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粮大省到产粮大省——粮食丰收的河南样本
2011-07-02叶池
◆文│本刊特约记者 叶池
“中原熟,天下足”,自从我国南粮北运的历史被改写成北粮南运的现实,河南的粮食生产就在我国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我国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而且,自从2006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跃上1000亿斤大关,它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改革开放初期400多亿斤猛增到今天1000多亿斤,从缺粮大省转变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发展粮食生产中的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经验一:让好种子种出好麦子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良种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河南省种田的农民用的种子都是农民自己选择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科学指导,不少农民种下的并不是良种,导致粮食亩产不高。随着国家的良种补贴政策的实行,农民选用良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现在河南省农民用良种补贴买种子,而且种子是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农民不再受假种、劣种的困扰了。
此外,近些年,随着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河南省大田作物的品种选育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郑麦9023、豫麦34、新麦18和郑单958、浚单20等是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其中郑麦9023是“十五”期间惟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品种,2007年郑麦9023和郑单958再次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授权品种,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
在良种的推广上,河南省通过创建万亩示范区加以推广,夏收前一个月,记者来到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里的小麦长势喜人。每块展示田前均标明了小麦的品种、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在上官镇上官村胡万钦、李长顺等10户农民种植的责任田展示牌上,记者看到展示的品种有15种之多。在麦田前,李长顺告诉记者:“良种示范虽然有风险,但我们能从中找出最适合这里土地和气候的小麦品种,这些年,通过高产示范田,种子的质量越来越高,亩产一年比一年都有提高,良种推广的范围越来越大。”
在滑县,“三级协会+三级示范+三层服务网络”的良种推广模式让滑县实现了良种覆盖率100%。滑县以种业为龙头、种子协会为依托,实施“11331”良种化工程,即依托一个龙头,创建一个协会,开展三级示范,构筑三层网络,打造一个品牌,推进良种入户,走出一条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使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优质品种专用率均达100%。
如今,河南省已成为全国的粮食生产用种大省和供种大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其中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9%,小麦品种已从过去的8~10年更换一代提升到4~5年更换一代,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以上。
经验二:让土地吃上“营养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些农技人员纷纷向记者表示,有时种子很好,可是田间管理跟不上,施肥不到位,或者施多了,都会让好种子的能量显现不出来。
在滑县农业局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一块一块的泥土整齐排列着,这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检测标本,农技人员将依据检测结果指导农民“因地施肥”。
从2005年开始,滑县依托县乡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变了农民长期以来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单施氮肥、不施鳞钾肥和微肥以及过量施肥、盲目施肥的习惯,使滑县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硝酸盐类对地下水的污染,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
如何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河南的答案是把点建在村上。我们了解到,为了让测土配方施肥这一科技增产的良法广泛推开,河南省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土肥服务网络战略,明确提出植根基层。河南省积极组建测配站,推广配方肥,实施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问题。目前河南省基层网点已逾万个,80%以上的测配站都实现了连锁配送服务,直接送肥、送技术到村、到户。
记者了解发现,在技术推广中,河南省不断规范管理,搞好跟踪服务。为提高配方施肥的针对性、科学性,各测配站自觉加码,增加取土测土点数。在配肥环节上,省测配中心对基层测配站实行了严格的质量监督,如出现违规配肥、降低质量等问题,省测配中心将采取快速、严格的措施进行处罚。不少基层测配站为取信于民,还建立了信誉卡、质量回访及质量监督电话等制度。
测土配方施肥的效应确实让农民受益不小。“往年我家种的小麦亩产500公斤就是一大关,今年我采用了配方施肥,没想到亩产超过了600公斤,这配方施肥就是好哇!”说起今年的小麦收成,河南孟津县会盟镇上河图村村民王炎钦乐得合不拢嘴。
数据显示,测土配方施肥让科技在粮食生产方面大显身手,河南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50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0%以上,项目区化肥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亩增产粮食30~50公斤。
在河南农村,农民们经常在傍晚时分认真收看电视中的科技种粮讲座节目,还积极参与农技推广站组织的科学种粮培训。在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依靠科学种粮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
经验三:种粮大户集约管理耕地
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村民薛顺利是滑县的种粮大户。2009年,他创办了滑县东农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是方圆几十公里的“明星”种粮大户。在农村,像薛顺利这样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到城里去拼去闯,但是薛顺利却在农村种庄稼,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在薛顺利看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从土里照样能刨出‘金子’来!”
