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在“英雄榜”上的英雄

2011-07-11迟志刚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瓦砾汶川文联

文/迟志刚

(作者为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巡视员)

这次赴汶川采风,所到之处,感触颇深。昔日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是我们永远的痛。低下头,我们默哀,是为了失去的千千万万的生命,抬起头,我们微笑着穿越废墟,看到了重建家园后一片片崭新的街市。

到了映秀镇,我们走进了一位姓杨的村民家里。交谈中,我感觉到了他在地震发生时那种时不我待、争分夺秒、自我营救、与命运抗争、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位姓杨的村民是地震时作为生还者第一个到达映秀小学的人。他看到曾是一座美丽的校园瞬间变成了一片瓦砾,当时他极度悲伤绝望。大地撕裂,断壁残骸中,孩子们的哭叫声使他惊醒,他拼命地寻找压在瓦砾中的孩子,开始时一个人,后来他领着消防员一起寻找,本着多争取一秒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营救精神,竭尽自己的全力。当电视台采访他时,他的声音因劳累过度而嘶哑无声。记者问他家中有几人受难,他只能用手指比划有十人受难,记者给他拍下的这张做手势的照片,通过媒体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陪我们一同走访的汶川文联主席告诉我们:“这位姓杨的村民应该是映秀镇当之无愧的抗震英雄。然而,最后他却榜上无名。”当我问他有何想法时,他对此很淡然,回答我说:“我对当不当上英雄称号完全无所谓,我最难过的是没能再多救出一个孩子。”这句话虽然很朴素,却使我深感震动。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在巨大灾害面前表现出的这种境界多么感人!这句话使我看到了什么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五花八门、争名夺利的事情处处可见,有时可能为了计较一点小利,搞得同事反目,争吵不休。相形之下,我们应该明白人与人之间相处,真正要看重什么,珍惜什么。这句话也使我看到了映秀镇这位农民在精神一度濒临崩溃之际,经历了怎样的凤凰涅磐。我们知道,像八级地震这样的灾害,可能使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被打击和伤害的精神泥潭,那种家园摧毁的绝望,那种失去亲人的悲伤,那种致残后的厌世,是可想而知的。他们能够从这种深重苦难中走出来,在精神上不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句话更使我看到了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一种对他人生命无限的敬重、关怀和爱护的大爱精神。

这位不在“英雄榜”上的英雄,不但给我汶川之行留下深深的记忆,也将在我的人生路上留下永恒的记忆!

猜你喜欢

瓦砾汶川文联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拆迁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十年汶川祭(组诗)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青苔与瓦砾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汶川樱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