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事联艺七十年 创作对联达万副
——联坛不老松闻楚卿先生其人其联

2011-07-12唐意诚

对联 2011年15期
关键词:联语春联

●唐意诚

闻楚卿先生,湖北英山县人,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发起创办湖北省楹联学会,曾任常务副会长。他现任中联会顾问、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还兼任许多诗联学术职务。在楹联界,他是一棵常青树,年届八旬,仍笔耕不辍。他从事联艺近七十年,创作对联达万副(已发表八千余副)。中联会授予他“联坛十老”之一,当之无愧。他创作对联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质量水平之高、联律之精、联艺之妙,实属罕见,堪称当今联坛少有。现已出版诗联文集七本,还将继续出版,是一位多产的诗联作家。他待人和蔼热情,做事尽职尽责,是位雷厉风行的长者。他由于国学功底深厚,诗联随手写来,左右逢源,行云流水,意境高雅,激情洋溢,语言生动,自然得体,实属难得。吾每读其作品,都觉耳目一新,另有一番天地,无不折服。七十年来,他在楹联艺术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陈东成会长等共同领导下,开拓创新,团结一致,高举弘扬楹联文化的旗帜,在将对联大省湖北引向对联强省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全国树立了先进榜样,令人敬佩。我在阅读他几本对联集子之余,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闻老的对联作品很有特色,可从如下几个侧面表述和研讨。

一、春联有色有声

闻老从1936年11岁开始写第一副春联至今,已有70余年了。每年新春都会创作一副或多副春联,至今达1000余副。1936年至1949年,13年间,他撰春联100余副。这些作品突破了春联一般的传统内容,从一些社会事件,反映国史、民史、社会史、家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家乡英山县时,他新年贴在大门上的首副春联是:

伤心怕听流亡曲;

雪耻高歌义勇军。

这是一副抗日爱国春联。上联中“流亡曲”,指当时流行的抗日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抗日进行曲》等。下联中“义勇军”,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即现在的国歌。即便现在回忆和演唱,仍然荡气回肠,慷慨悲歌,与日寇不共戴天。小小年纪,用春联作为抗日救国的武器,就显露了他非凡才华。

1940年的春联是:

炮火连天除旧岁;

哀鸿遍野过新年。

这是在新年对日寇的控诉,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1941年的春联是:

大旱大荒,逼债逼租难度岁;

多灾多难,缺衣缺食怎团年。

在旧中国,过年如过鬼门关。

1943年的春联是:

拉壮拉夫,过年如过劫;

欠租欠债,送旧难送穷。

反映了旧中国过年的悲惨景象。

1944年的春联是:

火热水深,淡饭粗茶除旧岁;

家贫父病,红苕腌菜度穷年。

反映了闻家当年的苦难现实。

从1950年至2005年,写的春联则更多。

1949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作者每年的春联真正姓“春”了。

1950年的春联是:

翻身求解放;

贺岁报平安。

这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1951年的春联是:

分地分田,喜喜欢欢除旧岁;

有穿有吃,红红火火过新年。

这是土改后新年的新气象。

1952年的春联是:

卫国保家,开展拥军活动;援朝抗美,发扬尚武精神。

这是抗美援朝的盛况。

文革中写过一副春联:

北串南联,罢课停工闹革命;

文攻武卫,拉帮结派为争权。

反映了“文革”的历史悲剧。

1976年的春联是:

相期大浪淘沙去;

此联反映了四届人大召开之后、粉碎“四人帮”之前,人民群众的一种渴望心情。

2002年的春联是:

立党为公三代表;

兴邦图治两文明。

这些百花齐放的春联,人看人爱具有深刻时代烙印,或鞭挞,或评论,或歌颂,或畅怀,更显今日中国发达繁荣的春天。

闻老的春联多姿多彩,活灵活现,新旧时代春联两重天。

二、烈士嵌名联可歌可泣

在我的家乡,没有成片的橘林。所能见到的橘树,长在庭院一隅,秋天结果,不算大观,只做观赏。虽奉橘不堪出手,但可送大米、银杏、红薯、鱼与螃蟹,我如果学古人,可写纯朴厚道的“奉薯帖”,意趣横生的“送蟹帖”。

闻老为湖南韶山烈士陵园题写的烈士嵌名联已载多种书籍。如题杨开慧烈士联:

雾扫云开凝碧血;

霞明质慧寓丹心。

联语将“开慧”二字嵌于联中第四字,为蜂腰格。

题毛泽民烈士联:

经济运筹期布泽;

牺牲报党在苏民。

联语将“泽民”二字嵌于联尾最后一字,为凤尾格。

题毛泽覃烈士联:

除暴挥师齐仰泽;

捐躯浴血永思覃。

联语将“泽覃”二字嵌于联中尾字,亦为凤尾格。

题毛泽建烈士联:

建树堪称奇女子;

泽芳争放早春梅。

联语将“泽建”二字嵌于联首,亦为凤顶格。

题毛岸英烈士联:

受命履艰成伟岸;

援朝抗美作精英。

联语将“岸英”二字嵌于联尾,亦为凤尾格。

题毛楚雄烈士联:

继承先志生光楚;

慷慨悲歌死亦雄。

亦将“楚雄”二字嵌于联尾,亦为凤尾格。

毛泽东一家满门忠烈,嵌名联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嵌名了无痕迹,对革命烈土做出了恰当而崇高的评价,可圈可点,必将永远流传。

三、格言联见仁见智

格言联是做人、做学问、做事和处世的座右铭,精彩的格言联千古不朽。闻老的格言联,有抒怀壮志者,如:

是牛甘负重;

为烛自多情。

执着欲求真善美;

苦心力戒假空虚。

有修身治学者,如:

