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麻阳柑橘产业的现状及建议对策

2011-07-10欧安锋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麻阳脐橙冰糖

滕 华,欧安锋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麻阳 419400)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北端,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1984年以来,该县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大搞丘岗山地开发,柑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湖南省著名的冰糖橙主产区之一,被列为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重点县,有 “中国冰糖橙之最”的誉称。

1 麻阳柑橘的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89年,为起步推广阶段。把发展柑橘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来抓,组织农民大规模建设冰糖橙基地,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大规模开发,使全县冰糖橙面积由不足667hm2迅速增加到2667hm2。

第二阶段是1990~1995年,为品种改良阶段。通过嫁接等手段对本地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培植出适应本地气候、土质及耕作方法的椪柑、脐橙等新品种,形成了具有本地优势的柑橘品种体系。

第三阶段是1996~2002年,为品种优化升级改造阶段。再次对原有柑橘园进行了品种优化和低产园改造,用优质柑橘产品占领消费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为大力发展优质脐橙和冰糖橙阶段。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引进新的优质脐橙、塔罗科血橙等品种。到目前为止,全县柑橘面积达到 1.67万 hm2,其中冰糖橙 0.87万 hm2,脐橙 0.53万hm2,椪柑 0.13万hm2,大红、甜橙等0.14万 hm2,年产柑橘36万t,产值达4.6亿元,成为麻阳三大支柱产业之首。

2 麻阳柑橘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橘园基础设施不配套,建园质量差

全县柑橘园大多建在坡地,园地立地条件先天不足。由于部分农民认识不足,忽视了建园质量,缺乏投入,多数橘园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道路、灌溉等设施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柑橘产量和品质。

2.2 柑橘品种混栽,降低柑橘品质

各家各户柑橘种植分散,一家一户不仅面积小,而且不集中,品种混栽,相互传粉,造成柑橘品质下降。

2.3 柑橘龙头企业少,市场营销环节薄弱

麻阳县虽然有一些龙头企业,但与该县柑橘的发展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柑橘销售主要限于国内局部市场,新兴市场的开拓较差,从事营销的大多是一些实力较小的运销个体户,没有健全的柑橘市场营销网络,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与当前大市场、大流通和大竞争的形势极不相适应,出现了 “千家万户种柑橘,千家万户闯市场”的局面,规模效益低下,这必然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果品包装优劣混杂,甚至出现恶性早采、统采统卖。

2.4 大型柑橘销售场地紧缺,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麻阳县虽建有一座大型金环水果市场,只是刚建立起来,市场的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乡镇柑橘销售以路为市,严重影响交通和柑橘销售。该县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有的部门落实不到位,敲诈勒索外来客商,外来客商利益得不到保障。

2.5 中介服务不健全,影响柑橘正常销售

麻阳县柑橘科技服务,信息咨询,加工、包装、仓储、经纪等中介组织,不能有机相结合,只是各自为战,相互扯皮,为了个人的利益,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影响柑橘的正常销售。

2.6 品牌意识淡薄,维权难度大

麻阳县柑橘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 “麻阳”商标,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麻阳柑橘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的通告》,对 “麻阳”柑橘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而有的销售商品牌意识淡薄,用小脐橙、大红、广柑等劣质柑橘以次充好混入冰糖橙,用凤凰、泸溪、芷江等邻近的冰糖橙冒名顶替麻阳冰糖橙,冒用 “麻阳”商标销售到全国各地,品牌荣誉降低,维权打假难。

3 麻阳柑橘产业的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3.1 优化区域布局,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

