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有关儿童自语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教育启示

2011-07-04韩波翟爱萍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儿童思维

韩波 翟爱萍

[摘要]在年幼儿童身上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喜欢自言自语。国外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自语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幼教工作者要转变原有对儿童自语的观念,关注儿童的自语现象,支持儿童自语。并透过儿童的自语来了解儿童。

[关键词]儿童;自语;解决问题;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4-0047-04

在年幼的儿童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喜欢自言自语。这种被心理学家视为自我中心的、私人的或自我指向的语言情形。通常被称为自语现象。国外对儿童自语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自从维果茨基的《语言与思维》一书于1962年在美国公开出版之后,心理学界对自语现象的研究兴趣日浓。在维果茨基的著作中,自语被认为是人类高级心智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一个正式角色。维果茨基的观点与皮亚杰所认为的儿童自语大多数是自我中心的语言,是儿童认知不成熟的一种特征的观点完全相反。维果茨基根据实验研究的结论指出:自语在儿童活动中不是伴随的、非本质的,而是有定向与调节的作用的。

国外已有大量关于儿童自语行为的研究。很多研究建立在验证维果茨基所提出的自语理论的基础之上。有证据显示,大部分儿童的自语具有积极功能,如,Furrow(1984)在研究2岁儿童的社会式言语和个人式言语时提出,儿童的个人式言语具有描述自己的活动、工具性、自我引导性、注意性、交往性、表达性、指示性、想象性、信息性等功能。由于学前儿童存在大量的自语现象,幼教领域的研究者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目前的研究,学前儿童的自语似乎有自我规范功能并且可预示儿童活动表现的改善。此外,随着自我指导训练方法逐渐被运用在对冲动、超级活跃和行为失调儿童的治疗中,也促使涉及自我规范训练的临床者和教育者重视对儿童自语功能的研究。总之,国外研究者对自语的功能进行了许多研究,概括起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自语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一)自我规范功能

维果茨基认为自语的中心功能是自我规范,有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例如,一项在自然情景中针对25名儿童的自语现象进行的研究发现,自语中自我规范的语言占89%,其中大多数是儿童用以加强自己的回忆,配合自己的行动,帮助自己作决定,等等,显示出儿童的自语具有自我引导的本质功能。

Kohlberg等(1968)指出,在独处的情况下,儿童用自语进行自我规范;而在社会性场景中,儿童的自语是不成熟的言语形式,最终会转化为与活动相关的评论并且转化为自我引导的内部言语。

(二)情感表达功能

FlaveU(1966)认为自语是一种功能多样的现象。他指出,许多自语可归为具有调节性和自我规范功能的语言,而许多则不能。如,学前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自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假扮、幻想和声音游戏中,儿童通过自语表达情感、描述行为和发出感叹是很普遍的,而自我引导的语言(具有计划和管理的功能)则很少出现。此外,儿童也可能独自唱歌,和自己聊天,重复真实的或无意义的词语,参与到言词想象活动之中,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状态,等等。

有研究者指出,当儿童独处时,他们倾向于表达很多需要;如果有他人在场,儿童则倾向于社会性交流。1kubin(1979)指出,年幼儿童对自身行为和情感的评论能够加强其自我与客体分离的意识,而他们幻想式的言语能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提供练习机会。

(三)问题解决功能

有证据显示,当儿童进行认知活动时,他们的大多数言语是对问题的评论,而此类言语的出现也预示了问题的解决。

维果茨基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儿童遇到问题时会使用自语来进行自我引导,这时自语成为儿童自我努力的一部分。维果茨基以他的合作伙伴Levina的一项研究为例:Levina让4岁和5岁的儿童解决实际的问题,如,让他们拿取糖果,而糖果放在他们够不到、无法直接拿取的地方。一名4岁半的女孩参与了实验,她使用一张凳子和一根棍子作为工具从柜子上拿取了糖果。Levina对她的行为和语言作了如下描述:站在凳子上安静地看,用棍子触摸架子。(“在凳子上。”)看了实验者一眼,把棍子放到另一只手上。(“那真的是糖果吗?”)迟疑。(“我可以用另外那张凳子拿到糖,站上去然后拿到糖。”)拿了另一张凳子。(“不,拿不到。我可以用棍子。”)拿了棍子,敲糖果。(“现在糖果动了。”)继续敲糖果。(“它动了,用凳子我拿不到,但是这棍子有用。”)…在问题情境中,儿童一边行动一边说话似乎是自然且必要的。最初,这些话语只是描述与分析情况,但渐渐地,话语开始有了计划的性质,描述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最后,话语成为解决方式的一部分。

(四)社会练习功能

1kubin发现在一个实验室游戏情景中,孤独症儿童的言语比社会化发展正常的同龄儿童的言语包含更多对非生命物体和不在场他人的评论。Olszewsld(1987)的研究也发现,独自幻想性言语对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儿童有特别的功能: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景,让儿童与无危险的“玩伴”练习人际交流的技巧,从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化行为。

二、儿童自语对行为发展的作用

(一)自语对儿童行为表现的作用

1.自语与行为表现存在正相关

许多研究者指出,自语与儿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

Winder和Diaz(1995)研究发现,自语有利于儿童从完成合作性任务到完成独立性任务的过渡,儿童对自语的使用促使任务成功完成。Chiu和Shuhui(2000)在对学前儿童自语的激励功能进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语与他们对行为的控制有关,较多使用自语的儿童倾向于努力去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及在没有成人直接帮助的条件下完成任务。Julia(2004)对创造性活动中儿童的绘画与自语进行研究,发现绘画时的自语与其作品创造性之间有适度的、积极的相关。

