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其聚集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

2011-06-30张宏伟刘秀敏安凤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单纯性心脑血管

张宏伟,赵 民,刘秀敏,安凤杰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影响健康的慢性肝病,由于发病隐匿,往往不能及时发现,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体检人群中发现的病例,分析NAFLD合并MS各组分及其聚集情况以及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0年4月—2011年5月太原市驻地机关学校健康体检成年人2 478例为研究对象,男1 635例,女845例,年龄48岁±16岁。按是否合并NAFLD分为对照组和NAFLD组。

1.2 诊断标准 NAFLD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诊疗指南定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

排除标准:酒精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变性;药物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

心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冠心病:有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ST-T改变,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或原有的确认心肌梗死者。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CT和 MRI证实。

1.3 方法 采用标准问卷采集相关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运动情况、家族史、用药史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受检者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 I)。心电图及B超检查,受检者空腹,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由固定的高年资超声诊断科医师进行肝、胆、脾等腹部检查。实验室检查:清晨空腹时静脉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2 478例,NAFLD 583例,发生率23.53%。NAFLD组583例,男∶女为387∶196,年龄 56岁±10岁。对照组1 895例,男∶女为1 248∶647,年龄40岁±14岁,两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0.51,P<0.05)。两组一般情况详见表1。

表1 NAFLD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s)

表1 NAFLD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s)

组别 n BM I(kg/m 2) WC(cm)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H g) TC(mmol/L)NAFLD组 583 24.84±2.781) 97.35±11.211) 145.81±25.121) 85.98±12.451) 5.19±0.961)对照组 1 895 22.58±2.16 86.56±8.62 134.16±20.57 75.52±11.44 5.06±0.72组别 TG(mmol/L) HDL-C(mm ol/L) LDL-C(mmol/L) FBG(mmol/L) ALT(U/L)NAFLD组 2.51±1.121) 1.06±0.351) 3.12±0.291) 6.43±1.531) 38.92±19.891)对照组 1.36±0.85 1.21±0.26 2.71±0.64 5.12±0.81 30.45±16.35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伴MS各组分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NAFLD组与对照组并MS各组分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伴心脑血管病情况比较 NAFLD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98例(33.96%)、对照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84例(4.4 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57,P<0.05)。NAFLD组合并冠心病 166例(28.47%),对照组合并冠心病 76例(4.01%),两组比较(χ2=299.99,P<0.05)。NAFLD组合并脑血管病57例(9.78%),对照组合并脑血管病41例(2.16%),两组比较(χ2=66.85,P<0.05)。

2.4 NAFLD并心脑血管病与单纯性NAFLD组并MS临床资料比较(见表3)

表3 NAFLD并心脑血管病与单纯性NAFLD组并MS临床资料比较( ±s)

表3 NAFLD并心脑血管病与单纯性NAFLD组并MS临床资料比较( ±s)

组别 n BM I(kg/m2) WC(cm)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Hg) TG(mmo l/L)HDL-C(mmo l/L)FBG(mm ol/L)NAFLD并心脑血管病组 198 26.13±2.891) 98.65±9.781) 143.24±19.451) 88.29±13.151) 2.61±1.06 1.01±0.841) 6.96±1.371)单纯性NAFLD组 385 23.22±1.83 96.24±7.61 136.72±16.58 84.25±12.47 2.49±0.94 1.31±0.57 5.84±1.04与单纯性NAFLD组比较,1)P<0.05

2.5 NAFLD并MS组分聚集数与心脑血管病危险性线性趋势分析 583例 NAFLD 患者 MS 组分聚集数为 0、1、2、3、4、5时,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分别是2/101(1.98%)、11/71(15.49%)、34/115(29.57%)、76/159(47.80%)、49/94(52.13%)、26/43(60.47%),线性趋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χ2=92.69,P<0.05),随着MS组分聚集数增多,有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大的趋势。

3 讨 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的情况下,肝脏发生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储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与MS关系密切,NAFLD是MS累及肝脏病理表现,胰岛素抵抗是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肝脏脂肪变本身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而促进肝脏胰岛素抵抗,且肝脏脂肪含量和肝脏胰岛素抵抗呈线性相关,肝脂肪变可能促进MS发生[1]。本组资料显示,NAFLD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对照组。NAFLD组合并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分别为51.80%,32.76%,37.22%,39.28%,24.53%,45.97%,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NAFLD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组分集聚。范建高等[2]对上海市成人脂肪肝与MS的现状调查显示,与内脏性肥胖和总体肥胖相比,NAFLD对MS的判断价值最大,NAFLD较肥胖更能预测代谢紊乱的发生。

NAFLD患者同时存在相关代谢紊乱及危险因素聚集,使NAFLD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Sehwimmer等[3]认为脂肪肝可能不只是动脉硬化的标志,而是其早期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早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经尸检发现脂肪肝的儿童发生动脉硬化比无脂肪肝高2倍(OR值为1.8,P<0.001)。脂肪肝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Villinva等[4]研究发现,NAFLD特别是脂肪性肝炎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ariher等[5]通过大规模观察发现,肝活检证实的NAFL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其脂肪性肝炎患者IMT明显高于单纯性脂肪肝。本资料显示,NAFLD组合并心脑血管病较对照组显著增高,NAFLD合并MS各组分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MS组分聚集数增多,有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大的趋势。NAFLD被认为是M S在肝脏的表现,可作为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聚集的指标。

脂肪变性肝脏其生物特性发生了变化,表现为肝脏能量储备不足,对氧应激及内毒素的敏感性增强,重要的是肝细胞成脂性的变化。范建高等[6]通过基因芯片动态观察,随着高脂饮食时间延长造模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增强。NAFLD患者外周血瘦素、抵抗素水平升高和脂联素浓度降低等参与糖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的发病;NAFLD还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高凝低纤溶状态,以及氧应激-脂质过氧化等改变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使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升高。

影响NAFLD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主要因素是MS及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而非肝硬化,因此,有必要常规评估和动态监测NAFLD患者MS相关组分及其并发症,加强糖脂代谢紊乱的防治,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使用防治动脉硬化和脂肪肝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肝硬化的发生。

[1] Ykrjarviren H,Westerbacka J.T he fatty liver and insulin resistance[J].Gist M al Med,2006,5:287-295.

[2] 范建高,李建新,朱军,等.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关系的横断面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1(4):306-312.

[3] Sehwimmer JB,Deutsch R,Belling C,et al.Fatty liver as a determinant of atherosclocrsis[J].Hapatology,2005,42:610A.

[4] Villinva,Nicola M,Sinona R,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Hapatology,2005,42:473-480.

[5] TariherG,Berlolini L,Packwani R,et al.Relations between carotid artery wall thickness and liver histology in subjec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Diab Care,2006,29:325-330.

[6] 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等.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增强[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5):320-323.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单纯性心脑血管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