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领巾

2011-07-11梁伟平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东方明珠都江堰大巴

文/梁伟平

(作者为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淮剧团副团长)

小时候戴过红领巾,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这次在都江堰北街小学又一次戴上红领巾,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久久不能忘怀……

9月23日随市文联“生命的感悟”采风团参观上海援建都江堰小学和医院等灾后重建设施。当我们大巴抵达都江堰北街小学时,师生们早已等在校门口,一批小学生为我们行少年队礼后,给我们戴上了一条条红领巾。为我戴红领巾的女孩子清秀可爱,但眼神忧郁。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与学生“一对一”地牵手参观学校新校舍。这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它和都江堰中心医院一样成了上海援建的标志性项目。在校门口不远处,一块由上海市政协百岁老人书写的“百年树人”刻在了巨大的石碑上,它见证了上海与都江堰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我驻足观看,采风团队伍在前行,女孩一直默默地陪着我,她不善言语,那忧郁的眼神似乎告诉我她与其他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境况。我问她:“你去过上海吗?知道东方明珠吗?”她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着期待和信任,然而瞬间似乎又陷入沉思。我在想,都江堰小学孩子们对上海一定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在他们心中上海可能是既神秘又遥远的地方。

在捐赠仪式上,我将书包、铅笔盒送到她面前时,她向我敬礼后,又帮我整理一下红领巾。这细微的小动作,让我感受了灾区孩子在经历灾难之后显得更懂事,更成熟了。我注视着这孩子,她坐在同学当中仍然言语不多,打听后才知道她的爸爸在地震中遇难了。

因为行程很紧,我们要赶往重灾区映秀镇了。师生们到校门口送我们。校门口悬挂着“欢迎上海德艺双馨艺术家来校莅临指导”的横幅。大巴渐渐远去,女孩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招手,只是注视着我。我感觉她总想跟我说些什么,我来不及问她:“想去上海吗?”“想看看东方明珠吗?”似乎还不止这些……我遗憾没有问她的姓名,没有允诺她到上海来看看。一路上我脑海中不断出现那幼稚而坚强的脸。

本来以为能帮助她们什么,但真正得到改变的应该是我们——对生命的感悟。

那条红领巾我至今依然珍藏着。

猜你喜欢

东方明珠都江堰大巴
拜水都江堰
高高的“东方明珠”塔
彩铅画《锦鲤》
东方的西湖 大巴飞瀑
东方明珠之旅
追大巴的爷爷
女巫外卖之大巴司机
系列幽默漫画大巴来退位
拜水都江堰
百视通东方明珠合并上海文广重大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