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须警钟长鸣
2011-07-02张文娟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粮食安全,全球关注。10月10日,《201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发布,这份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农发基金)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计划署)共同编写的报告中指出,快速增长经济体的消费者需求增加,人口的持续增多,生物燃料生产的进一步增长给粮食系统造成了更大压力,此外,由于农产品与能源市场之间日趋紧密的联系以及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在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波动。
10月16日——第31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可见,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的确,气候的不断暖化、能源和水资源的日益枯竭,不断攀升的人口,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亟需面对的难题,它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粮食不稳定因素每天上演
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粮食生产的事件。
近日,发生在亚洲地区的水灾波及泰国、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大规模洪水摧毁了亚洲大片水稻种植区。在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有大约100万公顷稻田被毁,约占总面积的10%;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该国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稻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越南官员称,洪水已使近6000公顷稻田被毁;在柬埔寨,超过33万公顷的稻田被淹没,其中10万公顷完全被毁;在老挝,自6月以来袭击当地的热带风暴已经造成超过6万公顷的稻田被毁;而在巴基斯坦,洪水淹没了可耕种地区的水稻和其他农田,已经导致该国损失近20亿美元。据统计,水灾已导致东南亚总共约150万公顷水稻被毁或处于被淹没的威胁之中。
我们再来看看美洲,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消费及出口第一大国。主要粮食种类出口中,玉米出口占全世界的50%上下,小麦出口占全球的30%,大豆则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0%。然而,美国国内的粮食消费更为可观,如车用燃料乙醇、食品、工业需求以及种子等消耗,占美国玉米需求的一半以上,玉米出口仅占其国内产量的一小部分。显而易见,美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2011年美国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产量明显下跌可能形成的影响,更是值得世界粮食市场的高度关注。
美国农业部9月30日公布的2011年粮食概要显示,与去年相比,美国今年的小麦产量降幅高达9%。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服务局9月12日公布的另一项农作物生产预测显示,由于美国从南到北各类恶劣气候的影响,截至8月31日的美国玉米产量,将与玉米需求量形成5.8%的缺口。美国是玉米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去年美国的玉米产量为每英亩152.8蒲式耳,与前年相比已是大幅减产,而今年的每英亩单位产量预估更是进一步下跌到每公顷仅148.1蒲式耳。从近期的发展态势看,美国农业部相信,出于各种原因,美国下个月的玉米产量报告,还将减除50万英亩的玉米产量,因在春夏之交春播后的水涝等灾害,导致不少已播种的农田秋季颗粒无收。
从玉米消费的角度看,美国国内玉米产量的明显下降,将导致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上升,进而迫使相关行业降低对玉米的购买量。在美国的粮食消费中,车用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比例高达1/5,非乙醇的食品及工业需求则占到玉米产量的22%。从近期发展态势看,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为汽油中混合乙醇提供每加仑45美分的税收减免,在不久的将来会停止实施,从而车用乙醇生产的粮食需求会出现明显下降,进而可有效抑制美国国内乃至全球的玉米及粮食价格飙升。
尽管这样,由于乙醇生产的因素复杂多样,玉米的美国国内需求并非只会下跌,如汽油价格如果继续高于乙醇生产价格,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将难以出现显著下降。目前的迹象表明,为了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出口玉米等谷物的趋势将呈现下降趋势,如今年9月的玉米出口与去年同比就已经下降了13.5%。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美国玉米等谷物出口比例的下降,将逐步对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形成明显影响。
而在辽阔的非洲,2011年也再次爆发了多年未遇的大饥荒,此次饥荒涵盖整个非洲东北部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和吉布提等国,受灾人数超过1100万人,大量难民逃离家园,涌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加速了饥荒的蔓延。此次饥荒暴露出非洲地区在农业和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严重弊端和脆弱性。非洲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的政治局势长期不稳,战乱持续。此次饥荒最为严重的索马里,多年来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战争不断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几乎停顿,另外,非洲农业自身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这里虽然水量充足,日照丰富,拥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面对严重干旱自然无法有效抵御灾害。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大量农业资源集中于经济作物种植,无法保障本地人口在灾害面前的基本粮食需求。这里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也一直未能缓解。非洲是过去40年全球惟一一个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地区,有40多个国家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
此次非洲大饥荒的爆发,归根结底是该地区多年来在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积聚矛盾的爆发,60年不遇的干旱是诱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据估算,再过5年,非洲人口将达到13.5亿,如果粮食供给状况得不到改善,非洲饥荒还会出现。
据了解,从1980年至今的30多年内,穷国和富国对农业的投资都持续不足。但新兴经济体却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肉类、乳制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这也导致饲料的利用量快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来自人口数量不断上涨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全球每年要增加近8000万张嘴吃饭。再加上气候变化、投机炒作以及某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等因素,粮食危机将是未来一个相对永恒的话题。
未来拿什么养活地球人?
