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尾巷锚杆支护优化设计

2011-07-04王建军

科技传播 2011年19期
关键词:托板规格锚索

王建军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山西 柳林 033300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双柳井田位于柳林县孟门镇白家焉村,在离柳矿区三交三号井开发二叠系山西组下段顶部(3+4)#合并层煤,煤层平均厚度3.42m,属于高瓦斯矿井。煤层开采采用常规的三巷布置方式。用于回风的顺槽兼作抽放瓦斯的专用巷道,也称作尾巷。尾巷既作为本工作面回风巷道使用,同时还承担下个工作面的材料运输任务,作为材料巷道应用。

1 双柳矿尾巷支护现状

近年来,双柳矿井的开采逐步向深部发展,矿井的地压不断增大,巷道围岩压力显现强烈。尽管此前开展过相关尾巷支护技术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而且开采煤层地质条件也比浅部复杂,再加之巷道断面加大,尾巷表现出新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根据井下调研和实地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巷道两帮整体移出。特别是煤柱帮,造成巷道断面严重收缩,不能满足材料运输、以及行人和通风的使用要求,巷道的有效断面使用率降低;

2)巷道底鼓严重。严重地段底鼓量高达1000mm以上,严重制约矿井的安全生产;

3)巷道顶板整体下沉。顶板下沉量比较大,局部冒顶变形严重,严重影响到巷道的回采使用。

2 尾巷原有支护方案

尾巷顶板采用锚-网-钢筋托梁联合支护,锚索补强加固;帮部采用圆钢锚杆-金属网-钢筋托梁叠加支护,其中最下排锚杆配合W托板支护。

1)尾巷顶部采用φ20mm×L2400mm螺纹钢锚杆配合钢筋托梁叠加支护,每根螺纹钢锚杆配套使用1支K2355,1支Z2355型树脂锚固剂。顶部锚杆呈矩形布置,除两根边角锚杆呈75°向帮内倾斜外,其余均垂直于顶板布置。顶锚杆间排距为850mm×1000mm,每排布置5根。托盘均采用冷冲钢托盘,钢筋托梁规格:φ14-60-850-1150mm;

2)尾巷帮锚杆采用φ18mm×L1800mm圆钢锚杆,配合长φ14-60-850-1150mm的钢筋托梁叠加支护,最下排锚杆配合使用400×165×3mm的w钢托板竖放支护;每根锚杆配套使用一支K3537型树脂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850mm×1000mm,均呈矩形布置,垂直于两帮,每排均布置2×4根,支护时最上一排锚杆距顶均为200mm,帮锚杆滞后顶锚杆500mm,最下一排帮锚杆距迎头顶锚杆不超过2排,帮部松软时必须紧跟迎头;

3)锚索采用φ15.24mm×L6400mm的钢绞线,配合[12×L3000mm,孔间距为2400mm的槽钢联合支护,每根锚索配套使用K2355、Z2355型锚固剂各1支,锚索顺巷道轴向布置,沿巷中线两侧700mm各布置一排,排内锚索间距为2400mm,相邻交错锚索错距1200mm。锚索滞后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3m,顶板压力大,矿压现象明显时紧跟工作面迎头;

4)尾巷铺设网片采用规格为长×宽=11×1.1m的双抗网,网孔规格45×45mm。尾巷锚杆支护设计见图1。

图1 尾巷原有支护设计方案

3 尾巷原有支护方案存在主要问题

针对双柳矿尾巷支护现状,并进行了井下实地调研和考察,以及细致分析了尾巷现有支护方案,总结认为尾巷支护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锚杆的初期预紧力偏低。双柳矿锚杆支护过程中给锚杆施加预紧力,主要是依靠MQT-120锚杆钻机自身的输出扭矩,以及附加人工操作扭矩扳手实施。MQT-120锚杆钻机输出扭矩为100N·m,转化成预紧力为10kN,而人工再使用扳手施加预紧力更是有限的,因此锚杆的初始预紧力最大不超过10kN;

2)锚杆的预紧力扩散程度偏低。锚杆支护的优势是主动及时,但锚杆支护的作用效果表现在锚杆的整体支护上,锚杆整体支护作用的发挥体现在锚杆预应力能否有效大面积的扩散。只有单根锚杆的预应力都得到有效大面积的扩散,那么整个锚杆群的预应力扩散才能形成有效的大面积压应力区,才能发挥锚杆整体支护的功能。实现锚杆预应力的有效扩散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有效途径给锚杆施加较大的预紧力;二是通过托板、钢带等构件实现锚杆预应力的有效扩散。双柳矿尾巷原有巷道顶板辅助构件主要使用钢筋托梁,而不是钢带,钢筋托梁传递锚杆预应力的效果要大大低于钢带,这是造成锚杆预应力扩散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3)巷帮的支护强度偏低。双柳矿尾巷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是巷帮整体移近,说明支护对巷帮的控制相对较弱,致使巷帮发生整体移近。我矿原有尾巷巷帮主要采用φ18的圆钢锚杆支护,特别是煤柱帮也采用圆钢锚杆。尾巷是经受多次动压复用的巷道,两帮的支护强度必须加强;

4)巷道整体的支护强度偏低。双柳矿尾巷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顶板整体下沉,局部冒顶严重,两帮整体移近以及巷道严重底鼓等矿压显现特征,出现这些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负面现象有很多因素,单从支护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巷道的支护强度偏低造成。由于支护强度偏低,没有控制住巷道受到强烈动压影响后围岩变形破坏的作用,从而导致巷道出现上述破坏特征。

4 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4.1 设计原则

根据双柳矿尾巷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参考巷道原有支护设计方案,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

