权,主要表示为股权和债权。资本直接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在股票市场上,股东通过买卖企业的股票就是在行使自己所拥有的企业价值产权,股票交易实质上就是企业价值产权的交易。股东在价值形态的企业内部“用手投票”的行为以及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的行为都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企业的价值产权除表现为合约权利(如利息、租金)外,一般还表现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三)政府凭借其持有的和创造的企业不可缺少的环境而占有企业一定的产权,政府作为企业外部产权主体除具有税收等合约权利外,不具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政府在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维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具体执行对违规者的惩罚,来保护已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对会计信息产权的有效维护,可以提高信息提供者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预期成本,从而起到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企业的产权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产权明晰”的关键不仅取决于其构成是简单还是复杂,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产权的主体、内容即实现方式是否明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企业的信息披露虽然受到成本费用的制约,但是该费用又与各产权主体有机结合所决定的治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明确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产权,确立相应产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合适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本文是湖南省社科基金(批准号:2010YBB05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

猜你喜欢

界定产权经营者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经营者》征稿启事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高血压界定范围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