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1-06-30陈小飞王建红王天栋刘玉婷
陈小飞,王建红,王天栋,刘玉婷,王 珺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被认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病残率[1]。但其治疗时间比较短,入选条件严格,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病人,药物治疗的效果如何,我院采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入选病例为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的有关标准,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入选标准: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有明确的神经系统受累体征,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3分~25分,意识清楚,吞咽功能正常。排除标准: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有癫痫,肝肾功能异常,伴有严重意识障碍者,芹菜过敏者。共入选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44例,年龄46岁~76岁(58.4岁±9.2岁),NIHSS3分~25分(9.27分±1.88分);联合用药组40例,年龄 47岁~73岁(58.3岁±8.1岁),NIHSS3分~25分(9.13分±1.26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江苏先声制药厂)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脉输注,每日2次,共治疗 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石家庄制药集团)0.2 g,每日3次口服,共治疗21d。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及必要的脱水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90d分别检测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两组治疗后14d、90d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NIHSS ADL对照组 治疗前 44 9.27±1.88 45.57±15.55治疗后14d 44 6.05±1.681) 57.09±14.811)治疗后90d 44 5.57±1.001) 60.34±13.081)治疗组 治疗前 40 9.13±1.26 42.18±14.37治疗后14d 40 5.35±1.231)2) 66.33±13.991)2)治疗后90d 40 3.18±2.021)2) 68.17±13.39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于脑部供给血管突然血流中断造成脑组织急性缺血性损伤引起神经功能缺失。脑组织缺血是主要环节,而其后继发的许多环节的病理改变对脑组织的损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缺血性级联反应的继发损伤[3],其中自由基是再灌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造成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使被膜结构破坏[4]。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脑保护药,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清除大脑内的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基团[4],减少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发展成脑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5]。
丁苯酞具有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和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同时还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和花生四烯酸浓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改善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6],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的多个环节共同作用,对错过溶栓时间窗治疗的一个很好的治疗措施。两者共同作用,从多个环节抑制了脑梗死后的多个反应环节,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优于单独治疗组,说明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更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1]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1995,333:1087-1587.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3] Gladstone DJ,Black SE,Hakim AM.T oward Wisdom from failure:Lessons from neuroprotective Stroke T rials and New Therapeutic Directions[J].Stroke,2002,33:2123.
[4] Otani H,T ogashi H,Jesmin S,et al.Temporal effects of edaravone,a free radical scavenger,on transient ischemia-induced neuronal dysfunction in the rat hippocampus[J].Eur J Pharmacol,2005,512:129-137.
[5] 张苏明.脑血管病诊治研究新策略探索及其评价[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3-6.
[6] 黄如训,李常新,陈立云,等.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5-988.