根据麻阳县柑橘生产适宜地的科学评价和麻阳冰糖橙的品牌,按照 “两条腿走路” (鲜销与加工)的发展思路,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合理布局鲜食、加工果园基地,实现柑橘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为柑橘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麻阳县大部分果园处于 “望天收”状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为此,要加大投入,加快以灌溉为中心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果园建设要按照运输机械化、土壤改良深翻熟化、排灌系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兼顾果园建设和柑橘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水、园、林、路自然条件,保留池、塘、库和成块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统,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设施,确保柑橘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3 狠抓中低园的改造,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目前,麻阳县现有中低产橘园约0.2hm2,在更短期内采用深耕压肥,配方施肥,整形修剪,强化管理等措施,改造低产园。切实加大柑橘产业科技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步伐,建立健全柑橘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柑橘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严格按照柑橘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品种选择、土肥管理、病虫防治、整形修剪、果品采收、商品化处理等各项技术实行定性、定量、定时处理,做到规范化,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提高果品优质率。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省本降耗技术措施,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数量和次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4 抓好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麻阳县柑橘在质量上的差距不在内质,而在外观,即商品化程度或品位上,特别是果实均匀度、果皮光洁度、着色度及包装材料精美度等方面。因此,在有一定规模、产量较高的地方要建设柑橘果实采后处理工厂,其他地方也要推广使用采果袋采果,塑料箱或标准纸箱装果,分级板人工分级,改变以前用竹篓、编织袋装运出售的习惯,提高鲜果外观品质和市场容量,争取在全国各大城市有麻阳柑橘的代理销售商。

3.5 开展山地流转,新建冰糖橙精品园

目前麻阳县柑橘布局分散、管理粗放格局,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和精品果业的要求是很不相适应的。2008年冬的柑橘危机,从一方面看是困境和挑战,给广大果农造成了重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机遇,有利于行业整合。要紧紧抓住机遇,主动加强引导山地流转,新建一批上60.6hm2的无公害、精品冰糖橙园。同时促使现有果园基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种植大户流转,推进柑橘规模经营和发展。

3.6 发展观光果园

麻阳是全国长寿之一,要把发展柑橘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和长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柑橘观光旅游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经营。大力推行 “果—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和 “科技生态示范橘园”模式,让这一模式在全县全面开花、全面结果,真正实现 “生产无害化、庭园卫生化、节能沼气化、农业立体化、效益最大化”。夏天青果团团,苍翠葱郁;秋天橙黄橘红,硕果满枝;冬天青枝绿叶,生机勃勃。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麻阳长寿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行 “农家乐”旅游项目。在春季,可开展 “宿农家、游橘园、赏橘花”为主题的观光旅游活动;在秋季可开展 “宿农家、游橘园、品橘果”为主题的观光旅游活动。让柑橘业与旅游业在全县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壮大。

3.7 加快品改和培育无病毒苗木进程

麻阳县要发展柑橘产业,要长远规划,确定 “锦红”、 “锦玉”冰糖橙,“纽荷尔”脐橙,“塔罗科”血橙为麻阳的柑橘的主栽品种,继续抓好冰糖橙的提纯复壮和品系选优,建立高标准母本园和加快无病毒苗木的繁育,为麻阳的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8 打造精品名牌,实现效益最大化

名牌就是高质量、好信誉的综合体现,同时又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标志,名牌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柑橘市场一方面是劣质果品出现滞销,另一方面是优质果品供不应求。柑橘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由地方特产向市场名牌转变,提高果品档次,培育柑橘名牌。培育名牌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柑橘的内在品质,即口感好,好吃;另一方面要提高柑橘的外在质量,运用机械分级选果打蜡,使用专用包装,做到 “好看、好卖”。“麻阳、东坡”商标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全县要共同努力打造 “麻阳、东坡”品牌,将 “麻阳”品牌做大做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品牌优势为规模优势。让 “东坡脐橙”、 “麻阳冰糖橙”走出湖南,闯进国内国际大市场。

3.9 优化经济环境,为柑橘销售保驾护航

各级政府在柑橘产业化经营中,主要职能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定系列优惠政策。柑橘产业化发展的硬环境主要是交通设施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软环境主要是营造良好的销售环境。在柑橘上市之季,公安、工商、交通、交警和植检等部门要全力服务于柑橘销售,打通柑橘销售绿色通道,确保橘农和客商的利益不受损害。

3.10 组建柑橘产业集团公司,加快柑橘产业发展

要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机对接。建立技术服务型、信息交流型及产品营销型等柑橘产业集团公司,外联市场,上联龙头,下联农户,为柑橘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服务,逐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集团产业实体,加快麻阳柑橘产业的发展。

麻阳的柑橘产业已成为麻阳经济的一大支产业,是农民发家致家的好门路,各级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柑橘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麻阳冰糖橙、东坡脐橙的品牌优势,让麻阳柑橘走出湖南,销往国内外。

猜你喜欢

麻阳脐橙冰糖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冰糖葫芦
冰糖宝石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冰糖葫芦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