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联『领字』二探

2011-07-12韩崇文

对联 2011年15期
关键词:对联

●韩崇文

写毕》对联『领字』初探《,对于领字的条件、领字的数量、首句的领字、短联的领字、领字的典范等有了一些学习心得,于是,便有了这篇二探。

一、领字的条件

对联中领字的产生是有其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领字处于每一句的句首。句子是产生领字的客观条件。 有一个句子就能提供一个领字的位置。 而领字产生的主观条件是撰联者的主观意愿, 客观上提供了领字的位置,而撰联者主观上不愿意使用领字,领字就不会出现。反之,撰联者主观上愿意多用领字, 联句的数目少于其想用领字的数目,那撰联者的愿望也无法满足,因此,只有主观和客观同时发挥作用时, 领字才会产生。

二、领字的数量

这里所说的领字数量, 是指一副对联中领字的多少。

对联中的领字, 不是上联或下联单独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上下联相应的位置上。领字是成双成对地存在的。在计算领字时,应以『组』来称呼。 当然,在单称上联领字或下联领字时,可以『个』来称呼。 对联句子多,领字就可能多,句子少,领字相应地会少,因此,对联的长短和领字的多少是成正比例的。这是就客观条件而言。由于撰联者主观意愿的影响,在对联创作实践中,领字数目的多与少, 并不都构成上述那种比例,而是,有三种情况: 一是一副楹联内没有一组领字,二是在一副长联中,领字特别多。 上述两种联,都是极少数的。 三是在百字左右的对联中,一般来说,少则有一至三组领字,多则有三至五组领字。而二百字以上的对联,少则有三至五组领字,多则有五到八组领字。这是较为常见的。特别长的对联中的领字,另当别论。

先看一副没有领字的长联(佚名,六十四字):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可惜此联重字不规矩,不足为例。再看一副领字较多的长联,贺》武林《创刊两周年联(黄中强撰,二百三十字)武艺春秋,已悠游远古流传,应始自掷石弯弓, 震惊河岳。到现代新兴阶级,誓同仇敌忾,致所有皇冠落地,赫赫者终成渺小。纵览五千岁转,又何妨论剑评拳! 若相闻『东亚病夫』,熟可忍这般讥诮。只得奋发图强,试校点百年夺锦,攀登过无数峰巅。 啊! 个个魁梧健美,盖每当浩劫临头,总是气吞牛斗;林栖寒暑,曾处处野蛮拼搏,竟凭谁擒龙缚虎, 整顿乾坤。至今朝蓬勃文明,要立志争光,正须教天物由人,巍巍乎直指长空。统观八万里间,仍不断封烽溅血,请着意中华赤子,独善谋如此从容。更期死生与共,好抱来四海狂歌,驰骋于必然王国。咳!堂堂抖擞丰姿,亦因为奇功在手,乃真铁打英雄。在一副二百三十字字的联语中, 用了十五组领字,领字是够多的了,但这样的长联却不多。 我们看一下六十字左右对联的领字情况:

一联内只有一组领字的杭州灵隐寺联(江庸撰,六十字)

宝坊阅千载常新,桂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胜境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驼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苔斑。

一联内有两组领字的福州涌泉寺弥勒座联(佚名六十字)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

一联内有三组领字的成都濯锦楼联(余存珍撰,六十六字)策杖喜重来,看风涛滚滚,流不尽云影波光,天外更昂头,岂徒览南浦清江,西山白雪;临轩空四顾,怅今古茫茫,历多少佳人才子,蜀中堪屈指,复何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一联内有四组领字的杭州西湖刘庄联(陈豪撰,六十六字)泉石亦经纶,揽全湖多少楼台! 试大开绮户,遍倚雕栏,对西子新妆,如此文章真富丽;琴樽容啸傲,看佳日联翩裙屐,有万树棋花,四围岚翠,话天台轶事,本来家世是神仙。

一联内有五组领字的

新都桂湖升庵书屋联(周炯颐撰,七十字)

宰相状元,是我辈读书本色,惟名山著作,独标巨笔千秋,斯当年蓬馆高

骞,无愧簪缨世胄;忠臣孝子,乃吾儒亘古纲常,投边缴奔驰,尚余丹心一点,迄今日桂湖在望,长此俎豆馨香。

三、首句的领字

领字都处于句首的位置,对联的首句也有句首,也具备产生领字的客观条件。于是一些长联首句也就有了领字。 但这样的对联数量不是很多。 这里列举一些有首句领字的联。 为了节省篇幅,不录全联,仅抄录其有领字的首句。

一字领首句:

长城主题征联(四)(陆兼之撰,二百一十六字)

问二千年以上,何人键北门锁钥……看一万里之遥,到处飘中国旗旌……

二字领首句:

长城主题征联(一)(谢一正撰,一百三十六字)

