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2011-07-05渠风琴张俊亭
渠风琴,张俊亭
(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太原 030012;2.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 030006)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多发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1]。慢性肾脏疾病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从多方面、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进行防治是目前国内外肾脏病学者研究的热点。许多资料显示,中药在降低慢性肾炎蛋白尿、减轻病理损害等方面具有疗效。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运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30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慢性肾炎综合征,如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典型临床表现,轻度水肿或无水肿,蛋白尿(+~+++),伴或不伴潜血(+~+++),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血肌酐Scr<177 μmol/L)。对照组 30例,其中男性 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5.47±9.80)岁,病程0.5~5年;参芎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3.83±10.22)岁,病程0.5~5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感染,控制高血压等常规治疗,加用贝那普利1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益佰)300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 ”为小于3个 RBC/HP,“+ ”为3~10个 RBC/HP,“++ ”为10 ~20 个 RBC/HP,“+++ ”为20 ~30个 RBC/HP,“++++”为大于30个 RBC/HP)、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情况比较
24 h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参芎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芎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xed Quantity of Urine Protein,Fibrinogen and Adhesion of Plasma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xed Quantity of Urine Protein,Fibrinogen and Adhesion of Plasma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mpas参芎组组别 时间 例数 尿蛋白定量/(g·d-1) 纤维蛋白原/(g·L-1) 血浆黏度0.89±0.67 3.28±0.59 1.58±0.24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 2.51±1.80 4.30±0.91 1.84±0.36治疗前治疗后 30 2.63±1.79 4.42±0.97 1.87±0.38 0.83±0.70 4.16±0.93 1.77±0.26
2.2 治疗前后2组尿红细胞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尿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尿红细胞情况比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Urine Red Blood Cell before and afte R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2.3 不良反应
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肝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机制,在炎症介质参与下,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其中持续血液高凝状态占有重要地位。祖国医学认为瘀血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也是加重水肿、血尿、蛋白尿的主要因素[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组成主要为:丹参素、盐酸川芎嗪。本品可通过对血小板释放物及凝血酶原的影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凝固性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全身各脏器的微循环。通过扩张动脉,使重要脏器血流量显著增加。通过抑制细胞因子活化内皮细胞,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白细胞黏附,发挥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提高红细胞的负电荷,使彼此不易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激活纤溶酶系统,改善凝血功能紊乱,进而减轻、阻止肾小球缺血性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血管内皮功能[4],延缓系膜细胞、基质增生,抗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上述可能是其减缓慢性进行性肾损害的主要机制。ACEI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已得到公认。本资料结果显示与服用贝那普利的对照组相比,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治疗组能显著降低尿蛋白定量,减轻血尿,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改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确切疗效,尤其是改善高凝状态。此外,在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沈庆法.中医临床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傅文录,主编.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肾脏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刘杰文,齐淑玲.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医药通报,2003,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