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 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2011-07-12裴秋菊
裴秋菊
[背景材料]
1、自2010年10月以来,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9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536万亩,受旱面积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2.4%。抗旱、产粮、稳定物价,环环相扣。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
2、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
[考点链接]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党和政府关注旱情、重视旱情、解决旱情体现了什么观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堅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如何认识我国的资源现状?
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合理,损失浪费严重。
5、如何认识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高效演练]
1、关注水利建设增强忧患意识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决定》指出,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你认为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3)请你就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向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4)为尽快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两个方面)
2、关注干旱天气增强节水意识
根据“背景材料Ⅰ”回答问题。
(1)山东、河南等地干旱的发生表明了什么?
(2)请你谈谈材料对你的启示。
(3)请你为上述干旱省市提几条节水措施。
参考答案:
1、(1)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2)国家重视水利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立抗旱减灾机制,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3)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立抗旱减灾机制,防患于未然;严格水资源管理,依法治水、用水;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救助资金等。(4)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农道路;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种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依靠党的惠农政策自主创业等。中学生:积极宣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推动农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关注“三农”问题,向政府提出发展农业的好建议;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坚决同破坏、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做斗争等。
2、(1)表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尤其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同时也表明我国气候异常,降水分配不均。(2)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阶梯水价,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一水多用,循环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