2011年1月24日,英国政府智囊机构推出报告称,在未来40年里要养活不断增长的地球人口,就急需对现有全球粮食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这份由英国政府智囊机构推出的报告名为《粮食与农业的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是由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和英国国际开发署共同资助,有来自35个国家的约400名专家参与,历时两年研究完成。
报告指出,人类面临的饥饿威胁与日俱增,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在未来40年里,食品价格将不断上涨,情况会越来越糟,不仅会影响食品短缺地区的社会稳定,引发冲突,对全球的经济增长也将造成影响。
报告称,目前全球食品体系已经不适应需要,资源的耗费远快于自然再生的速度。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甚至超过90亿,要养活这些人,全球粮食体系必须重新设计,相关问题如水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等,都需做出根本调整;而要解除全球食品体系所面临的威胁,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快速解决之道,需要在许多方面进行努力,包括减少各个环节的浪费现象、保证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加强对全球粮食体系的监管等。
报告强调,面对如何养活地球人的问题,各国政府不仅要重视粮食和农业政策的制定,也应该将减缓气候变化、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加强国际开发等问题综合考量。
该研究项目主管、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拜丁顿教授指出,现在全球有近10亿人挨饿,有约10亿人处于“隐性饥饿”(指营养不足)状态,另外还有10亿人在过度消费。全球粮食体系已经不适应发展,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食品生产者和经销商,都应立即采取措施。而在重新设计食品体系的同时,其他领域问题的解决,如减缓气候变暖、保持经济增长等也十分关键。
英国环境大臣卡罗琳·斯佩尔曼表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综合办法,减少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等目标,都与此相关。英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安德鲁·米歇尔则指出,要确保2050年地球90亿人口的粮食供应,现在及未来几十年里都应采取措施,将农业放在优先考虑地位,以确保全球市场的稳定,减少价格波动,这对保证未来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粮食成就令世界瞩目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撰文质疑“谁来养活中国”。10多年后的今天,在接连发生的国际粮价波动中,中国不断从容应对,其粮食成就令人瞩目。
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历史性地迎来“八连增”。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单产和总产将再创历史新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产量创新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力度加大、播种面积增加、抗灾及时有效、科技服务到位、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等多重因素。”
粮食实现“八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八连增”向国内外彰显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的基础实力,它告诉世界,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中国人,中国人还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我国粮食“八连增”,也是在极端天气异常频繁条件下取得的,这样的奇迹其实并不是偶然。梳理八年来粮食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我国粮食发展始终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行,粮食的连年增产、产能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三农”工作上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基础的战略思维,得益于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重农抓粮工作扎实有效,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得益于应对各类灾害措施及时有力,得益于国家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八连增”是政策的产物,是科技的结晶,是投入的回报,是工作推动的结果,是上下同心、各方支持、群策群力的成果。
首先,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推动了粮食稳定发展。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在“加减乘除”上做足文章,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实现了从“取”到“予”质的转变。全面取消粮食生产的各种税费,做尽了“减法”;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制度,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做足了“加法”;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度和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水平逐年提高,做好了“乘法”;出台政策,支持专业化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关系上将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降低成本和风险,做实了“除法”。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纵向包含了产前、产中、产后,横向覆盖了不同粮食产区、不同作物等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从零散支持到系统支持的跨越,基本形成了促进粮食增产的完整政策体系。这几年,国家制定的“三农”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针对粮食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及时出台指向性强、含金量高的应对政策。2008年3月,针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冲击和国际粮价暴涨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10项措施。2009年5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专门出台了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条措施。2010年,在夏粮生产的关键季节,出台了小麦弱苗施肥补助政策;在南方双季晚稻、东北粳稻生长的紧要关头,出台了增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政策。这些重要政策,成为促进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工作推动的扎实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发展。近几年,特别是在抗灾减灾任务繁重、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行政推动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工作推动力度,稳步推进粮食生产。2010年,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状况下,国务院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行政推动的工作格局已开始形成,体现在强化协调、加大支持上;体现在广泛动员、汇集力量上;体现在指导服务、推动落实上;体现在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上,尤其是在播种面积落实、重大技术推广、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背景下,依靠必要的行政推动是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应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