薛顺利在当地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很有起色。这是种粮大户开拓的一种新思路。因为随着土地越来越“金贵”,很多农民如今已经不愿意流转土地,薛顺利就试着推行土地集约化管理。谁家土地还是谁家的,种什么作物也由农户自己决定;合作社负责免费供种、统一管理、收割、销售,只向农民收取化肥、农药费用。目前,薛顺利按这种模式搞了50亩试验田,想把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腾出时间去打工挣钱。
不少农户从集约化管理这种模式中受益了,明年薛顺利还打算将试验田扩大到500亩,在3~5年时间内,力争实现全村4000多村民都拿土地入股,全村5000亩耕地全部由合作社经营管理,折中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让农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而且大大提高了种田的效率,让有限的耕地粮食产出也更高。
经验四:集中资金打造高标准农田
滑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6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八连冠”的县,被誉为“豫北粮仓”。
在滑县,县乡领导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好粮食生产,河南建立了领导干部责任制,全县上下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滑县县长董良鸿介绍说,近年滑县大力推行粮食高产创建模式,建起了多个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县委书记、县长、各乡镇“一把手”分包示范区、攻关田等,为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滑县又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将建起44个万亩示范方,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整体上水平。
从2005年起,河南省整合70%的农业开发资金,集中投入27个产粮大县,600多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河南省集中资金,让最适宜种粮的地方多产粮,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粮食核心区以县为重点,产量都在10亿斤以上、耕地百万亩以上,是粮仓中的粮仓,从而让规模效益凸显,据了解,目前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还有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据测算,改造1亩可增产粮食300斤。到2020年,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还能新增粮食产能167亿斤。
经验五: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生产,与水利设施的关系极大。水利兴,则农业兴。河南省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型灌区在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全省共有38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大型灌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粮食总产量为150亿公斤,有效灌溉面积达1964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9%。
但多数灌区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渠道渗漏水量大,导致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55.4%,严重制约了河南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河南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机遇,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实施了鸭河口等28个大型灌区、128个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1.0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总投资8.92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1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989万亩,年增节水能力6.2亿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54亿公斤。
“过去渠道不通,只能靠天吃饭。现在支渠的水能直接流进俺家地里,啥时想浇就能浇,天不下雨也旱不了。”得益于此项工程的农民高兴地说道。
“井井通”工程是近年来河南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个例证。2008年3月,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启动了“农田机井通电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54亿元,将在5年内实现全省井井通电、亩亩增产的目标,届时,每年可为省内农民节省10亿元开支。
与此同时,一批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相继在河南实施,对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国内粮食产需缺口近1000亿斤。为了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其中赋予河南省的粮食增产任务占全国的1/7,即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
未来,河南省肩上的担子仍然不轻,河南省还将按照‘举粮食安全旗,打高产创建牌,走现代农业路,圆农业强省梦’的思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才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技术推广还需加大力度
科研证实,在影响粮食产能的四大要素中,良种贡献率占33.8%;先进的耕作与栽培技术贡献率占34.1%;植保与防灾的贡献率占14.2%;土壤改良技术贡献率占17.9%。
人们看到,在对增收的贡献上,先进的耕作与栽培技术大于良种的贡献率。
这说明一个问题,有了良种,还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提升良种的成活率、发芽率,才能最大可能地创造良种适应的成长环境,这也是粮食增收的关键。这就是说,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来实现。
当然,河南省通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实施种子工程等措施,为推动河南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增产增效、农民的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应该肯定的是,目前,河南粮食主产区内,广大农民对优良品种、包衣种子、化学除草、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
政府农业部门也建立了基本实用技术的推广体系,这表现在实现了在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组装简化易行的栽培技术,制定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分区域实施主推技术上。
但是,并不能说,河南就此实现了先进耕作与栽培技术的效率最优化。
实地调研发现,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隐忧。
突出表现在省、市、县、乡四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直接面对农民的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的市场需求。在农产品种植、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上,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强烈,可是,现在广大农民仍然在技术服务上存在着“庄稼地的活儿,要想学,还是人家咋做咱咋做”的现象,仍然未实现“庄稼地的活儿,专家咋说咱咋做”。
这是整个农业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现状的生动实证。
仍需创新体制增加科技供给
有数据显示,国内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增收的贡献率只有49%。当然,河南也不会是一个例外。这一数据远低于良种(33.8%)及先进的耕作和栽培技术(34.1%)合计的贡献率67.9%。这说明一个问题,农业科技对于粮食增收的潜力仍然很大,提升的空间仍然广阔。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农业科技力量的释放?
这体现科技创新还远未适应种业产业化的需求,农业实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尚未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而这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无不指向体制障碍。
目前,就河南而言,虽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科研体系,但是,科研机构之间并无协作关系,各自独立作战的局面,难以发挥科研人才与技术的集群效应,同时,虽然建立了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机制,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偏低,科研体制创新,让更多的市场化主体参与到科研体系建设之中,建立让市场引导科研的机制,才能发挥农业科技经济效益最大化潜力。
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上,要“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
然而,现实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就连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同样存在经济效益低的现象,必然依赖政府投入给予强力支持。
因此,要深化机构改革,理顺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在县级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各类技术推广的综合性机构,根据市场需要,按生态区域、作物种植区域或产业化规模分片建站,组建跨乡镇、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建立县级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公共服务体最大化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