1)一次支护原则。锚杆支护应尽量一次支护就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避免二次或多次支护。一方面,这是矿井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的要求,为采矿服务的巷道和硐室等工程,需要保持长期稳定,不能经常维修;另一方面,这是锚杆支护本身的作用原理决定的。巷道围岩一旦揭露立即进行锚杆支护效果最佳,而在已发生离层、破坏的围岩中安装锚杆,支护效果会受到显著影响;

2)高预应力和预应力扩散原则。预应力是锚杆支护中的关键因素,是区别锚杆支护是被动支护还是主动支护的参数,只有高预应力的锚杆支护才是真正的主动支护,才能充分发挥锚杆支护的作用。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给锚杆施加较大的预应力;另一方面,通过托板、钢带等构件实现锚杆预应力的扩散,扩大预应力的作用范围,提高锚固体的整体刚度与完整性;

3)“三高一低”原则。即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与低支护密度原则。在提高锚杆强度(如加大锚杆直径或提高杆体材料的强度)、刚度(提高锚杆预应力、加长或全长锚固),保证支护系统可靠性的条件下,降低支护密度,减少单位面积上锚杆数量,提高掘进速度;

4)临界支护强度与刚度原则。锚杆支护系统存在临界支护强度与刚度,如果支护强度与刚度低于临界值,巷道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围岩变形与破坏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设计锚杆支护系统的强度与刚度应大于临界值;

5)相互匹配原则。锚杆各构件,包括托板、螺母、钢带等的参数与力学性能应相互匹配,锚杆与锚索的参数与力学性能应相互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锚杆支护的整体支护作用;

6)可操作性原则。提供的锚杆支护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井下施工管理和掘进速度的提高;

7)在保证巷道支护效果和安全程度,技术上可行、施工上可操作的条件下,做到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巷道支护综合成本。

4.2 巷道支护方案

4.2.1 33403工作面概况

双柳煤矿33403工作面主采属二叠系山西组下段顶部(3+4)#煤煤层,煤层总厚2.47m~4.0m,平均厚度3.42m;该煤层区内稳定,结构复杂,含两层左右黑色泥岩夹矸层;煤层倾角0°~10°,平均4°。开采的(3+4)#煤层伪顶:泥岩,局部发育,灰黑色,厚度0.5m;直接顶:砂岩、砂质泥岩,由下至上灰白色-灰黑色,粒度由粗—中粒变为细粒,水平层理,含砂均匀,夹粉砂岩条带,厚度12.94m~15.53m,均厚13.4m。老顶:K4砂岩,灰白色粗粒砂岩,厚度4.4m。直接底:砂质泥岩为主,发育斜裂隙,半坚硬,厚度5.65m。

4.2.2 断面设计

考虑到33403工作面尾巷在掘进过程中设备尺寸,通风要求和巷道围岩变形预留量,设计33403工作面尾巷尺寸如下:断面为矩形,巷道宽4600mm,高3000mm,掘进断面为13.8m2。

4.2.3 支护方案

经理论分析结果,再结合工程类比分析,确定33403工作面尾巷锚杆支护初始设计如下:

巷道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锚杆组合支护系统,并进行锚索补强。

1)顶板支护

锚杆形式和规格:杆体为2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2.4m,杆尾螺纹为M22。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55,另一支规格为Z2355。钻孔直径为28mm,锚固长度为1500mm。

锚杆初始预紧力:设计初始预紧力为300N·m。

W钢带规格:采用厚3mm的钢板滚压而成,宽度280mm,长度4.2m。

托盘:采用拱型高强度托盘,托板规格为130×130×10mm。

锚杆布置:锚杆排距1000mm,每排5根锚杆,间距1000mm。

锚索:单根钢绞线,φ17.8mm,长度6.4m,加长锚固,采用三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55,两支规格为Z2355。每排2根,间距为1.8m,排距为2.0m。托板规格为300×300×16mm。

2)巷帮支护(两帮支护完全相同)

锚杆形式和规格:杆体为20#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2.0m,杆尾螺纹为M22。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55,另一支规格为Z2355。钻孔直径为28mm,锚固长度为1300mm。

锚杆初始预紧力:设计初始预紧力为300N·m。

托盘:采用拱型高强度托盘,托板规格为130×130×10mm。

W型护板规格:采用厚3mm,宽280mm底钢板滚压而成,长度400mm。

锚杆布置:锚杆排距1000mm,每排3根锚杆,间距1000mm。

巷道网片采用双抗网,规格为10×1.1m。

5 运用效果分析

目前,33403综采工作面已推进3/4,通过33403尾巷实测,发现该尾巷无顶板下沉、底臌、两帮收缩、顶帮失效锚杆等现象,该尾巷完全可以作为下一个工作面33405综采工作面材料巷。

[1]袁和生.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9.

[2]陆良士,汤雷,杨新安.锚杆锚固力与锚固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3]何满潮,袁和生,靖洪文,等.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董方庭.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康红普.我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新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增刊):1986-1990.

[6]康红普.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0,28(2):1-4.

[7]勾攀峰.巷道锚杆支护提高围岩强度和稳定性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98.

[8]郑雨天,朱浮生.预应力锚杆体系——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9]闫莫明,腾年保,夏建中.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J].建井技术,1996(5/6):141-144.

猜你喜欢

托板规格锚索
矿用锚杆托板动静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闭月羞花
人形辅助锻炼 助力机器人
人形辅助锻炼助力机器人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煤矿深部高地压巷道锚索支护技术对策研究
不同类型托板对锚杆支护的作用效果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