再次,科技贡献的逐步加大支撑了粮食稳定发展。从近几年粮食生产情况看,粮食增产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对提高单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抗灾、科技增产成为近年粮食生产中的突出亮点,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十五”末的48%,提高到目前的51%,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和物质等要素投入的贡献份额。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粮食生产中起到了支撑作用,6年来,已经从2005年推荐的50个品种20项技术扩展到2010年的150个品种80项技术,全国800个示范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覆盖率已经超过9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构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作为综合技术展示示范的平台,2010年的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5000个,覆盖了所有农业县,部分主产区已开始展开整乡、整县、整建制试点,使大面积平衡增产成为了可能。数据表明,科技进步,提升粮食产能,由单产增加引起的总产增加,抵消甚至超过因为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粮食总产下降的影响,增产部分的科技支撑权重已经达到了80%左右。
其四,生产能力的连年提高确保了粮食稳定发展。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基础设施能力的加强,使得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能力。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推广不断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规模不断增加,粮食高产创建大范围推进,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从2003~2009年,全国超级稻面积增加近1倍,玉米高产耐密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4.2个多百分点,农机总动力增长48.8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5.3个百分点。
其五,灾害应对的及时有力有效维护了粮食稳定发展。这几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突出背景是自然灾害多,粮食和农业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与灾害作斗争、加强防灾减灾。2005年黄淮海麦区遭遇干热风,2006年北方冬麦区出现冬前旺长,2008年年初南方遇到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北方冬麦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干旱、低温、雪灾、洪涝、台风灾种俱全,灾害贯穿全年,影响波及全国。灾害持续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水平,面对不断袭来的严酷自然灾害,各地不断创新防灾减灾思路,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其六,面积增加、主产区贡献保证了粮食稳定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2004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连续8年增加,这8年,粮食增产的四成以上来自于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在粮食实现“八连增”的过程中,主产区的作用突出而重大,贡献卓著而明显。毫不夸张地说,实现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主要依靠主产区。
粮食“八连增”,连续五年产量稳定在万亿斤以上,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现有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是对资源要素的充足利用,是对人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建设,既要巩固现有生产能力,又要加快建设、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尤其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警钟长鸣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但是,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每年有300万不到5岁的孩子死于营养不良。而在一些发展中和贫困国家,粮价的剧烈波动对穷困人口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居于高位和持续波动的粮食价格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国际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权威解释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他所需要的食品”,这道出了粮食安全的两条标准,即首先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其次要有一个适宜的粮食价格,使得对粮食有消费需求的人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它。未来,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将有可能更加恶化,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携手将粮食不安全因素从地球上彻底消灭。
衣食住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抑制粮价恶性上涨一直是各个组织和国家的当务之急。对于每个国家来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意见具有指导意义。该组织指出,要抑制粮价波动,首先应当增加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避免由于恐慌心理导致的抢购和价格上扬。同时,应当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网络,确保弱势人口在粮价上涨时仍能够获得所需的营养。此外,应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抵抗冲击的能力。
总之,地球负担越来越大,特别是人均耕地减少和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供应。在世界人口不断攀升的当下,粮食安全是哪个国家都不能回避的话题,我们应该不断采取积极地措施,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最大可能地让地球能够生产更多地粮食,粮食安全的警钟将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