读书期报国;

为政贵亲民。

乐群须敬业;

养性重求真。

与书为契友;

邀月作良朋。

无私能种德;

敦品可为人。

有勉己勉人者,如:

立行勿忘松作范;

求知应以竹为师。

斗室能容天下事;

寸心常涌古今潮。

友会八方堪比富;

书香四季不愁贫。

梅香不怕风霜重;

树正何愁月影斜。

海到无边终有岸;

山登绝顶莫言高。

有饱寓哲理者,如:

欲知滋味须尝胆;

要识兴衰莫废书。

挫折艰难休泄气;

称心如意莫忘形。

有赤心报国者,如:

老马识途犹奋驾;

春蚕到死尚抽丝。

读马列主义书,献身须做革命者;

吃祖国人民饭,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联语可谓金玉良言,掷地有声。足可为当代和后世所效法,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灿烂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状景联如画如诗

闻老的名胜景点联,一般不就景写景,而是独具创见,韵律悠长,如画如诗。如题大别山主峰联:

大有拔地撑天气势;

别无卑躬屈膝奴颜。

足见气势雄壮,立意精当。

题大别山天堂寨联:

高挂银河,九龙争吐三江水;

独撑天柱,两省平分一脉山。

两省,指该景位于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想象丰富,活泼天然。

题神农架联:

揽胜探幽,眼观天下无双景;

登高奋勇,脚踏华中第一峰。

将神秘的神农架囊括得活灵活现。

题京山惠亭水库联:

柳绿如烟,彩色描成心上画;

湖平似镜,轻舟划破水中天。

信手拈来,静中有动,传神逼真。

题武汉长江大桥联:

天堑变通途,九孔东西船百万;

龟蛇横彩练,一桥南北路三千。

妙语相对,自然天成。

题黄州东坡赤壁联:

阿瞒横槊,碧眼凭河,南北江山成对垒;

苏子奇才,周郎妙计,东西文武共扬名。

堪称妙笔绝联。

题三峡联:

绝壁绘丹青,笔涌长江千里浪;

双肩挎背篓,捎走巫山十二峰。

浪漫拟人手法,惟妙惟肖。

题武昌黄鹤楼联:

黄鹤喜归来,万里长江流不尽;

青莲何处去,一楼风月乐无边。

流水妙对,一往情深。

题秭归屈原纪念馆联:

孤愤行吟,三楚尚留难解恨;

伤谗投汨,大江犹作不平鸣。

以“难解恨”和“不平鸣”为伟大诗人屈原的冤屈伸张正义,浩气凛然。这些景点联一旦嵌刻,则“江山多娇,分外妖娆”。古人云:江山也要文人捧。果然如此。

五、哀挽联撼人撼天。闻老的哀挽联,颇有个性,不同人物不同特点,画龙点睛,寄托怀念和哀思,义重情深,撼人撼天。挽父联:

懿行岂能忘,慈娘早逝,继母分劳,父爱胜甘霖。最怜茹辛含苦,育子成材,鞠躬尽瘁。且生平乐善好施,恩推侄辈,惠及乡邻。众口皆碑,厚地高天难比德;

愚顽诚不肖,菽水未亲,晨昏疏问,疾病乏医治。那堪触景生情,摧肝裂胆,懊悔终身。纵谢世乘龙跨虎,仙游蓬岛,魂归极乐。儿心负疚,石山黄土更怆怀。

闻永高(1889-1975),英山县贫苦农民。大革命时加入游击队,解放后为劳动模范,作者称其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山区农民”。此为长挽联,表达父子情深,父爱伟大。然而自古忠孝两难全,殊为遗憾。

挽邓小平联:

一国两制,三步宏图,特色树丰碑,武略文韬,伟业千秋传不朽;

泰山倾颓,哲人顿萎,深宵闻噩耗,春寒霜冻,中华百族共含哀。

此为平顶平仄顶仄马蹄格联。对邓小平改革总设计师评价再高,也不为过。

挽曾保泉联:

造物太无情,那堪六月飞霜,十杰英才人少一;

拓荒方遂愿,曷忍中途卸担,八方联友泪成双。

曾保泉(1941-1996),祖籍日本静冈,出生河南开封。中联会首任秘书长、副会长,于1996年7月26日病逝,年仅55岁。为中联会初创时期鞠躬操办,立下汗马功劳。十杰,曾保泉荣列“十杰”。挽联表达了全国联人的哀思。

挽魏传统联:

闻讣望燕山,怅月冷星沉,那堪雪压将军树;

含哀怀艺苑,正春归花放,曷忍风摧帅字旗。

魏传统(1908-1996),四川达县人。老红军,著名诗联家、书法家。中联会首任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1955年授予少将衔。挽联得体,文如其人。

挽魏寅联:

道义结知心,难忘冻雨打窗,问暖嘘寒申正义;

京都曾聚首,犹记登台受奖,连床剪烛话深更。

魏寅,湖南隆回人。清代大学者魏源之后代,曾与闻老同为“联坛十老”在京受奖。

闻老“文革”中以“莫须有”罪名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开除回乡劳动,待平反后已满60岁,已误度了青春年华。

他自况80自挽联颇有性格:生死本平常,惟余情结万端,眷眷依依难割舍;

浮沉何足计,只剩斜阳一抹,描描画画欲期成。

宽广胸襟,乐观心态,对生死处之泰然,是闻老长寿的秘诀,百寿方期,大富大贵也。

闻老各方面的联语还很多,尚须再读领教。最后,吾题《楚卿对联诗文补集》联以作结语:

八秩名家,诗联随手得;

十千精品,雅韵自天来。

猜你喜欢

联语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联语
新春联
新年快乐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左宗棠题写在西北的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