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1-07-07刘改霞王剑辉任彩莲田举棚
李 骁,刘改霞,王剑辉,任彩莲,王 霞,田举棚
(周至县林业局,陕西周至 710400)
1 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发展概况
周至是个林业大县,具有丰富的苗木花卉资源和杂果经济林资源,苗木花卉和杂果经济林栽培已具有一定历史和规模。据调查统计,周至的苗木花卉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发展较快。周至县国有苗圃有县三清苗圃、县渭河中心苗圃、厚畛子林场天保苗圃、林科所苗圃四家,私营规模较大苗木花卉企业和苗木花卉经营大户157家,涉及平原和沿山18个乡镇,沿渭河形成长约40 km、宽约3 km的苗木花卉产业带。苗木花卉种植种植面积3 549.7 hm2,苗木花卉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比重已达26.1%,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周至县继猕猴桃产业之后又一立县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县栽培苗木花卉38类400余种,苗木花卉远销十几个省区,已成名副其实的闻名全国、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
周至县杂果经济林发展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近10余年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在沿山和浅山区已形成近50 km长、宽约5 km的杂果经济林带。全县杂果经济林面积6 133.3 hm2,主要集中在沿山和山区8个乡镇。据调查统计计算,杂果经济林的收入占山区和浅山区农民总收入43.4%,而且杂果经济林发展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其规模和经济效益正在逐年加大。随着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将为带动周至县沿渭苗木花卉观光农业、沿山森林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周至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 自然概况
周至县地处关中西部,秦岭北麓,属西安市辖县,位于西安市西南78 km,地理坐标东经107°39′~ 108°31′,北纬 33°42′~ 34°14′。东依白马河中心线与户县为邻;南依秦岭主脉与佛坪、宁陕交界;西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北濒渭水与杨凌、武功、兴平相望。全县总面积2 974 km2,山区面积占76.4%,平原面积占23.6%。全县总人口65万人,主要人口集中在平原。
周至地势南高北低,分属秦岭山地、黄土台塬、渭河平原三个自然地貌单元。海拔 399~3 767m。南部秦岭山地,山势巍峨,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气候湿润,是周至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黄土台塬分布在秦岭山前地带,台面受侵蚀分割呈支离状,地下水埋藏较深,水土流失严重。渭河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土壤肥沃,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区。全县以秦岭梁为界,南北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 993.7 h,太阳辐射总量108.76~109.68 kcal/cm2;年平均气温平原13.2℃,山区7.4℃,极端最高气温42.4℃,极端最低气温-13℃;年平均无霜期225 d;年平均降水量674.3 mm,年最大降水量1 083.3mm,降水量多集中在 7、8、9三个月。全县共有12个土类、24个亚类、44个土属,81个土种,山区多以石渣土、褐土为主,平原以嵝土、黄土、潮土为主。
沿渭的苗木花卉产业带的土壤多为黄土、潮土,土壤湿润,农田灌溉、排水、交通方便,发展苗木花卉效益高,适宜大量苗木生长;沿山、浅山区、山区土壤多为石渣土、褐土,耕地坡陡路险,土壤干旱,农作物生产靠天吃饭,生产效益低,生产不便,气候适宜核桃、板栗、桃、杏等杂果树木生长,适宜发展杂果经济林。周至县良好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苗木花卉资源和杂果经济林资源优势及毗邻杨凌农科城的区位优势,给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发展现状
3.1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3.1.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共计3 549.7 hm2,集中分布在西宝路以北青化、哑柏、四屯、侯家村、二曲、辛家寨、富仁、尚村等乡镇,沿渭地带的有3 019.1 hm2,分布在其它乡镇的有530.7 hm2。近年来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在平原地区每个乡镇都有种植,发展势头强劲。总面积中国有场圃 266.7 hm2,占7.5%,非公制面积 3 283 hm2,占 92.5%(见表1)。全县共有注册苗木花卉企业38户,共有苗木花卉个体经营户119户。
表1 周至县苗木花卉面积统计 hm2
3.1.2 产业产值情况 据林业局调查统计,全县苗木花卉年产值37 272万元,苗木销售15 973万株,收入17 214万元,掘苗费1 597万元,带动其它产业产值1 597万元;苗木花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20 408万元,人均收入3 233元。
3.1.3 产业管理现状 目前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处于一种苗农自发的无序发展状态,苗木花卉市场管理、信息咨询、产业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急待需要规范管理,苗农呼声反响强烈。
3.2 杂果经济林发展现状
