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2011-07-13邱玉忠
邱玉忠
浅议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邱玉忠
由于事业单位现行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问题已成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大隐患,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
1.资金运风险。事业单位为推进事业发展,开展基建项目、增加实验室设备等,超过了单位正常资金承受能力,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会带来财务风险,而其资金大多为银行贷款,这些项目大多属于中长期项目投资,投资数额大且期限长,存在着债务清偿风险;另一方面,国家为了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可能上调利率,仅偿还贷款利息就会给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
2.固定资产管理风险。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其表现为:一是对购置或拨付的部分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务不全;二是对固定资产没有建立账卡或登记不明细;三是对固定资产自行处置,未向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此类问题如不加强管理,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3.财务人员道德风险。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对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任用、交流、教育等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力量有限,使得财务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不能完全适应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造成偏离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二、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缺乏风险意识。事业单位一般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往往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因此,事业单位往往认为其资金是由国家划拨,是在花国家的钱,不存在任何风险,风险管理意识极其薄弱。
2.管理制度不到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程度不同,因此,其抵御风险的意识、能力和程度也不尽相同。但由于事业单位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不能认识到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由此带来的危害,从国家和事业单位层面,还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制度体系。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不统一,各单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经营其资产,部分资产处于“监管真空”。正是这种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费与流失严重的状况,同时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将面临诸如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承担担保及连带责任风险等。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使事业单位风险控制达到这样三个目标:一是操作性目标,即财务活动的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在运作程序上做到规范有序;二是信息性目标,即财务管理活动所形成的全部财务信息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情况,符合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制度要求;三是合规性目标,即财务活动方方面面不能只考虑服务部门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财务工作的合法性。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要培养财务人员发现、了解、识别管理活动中尚未显现的各种风险及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识别能力;要培养财务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从数量上进行充分估计与衡量风险的检测能力;要培养财务人员正确处理常规风险活动和意外风险事项的应变能力及各种风险控制方法的运用,细化落实风险决策措施的应用能力。
3.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监督。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要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和管理权限上严格规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刚性,将连带和潜在风险降到最低,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4.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不出现流失的风险。首先是建立统一和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实,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量和实物量,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最后要及时做好资产的入账及入库管理,做到实物与帐套一一对应,账务相符,即便于管理又降低风险。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药品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