漫夸雄关控险,峻垒绵疆……

好向宾馆停车,敌楼留影……

三字领首句:

长城主题征联(三)(张一昆撰,一百六十八字)

忆当年踏雪曾来……

欣此日寻踪再访……

四、短联的领字

有领字的短联,其联文至少要有一句,否则,就没有产生领字的客观条件。 有领字的短联,有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流水对,其关联词语就是领字,拿掉这些领字,对联便改变了对法,成为正对或反对。

一字领的如:

须读十年书;

方知千古事。

二字领的如: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三字领的如: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勿废半途。

二是每边有二句以上的短联中,亦可见到领字。 从一字领到三字领均有。

每边两句的领字联如:

题菜园联(鄂尔泰撰,二十二字)

此味易知,但须绿野亲身种;

对他有愧,只恐苍生菜色多。

每边三句的领字联如:

赠摩云书院山长联(陶澍撰,三十四字)化雨无私,忆往岁踏雪归来,曾话春风一席;摩云有志,愿诸生凌霄直上,勿忘灯火三更。

每边四句的领字联如:

南京中山王邸联(许达撰,五十四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舜日尧天。

五、领字的典范

昆明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而大观楼长联中的领字,堪为领字的典范。

为了深层次、全方位展示大观楼长联领字的魅力,先把其领字去掉,赏读一下联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茫茫空阔无边!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蟹屿螺洲,风鬟雾鬓,萍天苇地,翠羽丹霞。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滚

滚英雄谁在?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移山心力。珠帘画栋,暮雨朝云,断碣残碑,苍烟落照。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读过联文,这是一副意境优美,词清句丽的佳联。 但是,和完整的大观楼长联相比,总觉得那情趣、神韵、气魄逊色了不少。 那么,大观楼长联领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 其特色有四:

(一)多少相宜

大观楼长联一百八十字,运用了八组领字。这八组领字,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可谓三管齐下。有一字领一句的,有一字领四句的,有二字领一句的,有三字领一句的,有三字领四句的,真是纵横跌宕。 作者运用领字匠心独俱,手法纯熟,挥洒自如,下笔有神,极尽调谴领字之能事。因此,这八组领字,一组也不能少,一组也

(二)如桥似带

领字是联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大观楼长联的领字,是绝好的诠释。 上联中有一个『看』字,它犹如一座高架立交桥,雄视四野,东西南北尽收眼底,连接八方,形成四通八达的畅路,一个『看』字,竟领有十六字之众,真是力有千钧。下联一个『想』字,有如一条纽带,联系着汉、唐、宋、元,提挈四代,使十六个字齐集『想』字麾下,『想』就成了统兵之帅,在八组领字中,只要看看这一组领字,就明白了领字强大的凝聚力和统领的作用。

(三)添情增色

大观楼长联的领字,不仅丰富了全联的情感,而且壮大了联语的声色。 有『喜』有『叹』,有『看』有『想』,在大观楼联语展现大自然风情画及历史长卷方面,领字起了激活、点化的作用,使大自然的风情画情更浓、色更艳,使历史长卷更多了些悲凉感、苍茫感。

(四)环扣递进

大观楼长联的八组领字, 不是孤立的分散的。其领字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上联中,第一个领字是『喜』,五百里滇池,茫茫空阔无边。作者因此而喜,第一个领字便这样先声夺人地出现了, 由喜而产生了一种欲望,要『看』,这就有了第两个多不得。 正像古人所说的: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些领字已经和联句完美地融化在一起,既是水乳交融,也是血脉相通。领字,看过之后,想登临,这就有了第三个领字『何妨』,仅登临不够,还要『趁(赶赴)蟹屿螺洲』,『趁』是第四个领字,此后是梳裹就的风鬟雾鬓, 好一个梳裹就,形神皆备。它就是第五个领字。不仅如此,更萍天苇地,更出了第六个领字,对于那些『翠羽丹霞』, 作者信手涂抹,『点缀些』便跃然纸上,第七个领字由此产生。写到此,作者欣喜至极,思想得到了升华,而对大自然的美景, 感悟到不能再漠视了,不能再不经意了,而是告诫自己和别人,一定要珍惜。于是,沉甸甸的三个字,第八个领字『莫辜负』便跳了出来。『喜』是一根主线, 其余七个领字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使联语有如行云流水,珠落玉盘,给人以美感, 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领字链。下联也是如此。

总之,大观楼长联的领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作用却是『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领字和其所领之联语形如珠联璧合。 又似枝结连理、花开并蒂,更像龙凤共舞,骐骥同驰,亦如肝胆相照,唇齿相依。正是这些领字,使得大观楼长联誉满天下,尽得风流。 其领字的运用,成了对联领字的典范。

猜你喜欢

对联
巧出对联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