此外,Diaz(1986)提醒研究者注意,一些看似与任务无关的声音实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感叹如“OK”可能实现活动间的过渡功能,帮助儿童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同样,考虑到游戏对心理放松的重要影响,在一个有难度的任务活动中,唱歌和进行语词游戏能帮助儿童储存记忆和维持注意。

2.自语与活动失败有关

另有研究者认为自语与活动表现之间很少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Frauendass和Diaz(1985)试图解决这个矛盾。他们根据相关证据指出自语通常与当前活动的失败而不是活动的成功相关,这意味着自语作为一个帮助儿童逐渐控制行为的策略与未来的成功而不是当前的成功更为相关。

有许多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自语的发生通常预示着接下来的表现而不是当前的表现。这些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儿童的自语与儿童的行为以及任务的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当遇到困难的任务时,自语可能与任务的失败有关;而当任务难度在儿童的能力范围之内时,言语与行为之间可能是正相关。

(二)自语对行为控制和问题行为指导的作用

1.自语有助于儿童控制自我行为

认知行为主义学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和行为困难是由于自我引导语言的缺失而造成的。因此,通过各种教导、塑造和强化程序引出这种自我引导的语言被视为改变儿童行为的最有效方式。

Lufia(1959,1961)集中研究了儿童言语发展与行为控制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的行为最初受他人言语的调节,尔后受自己外部言语的调节,最后为自己的内部言语所调控。在自我的外部言语调节期,儿童起初仅对言语声音的物理能量作出反应。随着儿童逐渐地获得言语的意义(约3岁时),言语才开始对其行为具有控制功能。

2.自语有助于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

Lufia的研究引起了Meichenbaum、Camp等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将儿童缺乏冲动控制的问题与儿童不会使用言语进行自我指导联系起来研究。Meichenbaum和Goodman为儿童设计了自我指导训练方案,即把训练他们自语作为发展他们外部行为自控能力的一个途径。Camp(1977)则设计了发声思维方案。将儿童置于问题情境中,利用言语来抑制他们初期的侵犯冲动反应。实践表明,发声思维方案的效果较为理想:自语组男童在减少侵犯行为和提高认知技能方面进步更多。

但是事实上成效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从长期效果来看,这种直观训练并未使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彻底控制。研究自语的专家Berk发现,在全神贯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缺失多动症患儿和学习失能症患儿比正常儿童更多依赖大声可闻的自语来补偿自身在认知功能上的缺陷。他指出,前述运用自语作为训练问题行为儿童的研究者假设这些问题行为儿童不会运用自语来解决问题,这是有悖于事实的,因此干预效果不佳。Berk的研究虽然否定了自语对改善问题儿童行为的效果。但这些儿童本身对自语的使用又恰恰印证了自语对他们有积极意义。

三、已有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对儿童的自语现象感到不解。有家长认为儿童一边玩一边嘴里还发出声音太烦人,也有家长担心儿童自语是一种病,因此他们希望儿童的自语能减少甚至消失。笔者对一些教师的访谈则发现,她们对儿童自语的态度也很复杂:在集体教学中,他们通常不喜欢儿童自语,觉得这会影响课堂管理;在自由活动时,则对儿童的自语持放任态度,就是由着儿童自语。当儿童有自语行为时,教师一般不会多加干涉,而一旦儿童的自语影响了周围的人,教师就会出面阻止。㈦

家长与教师对儿童自语的态度直接影响儿童自语的发展以及儿童对自语的利用,也影响我们对儿童自语这一重要的自我教育资源的利用。

基于已有的众多研究所证实的自语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对幼教工作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转变原有的对儿童自语的观念。

自语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儿童的一种出声的思维方式。自语显示了儿童能力的发展,即由单纯地被社会塑造转变为自我调节。作为一种自我交流的方式,自语可以帮助儿童计划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儿童注意、动机和记忆产生过程中的自我规范,也有利于自觉注意、记忆策略、计划和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发展以及冲动的降低。自语对自我心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儿童依赖自语来集中注意力、配合动机性活动、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在令人厌烦的任务情景下唤起坚持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

其次,支持儿童自语。

正如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成人的话语有规范儿童行为的作用,儿童对自己说话也一样会影响他们自己的行为。社会中有能力的成员(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在帮助儿童完成具有意义的活动时,所运用的问题解决和认知策略会融入到儿童的自语中,进而进入他们的思维中。因此,一方面。成人要与儿童进行充分的交流,用言语对儿童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当儿童学会使用自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后,成人就可以逐渐撤出自己的言语指导了。此外,当儿童自语时,成人要给予支持,而不是制止,并在儿童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回应与协助,鼓励儿童自语。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为儿童创造独立的自由空间,为儿童提供出声思考的机会,以鼓励儿童自我引导。还要为儿童提供具有适度挑战性的任务,以鼓励其在面对挑战时使用自语,提高自我引导能力。

再次,透过儿童的自语来了解儿童。

自语是儿童言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可以据此了解儿童。自语在形式上属于外部言语。却有内部言语的功能,因此透过儿童自语可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另外,透过儿童自语,我们也可以了解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自语可为我们认识社会与儿童心理的联结提供一个最佳媒介。

总之,自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深入观察了解儿童。研究发现,儿童的自语往往是在儿童进行认知活动时出现的,且当认知活动太难或太简单时,儿童都很少自语,只有在具有中等挑战难度的任务中,在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范围内,他们才最常出现自语现象。对儿童自语现象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怎样的任务难度对于儿童是适宜的。对儿童自语现象的关注可以让我们洞察到儿童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了解儿童所处的状态,从而为儿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引导。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儿童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