3.2.1 种植面积 截止目前,全县杂果经济林种植面积共计6 133.3 hm2,主要分布在沿山和山区,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和农作物非丰产区。其中沿山的九峰、集贤、楼观、马召、广济、骆峪、翠峰、竹峪等8个乡镇已成园面积3 200 hm2(内含桃533.3 hm2,李子 400 hm2,杏200 hm2,樱桃 200 hm2,油桃 600 hm2,核桃 1 200 hm2,其它 66.7 hm2),山区陈河、王家河、板房子、厚畛子等 4个乡镇种植面积1 466.7 hm2(其中核桃 533.3 hm2,板栗 400 hm2,其它 533.4 hm2)。
3.2.2 杂果产值及带动群众增收情况 根据林业局对九峰乡虎峰村、集贤镇金凤村、大曲村、竹峪乡兰梅塬村等4个村的调查,杂果林每667m2年均产值在2 700~3 100元,平均2 969元,而种植粮食作物每667m2年产值仅为1 215元,杂果林较粮食每667 m2增值1 708元。以上4个村杂果种植面积共计757.2 hm2,每年可较种植粮食作物增值1 940.3万元,人均增收2 101元(见表2)。
表2 杂果经济林产值情况调查
3.2.3 杂果林发展前景及增值情况 周至县杂果经济林适生区主要集中在秦岭北麓山脚线到107省道两侧地带。该区域涉及上述8个乡镇的74个行政村,400多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5 400户,总人口10.2万人;土地面积14 400 hm2,其中林业用地2 666.7 hm2,非林业用地11 733.3 hm2。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县杂果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本次调查的4个村中,金凤、大曲两个村杂果种植面积均达到总面积90%以上,几乎成了“无粮村”。而在其它沿山众多的村组,杂果面积相对较少,充分说明在发展杂果林方面有着一定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随着全县杂果经济林依托西安市大绿工程二期的实施,沿山、山区杂果经济林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将会更加迅猛。
4 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发展的趋势、动力及三大效益预估分析
4.1 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收入
通过调查统计和计算的结果来看:2009年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区域内的苗木花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人均3 233元,沿山和山区杂果经济林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人均2 101元,与全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分别占87.3%和56.8%。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收入将会在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
平原是周至经济发达区,土地肥美,在平原栽植苗木在自然条件上更优于山区。平原的人均林业收入最高是因为平原地区的群众栽植了大量苗木花卉,虽然平原地区的群众没有参与退耕还林,没有领到国家的退耕还林补贴,但是苗木的经济效益高于果木,远远超过了山区的退耕还林补贴;而且平原地区的土地肥美,果木的经济效益也高于山区和交叉地带。山区有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地,退耕还林补贴在群众的林业收入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山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打工和林业收入,其余来源于生态旅游产业,而生态旅游只有少数处在旅游区的村庄才能参与,虽然少数山区群众也栽植果树和苗木,但是由于运输和销路等问题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山区的林业收入比重最高。平原和山区的交叉地带包括了平原和山区两种地里环境,山区和平原的林业特色在这些村子都有所体现。
总体来说各村在林业生产建设上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苗木大村、杂果大村、生态旅游大村。虽然有些村在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那是因为林业生产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苗木、果木都还处在幼年期,还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几年后也会逐渐形成特色,形成规模,这些为以后周至县新农村林业建设及县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林业建设的大量投入为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1)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广大林业工作人员参与筹办的五届“周至杨凌精品苗木花卉产销推介交易会“的成功召开,为打造周至苗木花卉产业品牌,促进周至苗木花卉产业升级起到强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广大苗农大户苗木花卉销售产销两旺,为广大苗农苗木花卉产品交易提供很好的平台。
(2)近年来国家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日元贷款造林工程、西安市大绿工程的相继实施,为我县沿山和山区杂果经济林发展提供了强大可靠的经济支持。
4.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预估
以3 549.7 hm2苗木花卉、6 133.3 hm2杂果林(成林面积3 200 hm2)测算,3 549.7 hm2苗木花卉和3 200 hm2杂果林面积即相当于6 749.73 hm2森林。
(1)经济效益:苗木花卉产业带动农民年增收20 408万元,杂果经济林带动农民年增收14 251.2万元,两项合计年收入34 659.2万元。
