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与“爱立信”的差别
2011-07-05谢勤龙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1年9期
谢勤龙
2000年的一天,美国辛辛那提市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一个闪电击中了“飞利浦”在美国的一家工厂,10分钟的一场大火使这家工厂损失惨重。这家工厂是最流行的手机芯片的制造商,同时供应“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家手机巨头。
第二天,两家企业都收到了“飞利浦”的加急传真,提示各位这个不幸事件,虽然没有人員伤亡,但芯片的供应要至少推迟一个月。瑞典的电信巨头“爱立信”只好老实等待了,反正天灾是不可抗力。
当时的“诺基亚”还不像现在这样在业界有实力(当时为《财富》500强的第399名),他们从上到下的危机意识很强。总裁和主管采购供应的副总裁直接飞到这家工厂,在那待了两个星期。
他们到这家工厂后问道:“请问没烧坏的库存芯片和在制品的芯片有多少?我们都要了!我们不嫌少!您能否把没有烧坏的设备搬到别的‘飞利浦的工厂,然后把物料、工人都转移到那家工厂,立即开始生产呢?我们只要100万的芯片。”同时,他们还指示研发部门,迅速改变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在亚太区的日本和中国上海寻找新的芯片供应商,开始试生产,把新品推出和芯片新供应商的寻源工作一并进行。这样,“诺基亚”只断货了两个星期,而“爱立信”的老实等待却使之痛失市场。结果,当年“诺基亚”每只手机赚37美元,而“爱立信”当年手机业务赔了12亿美元。后来,“爱立信”的总裁被迫辞职,又过了一年,“爱立信”卖掉手机业务,之后,SONY和“爱立信”合资生产“索爱”手机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把企业商品供应链上的重要性诠释得精彩绝伦。面对同样的危机,一家企业转危为机,以弱胜强,乘势发展壮大;另一家却真的危机爆发,甚至使得长期积累的技术、品牌优势丧失殆尽。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供应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