(2)社会效益:3 549.7 hm2苗木花卉产业和3 200 hm2杂果经济林建成,为周至县沿渭苗木花卉观光农业、沿山浅山区森林旅游业、农家乐等其它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周至县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3)生态效益预估:3 549.7 hm2苗木花卉和3 200 hm2杂果林1年可制造氧气179.8万t,制造氧气价值折算人民币59.3亿元;1年吸收二氧化碳246.4万t,固碳价值折合人民币2.5亿元。以上这些仅是周至县苗木花卉和杂果经济林的可测算出的生态效益的一部分,然而其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等生态效益则是不可估量的。
5 存在的问题
5.1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在服务管理方面还是一个“软肋”,机构设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林业局在为苗木花卉产业提供市场规范管理、产业引导、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苗农呼声反响强烈。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可依托的国家建设项目,无法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三是苗木销售中的激烈竞争日益加剧,相当多的苗农面临销售难的巨大压力。
5.2 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周至县杂果经济林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另外一个是依托林业工程投资的发展较快,没有依托林业工程投资的发展慢;林业工程投资大的发展快,投资少的发展速度慢。
6 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6.1 发展思路
根据县委、县政府狠抓特色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发展现状,全县产业发展的思路是:立足苗木花卉资源、杂果经济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引导、扶持、服务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和发展壮大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为周至县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6.2 建议
根据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苗木花卉产业和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思路,建议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方面要切实抓好下列几点。
(1)尽快设立机构,配备专人早日为全县苗木花卉企业及苗农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产业扶持、规范管理苗木花卉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这样也有利于及时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资金。
(2)新建一到两个苗木花卉产品交易中心,强化服务体系,为苗农和苗木花卉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产品交易平台。
(3)稳步扩大产业规模。当前苗木花卉主要集中在沿渭地带,其中青化、哑柏两乡镇占全县45.6%,其它乡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要在县东片加快沿渭地带苗木花卉发展速度,尽快形成规模。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全县苗木花卉面积发展到6 666.7 hm2,新增2 000 hm2,带动群众增收32 330万元,“十二五”末苗木花卉面积增加到10 000 hm2的规模。
(4)积极争取国家种苗建设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投资周至苗木花卉产业,为加快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提升动力。
(5)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苗木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6)进一步扩大苗木花卉产业对外开放,积极加强全县与其它苗木花卉产业强省之间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交流。
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应在今后几年内抓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认真抓好县上确定的沿山百里杂果林带建设项目,在沿山8个乡镇和山区乡镇发展杂果林6 666.7 hm2,力争到2015年全县杂果林达到10 000 hm2,新增3 333.3 hm2,带动群众增收25 620万元,人均增收2 100元。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核桃是具有高营养、高价值、高抗逆、高效益的优良树种,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省、市已将核桃确定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的骨干树种,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给全县杂果林建设带来了极好机遇,我们必须抓住不放,放开手脚加快建设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3)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依托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一方面要认真抓好西安市大绿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完成3 000 hm2优质核桃基地建设任务;同时要抓紧争取国家黄防林建设项目,力争把周至县纳入黄防林五期工程实施范围,为搞好杂果林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